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二册 圆柱和圆锥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⑵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对知道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谈话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圆柱和圆锥的内容。
2. 圆柱与圆锥的知识,你都知道了什么?还学会了什么?
3.师板书:特征,表面积,体积。
4、课件展示:圆柱、圆锥的特征,基本公式。
二、解决问题
1.屏幕出示圆柱体木桩。
2.仔细观察木桩,结合已学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3.整理:刷、切、削。
(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
4. “刷”出表面积相关知识。(怎么刷?)
5. “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多的表面积。(怎么切?)
6. “削”出圆锥,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怎么削?)
7. 画草图,计算,说说思路。
三、深化应用。
*.抢答题:
1.冬天护林工人给圆柱形的树干的下端涂防蛀涂料,那么粉刷树干的面积是指( ).
A.底面积 B.侧面积 C.表面积 D.体积
2.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 宽15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 )。
A高一定相等 B侧面积一定相等 C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D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 )立方米。
A. a÷3 B. 2a 1 C. 3a D. a的立方
4.把一个圆柱在平坦的桌面上滚动,那么滚动的路线是( ).
A 圆弧 B直线 C曲线
5.如下图,有三块不同的硬纸片,让它们分别绕PQ边旋转一周,它们所掠边的空间是圆锥体的是( ).
*动手思考
1.一个圆柱形水池的容积是18.84立方米,池底直径是4米,水池的深度是( ).
2.一根圆柱形木材长20分米,把截成4个相等的圆柱体. 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分米.截后每段圆柱体积是( ).
3.已知两个体积不同的圆柱,高相等,它们的底面半径的比是1:2,那么它们的体积的比是( )
5.如图,想想办法,你能否求它的体积?( 单位:厘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你还存有疑惑或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十四
2.整理单元学习小报。(1.你学到了什么?2.还有什么问题?3.错题集。)
怎样有效地开展复习课?怎样让学生通过复习课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怎样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复习课?怎样体现“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怎样让数学溶于生活,体现数学的真正价值?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设计这样一节课。
圆柱与圆锥的复习活动课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 第十二册 设计: 设计:华博士课件制作室 圆 柱 与 圆 锥 的 复 习 活 动 课 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己在复习中的整理、练习、讨 论、合作和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较系统地掌握圆柱 与圆锥的相关特点,并进一步提高运用 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按 7-8人自愿分组; 2、提前 2- 3天时间让同组学生共同讨论并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的 提纲;并搜集 1-2个要点问题作好解答; 3、老师分别 准备好一组必答题、抢答题和思考题。 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组织过程: 1、让学生回答本单元的知识 提纲, 其他组可以补充说明,教师课后组织部分学生进行评 价。
2、每组每人分三次先回答完必答题;然后在小组 内讨论,老师抽查各组中的学生来回答问题,以理由 充分为准。(同组中的学生可以补充) 3、进行抢答题。 (其中答对加分,答错倒扣分) 4、抽签回答思考题。 (先抽签、再讨论、选代表回答) 圆柱与圆锥的复习活动课 知识 整理 抢答 部分 必答 部分 动手 思考 圆柱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
1。有两个底面: 。有两个底面: 面积相等
2。一个侧面: 。一个侧面: 长=底面周长 底面周长 长 宽 高 圆锥的特征: 圆锥的特征: 侧面展开 h 扇形 圆形 底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 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叫做圆锥的高。 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基 本 公 式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 圆柱侧面积 底面周长×高 底面周长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 底面积 圆柱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积×2 侧面积 底面积× 体积=底面积 底面积× 圆 柱 体积 底面积×高 体积=底面积 底面积× 圆 锥 体积 底面积×高÷3
1.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 厘米, 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 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 厘米, 宽15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 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 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 ),那么 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那么 围成的圆柱( 围成的圆柱( B )。 A高一定相等 高一定相等 B侧面积一定相等 侧面积一定相等 C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侧面积和高都不 侧面积和高都相等D侧面积和高都不 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A y 相等 20厘米 厘米 15 厘 米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