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与圆锥复习课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这单元终于快要结束了,由于知识点较多,尤其解答实际问题时的难度较大,学生出现了不少错误,现整理如下:
类型一:公式混淆
如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与体积公式混淆: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有的学生用2×3.14×4×5,错用了侧面积公式
类型二:不能正确使用公式
如求圆锥体积时忘记乘三分之一
如求圆柱表面积时忘记用底面积乘2
如求表面积或体积时丢掉3.14或忘记乘高
类型三:审题不清,思路判断失误
如求无盖水桶的铁皮面积时用底面积乘2
如用铁皮的面积去成每升水重1千克
如把压路机压过的路面面积算成表面积
类型四:单位名称没换算
如一段钢材长2米,截成三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2.56平方分米,这段钢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用12.56÷4×2
在设计这节复习课时,课前,先指导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多数学生整理得都比较完整,说明学生已形成了能力。学生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后,还要强化教材的重点。在复习圆柱和圆锥特征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四人一组看看书,再拿着学具说一说圆柱的特征,互相补充,学生说不到的,教师再进行补充。这样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对立体图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认识,学生更进一步形成了空间观念。
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又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复习时,先让学生看书、交流,重温几个最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理解公式形成的过程,进而达到流利地复述,增强记忆的效果。如:S侧=ch,S表=S侧+2S底,V柱=sh,V锥= 1/3sh,其中侧重让学生流利地复述圆柱侧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等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学生在整理复习中就抓住了教材的重点。
为了深化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提出这样的问题:在S侧=ch这个公式中,谁容易成为间接条件呢?题里往往告诉我们哪些条件呢?(r或者d)这样S侧=ch,这个公式就可以写成什么呢?S 侧 =2πrh或S侧=πdh,这样学生在掌握基本公式的基础上又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他们对公式又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就能灵活地运用公式,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此公式计算出简单的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及互相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实验法推倒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圆锥=1/3sh"中乘以的道理和来历。
教学关键:利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
教学准备:圆柱以及也圆柱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圆锥。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讨论式、实验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进行验证。
教学片段:动手操作,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你们先在心里猜一猜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应该是什么,但不要说出来,等咱们研究过以后,看看谁的猜测是正确的。
一、出示动手操作的步骤:
1、自选圆锥。
2、测量所选圆锥和圆柱底面和高之间的关系。
3、用所选的圆锥往圆柱里倒水。(圆锥里的水要尽可能的满)
4、记录实验的结果。
学生开始活动。
二、根据实验的结果整理完成下表:(红颜色的为学生填写)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