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三年级下学期 >> 原文分析案例 >> 正文

 

曹刿论战

查询原文分析案例的详细结果
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著作中全文引述此文并进行了精要的分析:“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曹刿是春秋时候的鲁国人,他有勇力,有见识,也有谋略。“论战”是对战争的议论。《左传》中的这段文章,主要不是记述战争的经过,而是记述曹刿的“论战”,故编者给这段文章加了一个标题,叫《曹刿论战》。

2)内容层次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突出曹刿的远谋。

这段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乃入见)文章开门见山,用十个字就点明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的对象、战争的性质和鲁庄公匆忙迎战的态度。紧凑简短的叙述烘托了作战之前的紧张气氛。在这紧迫时刻,曹刿出于爱国热情,不顾乡人劝阻,主动请见。曹刿和乡人的对话不多,却突出表现了曹刿的卓越见识。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战则请从”)写曹刿见到鲁庄公以后两人的谈话。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条件去和齐国作战,鲁庄公讲了衣食分人、祭神弗加和断狱以情三个方面的依据。庄公所讲的这三条依据,第一条是对官僚贵族的,第二条是对天地神灵的,第三条是为广大人民办好事的。曹刿否定了前两条,只肯定了第三条。曹刿认为,断狱以情,则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取信于民,才能把战争的胜利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这正是曹刿的“远谋”──政治远见与正确的战略思想。

对话的最后,曹刿又主动提出参加作战的请求,自然过渡到下文。

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具体经过。

公将鼓于齐军气盛之时,曹刿阻止,因为进军时机未到。到齐人三鼓之时,曹刿才认为可以进军,于是“齐师败绩”。公将驰于不明齐军退却真相之时,曹刿阻止,当他下视齐军车辙与眺望齐军军旗之后,才让庄公“逐齐师”。在曹刿的正确指挥之下,鲁国终于取得了胜利,事实再次证明了曹刿的“远谋”。

值得注意的是,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是作者有意识地略去了战场的其他情况,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这正是作者在文章剪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写作技巧。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斗取胜的原因。

先用“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庄公完全不懂军事,再次印证了前边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地引出曹刿的论述。

曹刿的论述分两层意思。1.抓住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进军,所以能克敌制胜。这种见解,在战略思想上是相当高明的。2.大国难测,防埋伏,待敌方辙乱”“旗靡之后才追击敌人。这是曹刿的战术思想。曹刿的论述有理有据,是以弱胜强的经验总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曹刿论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
    诗词五首
    《诗经》两首
    我很重要
    包法利夫人
    《对联六副》教案
    热爱生命
    《诗经》两首
    荷塘月色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

    《赤壁之战》学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
    <<种树\"种到\"联合国
    语文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编演短剧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人生寓言》的教案设计
    相信未来
    散文鉴赏概说
    师说阿房宫赋
    鉴赏古典诗歌
    西地平线上的日落
    齐桓晋文之事
    庄暴见孟子
    陈奂生上城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诗情画意学文言
    <<大道之行也
    雨巷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
    归园田居
    我的呼吁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教学设计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五猖会》 教学设计
    《一个文官的死 》
    故乡在远方
    读后感的写作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桃花源记
    论美
    如何写好演讲稿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社戏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
    写作--一事一议
    生命 生命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
    相信未来
    甜甜的泥土
    甜甜的泥土
    梦江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己…
    新课标,新体验
    蜡烛
    《篱笆那边》探究性学习教案
    《狂人日记》:
    《汉家寨》教案
    故都的秋
    蝼蚁壮歌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蝼蚁壮歌
    详写和略写
    冰心《纸船》详案
    <<爱莲说
    兵车行
    文官之死
    不朽的失眠》教学方案
    《沙田山居》教案
    <<紫藤萝瀑布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送东阳马生
    <<叫三声夸克
    过故人庄
    庄周买水
    伟人细胞
    十三岁的际遇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赏析
    《唐诗宋词》第4单元宋词赏析
    冰心诗四首
    繁星
    《“诺曼底”号遇难记》
    本命年的回想
    赤壁赋
    细柳营
    泪珠与珍珠学教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教案
    《劝学》复习学案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1、骆驼赋2、夏之绝句3、安妮日记(节…
    《殽之战》学案
    秋水
    幼时记趣
    海燕
    高考写作
    《宽容》序言教学课例
    《谈骨气》
    《谈骨气》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林黛玉进贾府
    《左传》 曹 刿 论 战
    道士塔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殽之战》学案
    短文两篇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简案:乘着阅读的翅膀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与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
    智取生辰纲
    逍遥游(节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
    《燕歌行》学案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梳理
    药》的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海燕》
    文学意境的特征
    失街亭
    《雷雨》
    变色龙
    泰坦尼克号(节选)
    端午日
    小小说写作指导
    项羽本纪
    劳山道士
    失街亭
    《短歌行》最新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蚊子和狮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窦娥冤》教案
    鱼我所欲也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学问和智慧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白色鸟
    枣核
    威尼斯商人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
    白毛女(节选)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雪、短文两…
    走一步,再走一步
    荒岛人生
    端午日
    出师表
    林黛玉进贾府
    墨池记
    诗词五首
    上枢密韩太尉书
    送东阳马生序
    在作文中增添人文色彩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