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被分成十二小组,每组课前下发一个圆柱容器、一个圆锥形容器、一些沙子
分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十二个小组中有四组的实验工具是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组织交流实验结论:
师:从倒沙子的次数看,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1: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2:我们是八次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八分之一.
生3:我们在空圆锥形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不到三次就将圆柱装满了。说明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二倍多一些。
(逐组汇报)
师:答案不惟一呀。怎么会是这样呢?
生:我们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不一样。
(将各小组不同规格的材料整齐地摆在讲台上)
师:(指着其中一些)这些组的实验结论是一致的,都是“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它们实验用的容器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引导观察比较,认识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
形成共识: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师:想一想,可以怎样求圆锥的体积?
同桌讨论,交流。
生: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乘1/3
生2:圆锥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再乘1/3
师:底面积×高求的是什么?
生:是圆柱的体积。
生2:是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
师: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圆锥的底面积,h表示圆锥的高,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如何表示?
生:V=sh÷3或V=1/3sh |
评
析 |
教材在编排时,是先出示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引导学生观察、认知,然后通过猜想其体积间的关系,再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再由此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这种安排,将实验的环节进行了复合,在看似混乱无序的交往、互动中,增加了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而是选择几组不等底等高的学具和大多数的等底等高的学具,由学生自己做实验,这种安排,有意识地把探究新知放在原始的状态中,让一在不同的实验结论中寻找共性,在共性的研究中强化圆柱和圆锥的特殊关系。实验后的小组汇报中,同学们发现绝大多数组的答案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而其它组的答案或是四分之一,或是八分之一,或是两倍多一些。很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去观察、分析、发现共同的特点,同学们体会到了发现的快乐。从活动的情况来看,学生学的主动,学得有趣。他们经历了观察、发现、合作、创新的过程,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 |
《圆锥的体积》课堂实录
时间:3月21日 地点:六(3)班教室 学科:数学
课题:圆锥的体积 课型:教研课 主讲人:王伟星
听课教师:程瑜 吕继凤 张丽萍等13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十二册第42-43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九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理解并掌握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小黑板、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红颜色的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教具。
学具准备:每组(四人一组,共十个小组)准备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容器(其中八个小组的圆柱体容器和圆锥体容器等底等高)、沙子。
【课堂实录】
● 上课铃响,师走进教室。
“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
● 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圆锥的认识。”
师出示各种形体的实物,让学生找出圆锥。学生很快找出。师手拿圆锥教具问“有谁能说出圆锥的特征呢?”
学生甲:“圆锥有一个顶点。”学生争相举手补充……
学生乙:“圆锥有一个侧面和一个底面,它的底面是一个圆。”
学生丙:“圆锥还有高,它的高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但是,对于圆锥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能在众多物体中找出圆锥那是幼儿园小朋友干的事(风趣的说)。有关圆锥的知识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学习、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1、2)
○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读后师问:“学好今天的内容大家有信心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有——!”师紧接着说:“为了把今天的内容学得更好,我们复习一下相关知识。”
1、师:小红有2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学生甲:“还可以说‘小红的铅笔数是小明的1/3。’”
2、师拿出一支圆柱形铅笔问:“这支铅笔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柱形。”
师:“还记得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吗?说说看!”
生:“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3、师:“下面我们用转笔刀把这支铅笔削一下。”(指名上台削铅笔,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师:“削后的铅笔处形成了什么?”
生:“圆锥。”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