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
查询原文分析案例的详细结果
|
而客从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孟尝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 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二)扶风马先生,名钧,巧思绝世。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此二异也。其后人有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倒立,出入自在。此三异也。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有裴子者,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所以不对也。”——(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九)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巧思绝世。 绝:杜绝 B.乃皆易以十二蹑。 易:交换 C.不如试之易效也。 效:验证 D.患无水以灌之。 患:憎恶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 B.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 C.能设而不能动也。 D.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古有之,未之思耳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B.其巧百倍于常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帝以问先生:“可动否?”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行过夷门,见候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4.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自知其为巧也——不知道自己心灵手巧 B.令童儿转之——让儿童转动翻车 C.子所长者言也——您擅长的是言辞D.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技巧是天下细微的小事 5.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做成了指南车之后,世上的人知道了马钧是个能工巧匠。 B.马钧改进了织绫机、连弩,做出了指南车、翻车和能活动的木人。 C.马钧不回答裴子问难,原因之一是他认为裴子明白不了他的巧思。 D.傅子认为应当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而裴子做到了这一点。 (三)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 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①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④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⑤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四)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新课标,新体验 |
下一篇文章: 《狂人日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