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查询圆柱与圆锥的详细结果

 

师:哪谁能按照他的思路来说说呢?

生8: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圆柱的底面,底面的特点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侧面是特点是弯曲的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高的特点是有无数条,而且长度都相等。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的回答?

生9:我感觉他回答的特别好,听起来很明白还很条理。

师:哪个小组能用同样的方法来一边演示一边说出圆锥的特征呢?

生:我们小组的意见是这样的。圆锥的圆面叫做圆锥的底面,底面的特点是圆形。曲面是圆锥的侧面。侧面的特点是弯曲的,剪开后是扇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师:说的不错,如果说的声音再宏亮点就更好了,加油!

解决疑惑:

师:现在同学们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圆柱为什么有无数条高,而且每条高都是相等的?圆锥只有一条高?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1:圆柱的两个圆面是有无数个点做成的,把每个点连接起来都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有无数条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它只有一条高。

生2:我给大家画看,他一手拿这圆柱体的实物,一手描了起来。一条,两条等。这些都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有无数条高。用尺子就可以量出每条高都是相等的。

生3:把黑板上老师的圆柱的几何图形上,两个底面的直径连起来都是圆柱的高,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师:在实物和几何图形上都一条斜的,问是圆柱的高吗?为什么?

生:不是圆柱的高,因为高都是垂直的,老师的不是垂直而是斜的,所以不是圆柱的高。

师:还有什么疑惑吗?

师:我还有两个问题不是很明白,你们能给老师帮忙解决吗?

为什么说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怎么证明?

生1:我是把圆柱的一个底面先下来,然后再把圆柱的另一个底面翻过来比较知道了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生2:我是把我昨天晚上自制的圆柱的两个底面剪下来对比了一下,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生3:我是用眼睛看就可以看出来的,因为圆柱上下粗细都一样,如果两个底面不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就不可能是圆柱的。

……………

师:曲面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曲面就是弯曲的面,长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面,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曲面。

师:请同学们现在把你手中的圆柱体实物在你桌子上滚动,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曲面是可以滚动,桌面是平的。

师:谢谢大家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你们真了不起!你们还有什么疑惑吗?

生1:我想知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生2:它们的相同点是: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的,侧面都是曲面。不同点是:圆柱有两个底面,圆锥只有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长度都相等。圆锥只有一条。

板书:

圆锥和圆柱特征的比较

图形

不同点

相同点

圆柱

有两个底面,有无数条高而且长度相等

底面都是圆形,侧面都是曲面

圆锥

只有一个底面,有1条高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根据新基础的教学理念,先复习以前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研究方法,然后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特征的时候用结构,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问难”掌握圆锥和圆柱特征, 鼓励学生“自由畅想,动手动脑”,捕捉学生的创新的信息,提炼学生独到见解,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全过程。

1、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本课中,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圆柱和圆锥的引入,圆柱高的特点,以及圆柱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吗?等问题的探索,老师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中进行,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

2、努力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知识结构。

本课从 “自主尝试找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到在小组内“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到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一系列问题着手,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让学生站在数学科学的高度把握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意识。教会学生将知识归纳、总结,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才会逐渐形成数学的思维能力和完整的结构体系,才能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实现创新和创造。

3、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本课中,我积极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究问题.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说一说”,“量一量”等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有目的地大胆猜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分享信息,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不过,本节课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创设情景只抓住了生活中圆柱与圆锥的具体例子,而忽略了“形与体”的关系,;在小组探究中“看、摸、量”环节学生完成得很好,但对“量高以及验证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这两个环节时间放的不够,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等实属遗憾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圆柱与圆锥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柱与圆锥 教案及教学设计
    说课稿:圆柱与圆锥
    圆锥体积说课稿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说课稿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圆柱与圆锥
    “圆锥的体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圆柱和圆锥的单元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  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及反思
    《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
    圆柱与圆锥的复习活动课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复习课教学设计
    圆柱、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
    《圆柱与圆锥》的 教学设计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实录
    《圆柱与圆锥》教案
    圆柱与圆锥复习课反思
    《圆柱和圆锥》 教案
    教案: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
    第四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9.“圆柱和圆锥单元整理与练习(一)”…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圆锥的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 圆柱和圆锥
    圆柱与圆锥
    “圆柱圆锥”练习题
    教案 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 ”练习课
    圆柱圆锥体积教案
    圆柱圆锥教学 反思
    小学数学《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练习课》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复习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