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圆锥的体积。
(1)教师出示画有圆锥体的课件。
教师: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
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六、综合复习: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结合建构复习课模式,使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本节课,我构建了“搜集——回忆——整理——综合应用”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在复习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他们认为可行的方式把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先后顺序,沟通其间的纵横关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这部分知识的结构,在自主探索、整理、对比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整理思路。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展示,介绍整理思路,再想相互对比交流、补充、完善,教学中的重点环节都是引导学生合作完成,真正起到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3、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在本节课中,我始终注意保持和学生亲密融洽的关系,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和每一个心灵感受。对于他们在课堂上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的发挥潜能和创造欲,从而真正优化课堂教学。
《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反思
《圆柱与圆锥》这个单元,学生在进行综合练习时,出错率较高,认真分析了一下,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类型一:公式混淆。
学生最容易把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与体积公式混淆:如: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有的学生用2×3.14×4×5,错用了侧面积公式,还有的学生计算侧面积,用了体积计算公式来算,如:3.14×42×5
类型二:不能正确使用公式。
如求圆锥体积时忘记乘三分之一,如求圆柱表面积时忘记用底面积乘2,如求表面积或体积时丢掉3.14或忘记乘高;已知圆锥的体积求圆锥的底面积或高时忘了乘3;
类型三:审题不清,思路判断失误。
如求无盖水桶的铁皮面积时用底面积乘2,如把压路机压过的路面面积算成表面积;求钢管的体积时,已知条件是直径,而把它当成半径直接列式。求重量时用表面积乘单位体积的重量。
类型四:单位名称没换算
如一段钢材长2米,截成三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2.56平方分米,这段钢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用12.56÷4×2
形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公式记忆不熟练,思考问题条理性逻辑性差,粗心等多种原因。在后面的整理复习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强化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复习时,先让学生看书、交流,重温几个最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理解公式形成的过程,进而达到流利地复述,增强记忆的效果。如:S侧=ch,S表=S侧+2S底,V柱=sh,V锥= 1/3sh,其中侧重让学生流利地复述圆柱侧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等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学生在整理复习中就抓住了教材的重点。为了深化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提出这样的问题:在S侧=ch这个公式中,谁容易成为间接条件呢?题里往往告诉我们哪些条件呢?(r或者d)这样S侧=ch,这个公式就可以写成什么呢?S 侧 =2πrh或S侧=πdh,这样学生在掌握基本公式的基础上又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他们对公式又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就能灵活地运用公式,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对易混淆题目进行对比教学。对一些题型采取对比教学,如把圆柱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把长方体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把正方体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把长方体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把正方体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与把圆柱熔铸成一个圆锥、把长方体熔铸成一个圆锥、把正方体熔铸成一个圆锥、把长方体熔铸成一个圆柱、把正方体熔铸成一圆柱,“加工“与” 熔铸“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生易混淆,加工是体积变了,而熔铸体积不变。课堂上出了2道题,让学生辨别,在进行计算。完成后接着讲解一道圆锥的沙堆铺路的问题再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计算上在下些功夫。
(1)熟记3.14与一些常用数相乘的结果。
(2)启动学生的简算意识,教给学生一些计算的技巧。
①对于一些有特殊数据的计算,如计算圆柱体积:2.5×2.5×3.14×8,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2.5×2.5×8)×3.14=50×3.14=157 ;② 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可让学生把乘数中能和1/3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如4×4×3.14×6×1/3,可引导学生把6和1/3先约分,然后再乘,(4×4×2)×3.14=100.48 ;③对于一般数据的题目,如:3×3×3.14×8,也尽量把3.14以外的数先相乘,最后再和3.14相乘,即(3×3×8)×3.14=72×3.14=226.08,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