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三年级下学期 >> 原文分析案例 >> 正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查询原文分析案例的详细结果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一、2005年古代诗文阅读考纲要求
l、理解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立足课本。
高考题中的答案基本上是课文中语言材料的直接迁移。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中,有一个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原句是“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要求解释句中“乃尔”一词。其实,这个词在课文《孔雀东南飞》中早已学过。原句是“府吏再拜过,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这里的“乃尔”作“这样”解。全句的意思是“(自杀的)主意就这样打定了。”考题中的“乃尔”,正是解释为“这样,如此”。再如,2002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解释“旬日”和“已而”两个词的含义。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相应的词,分别出现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和《促织》中的“旬余,杖至百”等句子中。“旬日”作“十天”解。“已而”作“不久”解。这些示例,绝不是偶见现象。可以说,高考试卷上不论是文言词句的理解,还是被视为“得分点”的语法现象,都能直接间接地在课文中找到相同点。高三阶段脚踏实地全面复读学过的课文是十分必要的。
在词法上,可以对课文中学过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谦敬副词、兼词、时间词和各种词类活用的类型,包括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作一些归纳梳理,并且从中体会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对常用实词、虚词的多义性及兼类现象也应特别关注。2003年上海高考卷中,要求写出文中两个“绝”字的含义。前句“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中的“绝”作“不见”解,与“千山鸟飞绝”中的“绝”同义;而后句“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不无绝也”中的“绝”是“横渡”之意,与《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同解。这个难度不高的词,答题正确率却不高,如果平时复习时能注意对这些常用词归纳比照的话,是容易应对的。
三、了解高考文言选段的特点
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二十四史》。
2.从内容上说,选段的材料内容主要集中在南北朝至宋的这段时间内(94年至2001年高考中,只有2001年例外),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试题设置都与文章的内容紧密相关。考生不可能非常准确地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但借助语境,考生可以较为准确地推知文章梗概。反过来,学生在知道文章梗概后可以来猜测相关的疑难语句,提高自己的得分概率。因而,把握文章的整体、理解史传故事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阅读文言文,要“读懂”文章的背景、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布局谋篇的特点等。“理解”文章重要内容、作者的观点,以及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等。
四、复习对策
1. 归纳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 
   因为《二十四史》都是正史,记叙历朝历代文臣武将的篇章很多,而试题选文的主人公也大都是有定论的将臣(即使主人公不是将臣,文章中也有朝廷吏政的内容),记叙其生平时任职的交代、职位的变迁都要涉及到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从94年到2001年的8段高考选文中,交代职官变动的句子在40句以上,因而这类词语出现的机率是非常高的,同时,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所为及相关的官场沉浮很有帮助。 
  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有这样一些: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其它。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96年) 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00年) 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兵。”(勃:人名。)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选段文字一般包含有主人公行事的后果或影响(史书传记的体裁所定),而这种后果或影响很多时候在官职的升降之中可以得到直接的反映。 
  2.了解一些常见职官词语的含义。在其位,谋其政,知道了某种官职的具体含义就能够推知选文中人物的适当言行。我们举例来说明: 
  在很多高考复习书中有一篇“张嘉贞”的选文,其中有这么一段: 
  ……翌日,(张嘉贞)拜监察御史,开元初,拜中书舍人,迁并州长史、天平军节度使。有告其反者,鞠之无状。玄宗将罪告事者,嘉贞谏曰:“准法,告事不实,虽有反坐,此则不然。天下无虞,重兵利器,皆委边将。若告事者一不当,随而罪之……不宜为臣而绝言事之路…… 
  在分析综合的小题中,就设置了一个有关职官的干扰项: 
  “张嘉贞在监察御史任内被人诬告,但他宽宏大量,劝阻玄宗不要加罪诬告者。” 
   根据文章意思,诬告内容是边将谋反,而监察御史是京官,没有“重兵利器”,而在张嘉贞担任过的职务中(加点的词语),只有“节度使”才掌握兵权,因而这个干扰项是错误的,应该是张嘉贞在节度使任期内被人诬告。可见,适当了解一些常见官职的含义是必要的。可进行下面的一些归类: 
  (1).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2).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3).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 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2001) 
3.掌握针对此类传记文的阅读步骤。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我们的阅读应该有不同方法。考生对这种传记选段的阅读,其目的有二,一是了解文段的梗概,知道叙事的脉络;二是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能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在这两点之外,还附加有找出题目中与原文相抵牾的地方。总起来说,阅读应该围绕“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一个主干来抓信息要点。根据这种目的,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阅读: 
   初读文章。用符号勾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可能的话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概括了解其人其事。明确选段的梗概。 
   再读文章。利用好文言最后那道题来推断。拟出较为具体的叙事脉络,即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怎样的事情,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情能够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 核对文章。根据设置的题目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核对,判明选项的正误。

 
五、文言虚词
(一)而
1.蟹六跪而二螯。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军惊而坏都舍。通\"如\",好像,如同。
7.吾恂恂而起。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8.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9.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二)乎
1、儿寒乎?欲食乎?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2.孰为汝多知乎!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3.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4.胡为乎遑遑何之?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5.生乎吾前……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6.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作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
    诗词五首
    《诗经》两首
    我很重要
    包法利夫人
    《对联六副》教案
    热爱生命
    《诗经》两首
    荷塘月色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
    <<种树\"种到\"联合国
    语文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编演短剧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人生寓言》的教案设计
    相信未来
    散文鉴赏概说
    师说阿房宫赋
    鉴赏古典诗歌
    西地平线上的日落
    齐桓晋文之事
    庄暴见孟子
    陈奂生上城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诗情画意学文言
    <<大道之行也
    雨巷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
    归园田居
    我的呼吁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教学设计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五猖会》 教学设计
    《一个文官的死 》
    故乡在远方
    不朽的失眠》教学方案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桃花源记
    论美
    兵车行
    《狂人日记》: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雪、短文两…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
    写作--一事一议
    生命 生命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
    相信未来
    甜甜的泥土
    甜甜的泥土
    梦江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己…
    新课标,新体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
    《篱笆那边》探究性学习教案
    《汉家寨》教案
    故都的秋
    蝼蚁壮歌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蝼蚁壮歌
    庄周买水
    详写和略写
    如何写好演讲稿
    <<爱莲说
    读后感的写作
    文官之死
    《沙田山居》教案
    <<紫藤萝瀑布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送东阳马生
    <<叫三声夸克
    过故人庄
    社戏
    冰心《纸船》详案
    本命年的回想
    伟人细胞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赏析
    《唐诗宋词》第4单元宋词赏析
    冰心诗四首
    繁星
    《“诺曼底”号遇难记》
    幼时记趣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高考写作
    海燕
    赤壁赋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教案
    《劝学》复习学案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1、骆驼赋2、夏之绝句3、安妮日记(节…
    《殽之战》学案
    《殽之战》学案
    秋水
    十三岁的际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宽容》序言教学课例
    《谈骨气》
    《谈骨气》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林黛玉进贾府
    智取生辰纲
    《左传》 曹 刿 论 战

    出师表
    泪珠与珍珠学教案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简案:乘着阅读的翅膀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与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
    走一步,再走一步
    细柳营
    《雷雨》
    《燕歌行》学案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梳理
    药》的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海燕》
    文学意境的特征
    失街亭
    《窦娥冤》教案
    小小说写作指导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变色龙
    项羽本纪
    劳山道士
    失街亭
    《短歌行》最新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蚊子和狮子》
    端午日
    短文两篇
    荒岛人生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学问和智慧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白色鸟
    枣核
    威尼斯商人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
    白毛女(节选)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道士塔
    蜡烛
    逍遥游(节选)
    端午日
    林黛玉进贾府
    墨池记
    诗词五首
    曹刿论战
    上枢密韩太尉书
    送东阳马生序
    在作文中增添人文色彩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泰坦尼克号(节选)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