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伟大的灵魂,百年前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发出火焰最精纯的光彩照耀我们的心灵。在十九世纪末阴霾重重的黄昏,他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他的目光足以心音并抚慰我们青少年的心灵。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他不止是一个深受爱戴的艺术家,而且是一位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尔斯泰。 在我闲暇的时候我读了名人传——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居住在莫斯科南部一个名叫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村子里。托尔斯泰的家族是俄罗斯的贵族。如老公爵博尔孔斯基是托尔斯泰的外祖父,一个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刚愎自用的贵族代表。托尔斯泰的父亲生育5个孩子,托尔斯泰排行第四,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他们在一起玩得时候很快乐,但是让托尔斯泰感到生活得残酷的事是在托尔斯泰2岁时。妈妈已经去世,在他九岁时父亲也去世了。托尔斯泰的远房亲戚塔季扬娜姑姑和亚力山德拉婶婶,是两位热心肠的俄罗斯妇女。她俩在托尔斯泰父母死后,承担了照顾5个孤儿的重担,两个人性格慈祥和蔼,乐于助人,都是虔诚的东正教徒。她们的虔诚和爱心,在托尔斯泰的心灵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 1841年和1843年,托尔斯泰在喀山大学读书,他先读阿拉伯的土耳其语系,第二年又转入法学系。在大学期间,托尔斯泰的学习成绩平平,这也使他十分苦恼。除了学业之外托尔斯泰感到痛苦的事是他丑陋的长相。但是他在找到自身的缺点后,不断的克服它、战胜它,并不断实践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曾经托尔斯泰对自己的理想产生过怀疑,在不断的质询中、不断地冲击和求索,终于在痛苦中成就了一代伟大的文学巨匠。
《列夫•托尔斯泰》学练稿系列
课时:1课时 课型:八年级语文品读 研读 主备人:王维霞 审稿:初二语文组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并积累词汇。 2.学习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对肖像进行细致描写的手法。 3.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目标2 2.难点:学习目标3 三、自学基本思路: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貌给人的总体印象的语句。 3.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 4.文中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了怎样的评价? 四、训练题: 必做题 1.列夫•托尔斯泰, 世纪 国最伟大的作家,你所知道的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 、 、 。 2.茨威格, 人, 家, 家。本文选自他的《 》(作品)。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髭 髯 鬈 黝 黑 禁锢 颔 首低眉 锃 亮 炽 热 选做题 4.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A.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 B.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C.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D.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思考题 5.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 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是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愈小。”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讲稿系列
课时: 1课时 课型:品读 研读
一、导入新课: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 教学流程: 1.明确本课学习目标(见学练稿)。 2.阅读自学基本思路(见学练稿)。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共同探究。 4.研读:(分析文中涉及人文背景的名子)。 ①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生命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意? ②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一起讨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③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5.总结: 作者通过对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尤其是眼睛的描写,为我们提示了他深邃的内心世界。 6.必做题,选做题。 7.教学反思。
战争与和平--内容简要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巴甫洛夫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