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桓晋文之事
|
查询原文分析案例的详细结果
|
18.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作者 湘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 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4.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重点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1.简介作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皆可为尧舜,每个国君皆可成圣王,在此理论基础上他建立了仁政的思想体系,并提出了仁政的规划。他宣传仁义,抨击暴君暴政,提出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孟子有平治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孟子渴望统治者任用他以施展抱负,他每到一个国家见到国君,都反复讲仁政的好处。当他认为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他决不趋炎附势迁就权贵,而是怅然离开。对国君他采取傲然视之的态度,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2.背景资料: 在先秦时代,“王道”和“霸道”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战国时期两大政治体系: 王 道霸 道 1. 以仁义行“仁政”以武力、刑法、权势行“霸道” 2. “王天下”“霸天下” 3. 以德服人以力服人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为一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但当时的社会主流是崇尚霸道。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而孟子的仁政王道学说,在当时却行不通。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战国诸侯,都想用“霸道”来实现自己的扩张欲望。孟子出于“民本”的出发点,奔走各国,号召诸侯施行“王道”。今天来学习他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
二、整体把握结构思路 1.欣赏朗诵录音,思考 孟子劝说齐王如何治国,其根本主张是什么?是怎样一步步地说服齐王的? ——“保民而王”。 2.理清结构思路 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批评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三、逐段研读,理解内容,欣赏辩论技巧 第一部分 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批评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可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 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辩论技巧:掌握对方心理,进而因势利导。 孟子能掌握齐宣王问霸政的目的只是想统一天下,故立即引导他讨论可达到统一天下的方法——行王道(仁政),促使宣王有兴趣与孟子继续谈下去。 “保民而王”,国家富强正合于宣王之意,故他便有更大兴趣讨论王道,保民之道了。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 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 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辩论技巧:把握对方的漏洞,而又主动排解。 孟子主动提出难题(百姓对宣王的误解)责难宣王,使他内心自我矛盾,后却又主动为他辩解。目的是: (1)使宣王不得不佩服他。 (2)为宣王开脱百姓对他的误解,讨悦他的欢心,更有兴趣与他讨论下去。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 而是“不为”。 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 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孟子突设两个比喻,反问宣王“举百钧之而不举一羽,察秋毫而不见舆薪”是否可能。 孟子用这两个比喻说明齐宣王能够对牛大施怜悯之心,却对老百姓毫无恩德,这只能说明他不肯施恩于百姓。也就是说,齐宣王之所以不能“保民而王”,是“不为”,而不是“不能”。 齐宣王就问及“不为”与“不能”有何分别。 孟子又用“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两个比喻,进一步说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不挟泰山以超北海”─不能(难事) “不为长者折枝”─不为(易事) ——恩及百姓如为长者折枝般容易 明确指出齐宣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为长者折一根树枝,这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 接着,孟子重申恩及百姓结果: 恩及百姓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à (推恩、行仁政)1.天下可运于掌,可保四海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不恩及百姓à不推恩,行霸政à无以保妻子 最后,勉励宣王实行王道。——应效法古之人(非齐桓、晋文霸主);请仔细权衡推恩不推恩。 *辩论技巧: 1.用比喻手法向宣王发问明显浅显问题:以不举一羽、不见舆薪、不为长者折枝比喻“不为”,以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能”等,目的是请君入瓮,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2. 正反对比: 以“挟太山”与“为长者折枝”对比阐述“不为”与“不能”的不同;“推恩”与“不推恩”及其结果的对比,让齐宣王深知问题的严重性; 3. 排比句式:3个“……为不用……”构成排比,增强语势;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而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齐桓晋文之事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西地平线上的日落 |
下一篇文章: 庄暴见孟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