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第三课时
四、 重点鉴赏
                           
 山居秋暝   王维
1.鉴赏山间月夜图的艺术手法——
  极清新自然的笔调,动静结合,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面,意境幽静清新(情景交融)。
这一联侧重写物,以物芳明志洁,明的什么志?
  对极富情趣的隐逸生活的追求。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词序可作两种排列:①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②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试作比较赏析。
四点:
①与第一种排列相比,它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舟”与“秋”“流”“留”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
②将“归”与“下”作使动用,使句子更为活泼。
③与第二种排列相比,它反映了一种生活的真实: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可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
④“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美妙。
有人说这一联侧重写人(山村居民淳厚、朴实风尚),以人和而望政通,你同意这说法吗?这一联采用什么手法写景?
①知人论世 。  
②以动写静,正因为山中一切都很幽静,所以竹林浣女的笑声,渔舟顺流而下的声音才如此清晰。
(颔联、颈联是全诗主体。乃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3.能谈谈颔联、颈联所描绘的自然美趣的意蕴吗?
两联描绘的自然美趣,是诗人洁身自好品格的折射,也是诗人高尚情操的折射,更是诗人理想社会的折射。诗人鄙弃官场的污浊,投身大自然的清新,表现怡情闲适之情。
 诗中虽无批判官场的片言只语,但可读出以此比照官场的虚伪狡诈、勾心斗角。
 有渊明遗风——
 只有“空山”这样的返璞归真的世外桃源,才是自由天地,才符合人性的自然(引出尾联)。
4.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警策句),有了这一个词或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为什么?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联。因为前面三联描写空山、新雨的大环境和月、松、泉、石、竹、莲及浣女、渔舟八种意象,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新活泼的画面,诗中有,这些描写都是渲染,都是寄寓,是间接表现诗人的高洁情趣和洁身自好的品格。“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联化用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反其义而为“可留”,便把诗人流连忘返追求极富情趣的隐逸生活的情绪和盘托出,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5.艺术手法总结——
    除以动写静外,诗面采用“赋”的手法,但诗意却用“兴”的手法,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物言志,诗中有,含蓄丰富,耐人寻味。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鉴赏(手法   语言   意境)
1.诗歌如何描写边塞戍守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地理形势)?
虚写(1、2句想象夸张)       实写(黄沙  战场   荒凉萧瑟) 
2.何以写边塞将士的宽广胸襟的?
战斗生活:孤城遥望   百战穿    誓言:终不还
3.谈谈意境。
阔大悲壮(1、2句情景交融   悟出;  3、4句直接抒情   倍感) 
                        
登高   杜甫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时世艰难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评论家说,首联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奇妙难名的境界。两联不仅上下两句对,且还句中对,请你欣赏其精美,其作用。
两句对:风急 —渚清  天高—沙白  猿啸—鸟飞  哀—回
句中自对:上句:天—风   高—急
          下句:沙—渚   白—清
精美:千古佳句。图精美。
作用: “风急”带动全联;两句对,自句对使朗读富有节奏感。
  
                     石头城    刘禹锡
1.在写景中寄寓感情
景:石头城,故国没落荒凉——沉寂的群山,带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
情: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感叹世事盛衰无常。
2.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夜深还过女墙来”两句,对本诗的手法作简要分析。
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形象、引人遐想。
写出江潮有意,旧月多情,无情的却是历史的沧桑和人的命运的感慨。
  
                     锦瑟    李商隐
1.诗篇首尾呼应。首联以锦瑟为喻,暗写诗人自己。大致意思是这样的—眨眼工夫,我已年届半百;追忆起已逝的青春年华,不禁百感交集,倍觉惘然。尾联写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到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却,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
2.颔联重在借人物典故来抒情表意——用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来表现自己昔日曾有过美好梦想,却又虚幻如梦;又用望帝化鹃的典故来抒写自己也如望帝魂化杜鹃那样执著地唱出自己的悲哀。
3.颈联化典入诗,寄寓深情——借南海鲛人的故事,来形容自己回首往事的伤感;再借“蓝田玉烟”的景象写异常美好的理想,但无法把握与亲近。
  
  
资料:
一、读诗,中西方诗歌渊源作比较:
  1、文明
中国,黄河文明(农耕、家族)——
   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农民的心理  小规模生产方式   善良的美德    恬静的生活氛围     农业生产春生秋实、播种收获愿望    精耕细作的劳动态度)
①田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陌上桑
    走进小说天地
    《长亭送别》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送东阳马生序》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14.长亭送别
    《陈情表》课堂实录.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出师表
    孔乙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月的青岛
    《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设计
    初中文言文知识大盘点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少年爱因斯坦》的教学设计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荷塘月色》说课稿
    《巨人和孩子》的教学设计
    海燕
    《筏子》(北师大版)
    精雕细琢呈凤头——学习设计作文的开…
    诗词六首: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行路难、凉州…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设计——让…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明天不封阳台》
    诗歌中的景与情
    犟龟
    《麦琪的礼物》教学构想
    《夏之绝句》教案
    长城谣
    我们家的男子汉
    包身工
    第二单元《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
    写作训练教学设计:议论文事实论据的…
    高三记叙文写作
    与朱元思书
    抄检大观园》教案设计
    语文版  九年级(上)
    语文版九年级(下)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享受生活
    春风
    《水浒》学案
    《红楼梦》学案
    愚溪诗序
    祖国山川颂
    肖邦故园
    粤教版选修1第三单元备课资料
    小小说创作作文教案
    《为人民服务》
    《胡同文化》教案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多一些宽容
    《地下森林断想》
    遨游诗海含英品味--古诗词的背诵和欣…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月迹》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离骚》(节选)
    兰亭集序
    雷雨
    洲际导弹自述
    岳阳楼记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石榴》教案
    剃光头发微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
    海燕(高尔基)
    云南的歌会
    端午的鸭蛋
    鹤群
    语言是否得体【教学实录】
    《诗经》三首(关雎、蒹葭、君子于役…
    《与朱元思书》讲义
    少年情怀都是诗
    29  马教案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巨人和孩子
    小巷深处
    第18课 吆喝
    第19课  春 酒
    你一定会听见的
    日出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白毛女(节选)
    威尼斯商人(节选)

    打渔杀家
    答谢中书书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更浩翰的海洋(九年级语文版)
    失街亭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一(字词)
    牡丹亭游园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庄子》二则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白杨礼赞
    黄山记
    话题作文“空间”的指导教案
    走进三国
    曹刿论战第二教时
    《捕蛇者说》(第3课时)教案设计
    送行
    《父母的心》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实录
    一堂深刻的人文综合课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石缝间的生命》(…
    废墟的召唤(九年级语文版)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骆驼寻宝记》
    陋室铭
    庖丁解牛
    写作和口语交际
    《柳叶儿》教案
    更浩瀚的海洋
    《春》教学片断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细柳营
    《黄河颂》教案
    长江(北师大版)
    庄周买水
    家庭女教师
    强项令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三峡·江水
    高考作文创新例文点评
    扩展语句
    齐桓晋文之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活板…
    陈情表
    《都市精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石榴
    海燕
    我的四季
    雷电颂
    五人墓碑记
    词两首(九年级下语文版)
    《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指南录后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桃花源记》说课稿
    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月迹》教案
    咬文嚼字
    《爱莲说》创新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案
    鸿门宴
    哀江南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陋室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庄子二则(《浑沌之死》《呆若木鸡》)
    《周公诫子》
    享受生活

    《背影》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背影》(八年级下)
    《列夫•托尔斯泰》
    写作训练-句式的仿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