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三年级下学期 >> 原文分析案例 >> 正文

 

《五猖会》 教学设计

查询原文分析案例的详细结果

 《五猖会》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江浙一带有关庙会的一些民俗,从而热爱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 
(2)、感受封建家长制的作风对活泼天真的孩子的天性的扼杀和影响,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3)、理解散文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二、教学重点:
(1)、生僻字、词的掌握。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所要讲述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父子关系。
(2)、理解散文先扬后抑的作用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农历节日,都有哪些啊?这些节日都有什么代表性的东西么? (元宵节-元宵、端午节-粽子、中秋节-月饼、重阳节-出游登高)你们喜欢过节么?为什么?
那么鲁迅的家乡还有什么其他的节日呢?他小时候喜不喜欢过节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去浙江的海阳,看看每年农历五月初一的“五猖会”。
(二)作者简介:
①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 
②鲁迅散文的特点:
鲁迅的回忆散文收于《朝花夕拾》集中。散文较多地继承了传统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现状的某些不满之情。
(三)课文背景简介:
“五猖”又称“五通”、“五圣”,是民间所信奉的财神。据传,五圣庙是明太祖为安抚战役亡魂而立,后被奉为财神。绍兴人把它们说成是马、猴、狗、鸡、蛇五种动物之精。
“五猖会”是迎神赛会的一种,就是把五猖庙里的“五通神”请出来巡游。这些迎神赛会当然是迷信活动。但在当时,广大贫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根本无法享受正常的文化娱乐活动,赛会在这个意义上说,也算作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四)请同学看几张有关庙会时火热场面的图片。 (舞龙、舞狮、高跷、秧歌、腰鼓……)

(五)课文梳理
1、快速、大声地通读全文,在每段前面标号。找出你不认识的字、词。
2、划分段落,并说出每段的大意。
第一段(1-4) 写儿时的迎神赛会的热闹、豪奢,表达了“我”的向往之情。
第二段(5-19) 写去看五猖会的经过。
第三段(20-21) 写“背书”这件事给“我”的内心造成的创伤和带来的痛苦。
3、总结各部分的生僻字、解词
A偏僻、寥寥、繁盛、豪奢、奇拔、美髯、臻臻至至、雅兴、妇孺、枷锁
B罕逢、篡取、猖獗、谨严、河埠头、蹊跷、忐忑、蟋蟀
C诧异
D解词:臻臻至至:齐备的意思。     呵活:活龙活现。
•  称娖:行列整齐的样子。     河埠头:河码头。
•  奇拔:奇特,有趣。         忐忑:心神不定的样子。
•  猖獗:凶猛而放肆。
4、通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共写了几次赛会,并分别概括小标题。
4次.小标题: 门外的赛会(初次的庙会等)
书中的赛会(明朝的庙会等)
盛大的赛会(梦想的庙会、庙前的五猖等)
关东看五猖会(关东的赛会、失落的赛会等)

〈第二课时〉
(六)继续上节课,具体对课文重点段落进行分析,
(2)、课文第一节末尾“完了”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怎样看待第二段中关于“吹哨子”的描写?
明确:一个“完了”,既写出了那没有看到的神像走了,也写出了孩子的失望的心情,也为下文写自己想看赛会蓄势 。
在那个缺乏文化生活的时代,吹哨子似乎也是孩子们的乐趣。
(3)、课文第一部分都在谈迎神赛会,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明确:五猖会,对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渴望与欢乐,如同重大的节日。作者用大半的篇幅来写迎神赛会,在于渲染赛会的盛大、热闹,突出赛会的吸引力。该段为下面的:“我”极其想看赛会,而父亲让我背书,造成童心与现实的冲突做铺垫。
(4)、第九段是关于什么的描写?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实际作者担心什么?
明确:心理描写。
“我”在父亲的“压迫”下显得不安,不想背书但又无可奈何;担心的不仅是能否背出,更担心能否去看赛会。
(5)、怎样理解文中写“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为什么说背书如梦呢?
明确:背书完全是被迫的,机械的,所以说如“梦似的”。
说出了在父亲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烦恼.表现了当时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巨大危害。 

(6)、怎样理解“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明确:“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就是因为早上心情太压抑了,童心已经受到了挫伤。
(7)、课文结尾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全篇都是叙述,结尾出语似极平静,感情却很强烈,在文字背后隐藏着那种父亲的不讲理、父亲的不理解孩子、父亲的专制在孩子内心造成的创伤和带来的痛苦。  
5、说说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 
     盼望(失望)——羡慕(书上描绘的)——神往(参与)——欣喜若狂——忐忑、索然无味 
6、讨论:
(1)课文最后说:“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作者是真的“诧异” 么?你认为父亲为什么让“我”那时候背书?
(2)从作者看“五猖会”前后情感的变化中,你觉得作者想在本文抒发什么样的感情?
(七)结构与语言特点
本文的结构很有特色。前面的写没有看到神像、明时的赛会等内容,并非闲笔,而是从正反两方面为这一次来之不易的赛会做铺垫,以突出主题。
同时,叙述语言简洁,于平淡见神奇,不愧为大家之笔。 
(八)作业
字词,课后第三题

教学反思:鲁迅的文章比较难理解,还是应该注重让学生体味文章的故事性和其中的道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五猖会》 教学设计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
    诗词五首
    《诗经》两首
    我很重要
    包法利夫人
    《对联六副》教案
    热爱生命
    《诗经》两首
    荷塘月色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
    <<种树\"种到\"联合国
    语文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编演短剧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人生寓言》的教案设计
    相信未来
    散文鉴赏概说
    师说阿房宫赋
    鉴赏古典诗歌
    西地平线上的日落
    齐桓晋文之事
    庄暴见孟子
    陈奂生上城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诗情画意学文言
    <<大道之行也
    孔雀东南飞(并序)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
    归园田居
    我的呼吁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教学设计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个文官的死 》
    故乡在远方
    《篱笆那边》探究性学习教案
    不朽的失眠》教学方案

    详写和略写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桃花源记
    论美
    梦江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己…
    兵车行
    《狂人日记》: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雪、短文两…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
    生命 生命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
    相信未来
    甜甜的泥土
    甜甜的泥土
    文官之死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
    雨巷
    《汉家寨》教案
    故都的秋
    蝼蚁壮歌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蝼蚁壮歌
    庄周买水
    写作--一事一议
    如何写好演讲稿
    <<爱莲说
    读后感的写作
    新课标,新体验
    《沙田山居》教案
    <<紫藤萝瀑布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送东阳马生
    <<叫三声夸克
    过故人庄
    社戏
    冰心《纸船》详案
    本命年的回想
    伟人细胞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赏析
    《唐诗宋词》第4单元宋词赏析
    冰心诗四首
    繁星
    《“诺曼底”号遇难记》
    幼时记趣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高考写作
    海燕
    赤壁赋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教案
    《劝学》复习学案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1、骆驼赋2、夏之绝句3、安妮日记(节…
    《殽之战》学案
    《殽之战》学案
    秋水
    十三岁的际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宽容》序言教学课例
    《谈骨气》
    《谈骨气》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林黛玉进贾府
    智取生辰纲
    《左传》 曹 刿 论 战

    出师表
    泪珠与珍珠学教案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简案:乘着阅读的翅膀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与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
    走一步,再走一步
    细柳营
    《雷雨》
    《燕歌行》学案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梳理
    药》的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海燕》
    文学意境的特征
    失街亭
    《窦娥冤》教案
    小小说写作指导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变色龙
    项羽本纪
    劳山道士
    失街亭
    《短歌行》最新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蚊子和狮子》
    端午日
    短文两篇
    荒岛人生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学问和智慧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白色鸟
    枣核
    威尼斯商人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
    白毛女(节选)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道士塔
    蜡烛
    逍遥游(节选)
    端午日
    林黛玉进贾府
    墨池记
    诗词五首
    曹刿论战
    上枢密韩太尉书
    送东阳马生序
    在作文中增添人文色彩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泰坦尼克号(节选)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