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三年级下学期 >> 原文分析案例 >> 正文

 

文学意境的特征

查询原文分析案例的详细结果

文学意境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领会、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体验自然之美,感悟人生真谛。
4、掌握学术说明文这种体裁的艺术特征、表达方式和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
1、培养学生领会、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
2、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通过联想想象,真正步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中去,充分领略已经之美。
课前预习要求:查找课文中意境、意象等文学术语的含义,理解文章中引用的文学评论性的文字,理解文中相关诗歌。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导入:在高中诗歌鉴赏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给你一首诗或几句诗,问你在诗歌中体会到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比如同样是王维的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两首诗所表达得已经有怎样的差别呢?(雄浑苍凉与清冷孤寂)
提问:那么何为意境呢?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论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范围。它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意)和自然景物或生活面(境)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作者运用比喻、象征、暗示等手法,使自己的主观情思通过客观景物得以再现而形成的。意境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举例王维的两首诗中的诗句的意境。)
简单的说起来意境就是指“情”与“景”的结晶。
如何更好地了解意境的含义,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情思、意象、语言是诗的三要素。意象是连接情思和语言的纽带。诗中所描绘的寄寓情思的艺术形象,只是意象。刘禹锡说过“境生于象外”可谓一语中的,他所指的是意境是弥漫于意象之外的一种空灵融彻的诗意空间。
意境与意象的区别在于: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
如果说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意象=物象乘以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练习:指出下列诗词中的意象和由意象所营造出来的氛围。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寒蝉凄切》)伤别情怀
2、日出江花红生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快乐生活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清幽绝俗


同学们打开课文,看看章中作者是怎样清晰地说明意境的特征的呢?





意境的主要特征

表现特征——情景交融景中藏情式
《送孟浩然之广陵》
情中见景式
《幽州台歌》
情景并茂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结构特征——虚实相生

《游园不值》

审美特征——韵味无穷

《忆秦娥》

教师给出几首诗请同学们试举例分析意境主要特征。
(景中藏情式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就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情中见景式:陆游的《示儿》,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情景并茂式《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虚实相生:“红杏枝头春意闹。” 韵味无穷: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时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教师介绍并解释课文中引用的古人的评论,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
提问:在了解了诗歌的特征之后同学们在品味诗歌意境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角度:情景、虚实、韵味。情景角度:比如说陈子昂的诗歌,先是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处境与心情,然后分析写实个蕴藏着的意境特点。接着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诗人的心境。最后是总结性的议论。虚实角度:《游园不值》先是按句面意思逐句描写诗中所写的实景;然后写出由实境开拓的第一层审美想象空间(推测与联想);接着分析实境开拓的第二层审美想象空间(哲理性的思考)。

寻找文中提及有关情的词语获此组及相关的赏析评价时常用的一些词语或词组。(情景交融、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深意浓、情态毕现、情韵,一切景语皆情语,直抒胸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讨论:一、学会品位诗歌意境有怎样的好处呢?
(可以请同学们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
二、作者是怎样做到使他的评析让我们信服的呢?
          1、紧扣文章的主题,融入自己深刻体验感悟。
2 、联想力、想象力丰富。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解释诗中的事物,把无生命无生气的东西看成由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作用。作者让我们感到了无穷的意味。
作业: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寻找能够体现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的文章或诗歌,试举一例分析一下。
                                                
尹雪静        
2006. 2.12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爱饮酒作诗。月下独酌本是极孤独苦闷极寂寞无聊的事,作者却又歌又舞又醉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文学意境的特征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
    诗词五首
    《诗经》两首
    我很重要
    包法利夫人
    《对联六副》教案
    热爱生命
    《诗经》两首
    荷塘月色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

    《赤壁之战》学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
    <<种树\"种到\"联合国
    语文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编演短剧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人生寓言》的教案设计
    相信未来
    散文鉴赏概说
    师说阿房宫赋
    鉴赏古典诗歌
    西地平线上的日落
    齐桓晋文之事
    庄暴见孟子
    陈奂生上城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诗情画意学文言
    <<大道之行也
    雨巷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
    归园田居
    我的呼吁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教学设计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五猖会》 教学设计
    《一个文官的死 》
    故乡在远方
    读后感的写作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桃花源记
    论美
    如何写好演讲稿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社戏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
    写作--一事一议
    生命 生命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
    相信未来
    甜甜的泥土
    甜甜的泥土
    梦江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己…
    新课标,新体验
    蜡烛
    《篱笆那边》探究性学习教案
    《狂人日记》:
    《汉家寨》教案
    故都的秋
    蝼蚁壮歌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蝼蚁壮歌
    详写和略写
    冰心《纸船》详案
    <<爱莲说
    兵车行
    文官之死
    不朽的失眠》教学方案
    《沙田山居》教案
    <<紫藤萝瀑布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送东阳马生
    <<叫三声夸克
    过故人庄
    庄周买水
    伟人细胞
    十三岁的际遇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赏析
    《唐诗宋词》第4单元宋词赏析
    冰心诗四首
    繁星
    《“诺曼底”号遇难记》
    本命年的回想
    赤壁赋
    细柳营
    泪珠与珍珠学教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教案
    《劝学》复习学案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1、骆驼赋2、夏之绝句3、安妮日记(节…
    《殽之战》学案
    秋水
    幼时记趣
    海燕
    高考写作
    《宽容》序言教学课例
    《谈骨气》
    《谈骨气》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林黛玉进贾府
    《左传》 曹 刿 论 战
    道士塔
    出师表
    《殽之战》学案
    短文两篇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简案:乘着阅读的翅膀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与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
    智取生辰纲
    《雷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
    《燕歌行》学案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梳理
    药》的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海燕》
    失街亭
    《窦娥冤》教案
    小小说写作指导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变色龙
    项羽本纪
    劳山道士
    失街亭
    《短歌行》最新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蚊子和狮子》
    端午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荒岛人生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学问和智慧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白色鸟
    枣核
    威尼斯商人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
    白毛女(节选)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雪、短文两…
    走一步,再走一步
    逍遥游(节选)
    端午日
    林黛玉进贾府
    墨池记
    诗词五首
    曹刿论战
    上枢密韩太尉书
    送东阳马生序
    在作文中增添人文色彩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泰坦尼克号(节选)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