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三年级下学期 >> 原文分析案例 >> 正文

 

梦江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己亥杂诗

查询原文分析案例的详细结果

 学习《梦江南》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精通韵律,屡试不第,一生不得志,且生活任情放荡。他是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的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写青楼闺阁相思之情,他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和开创者。
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首句点明了盼望的时间和地点: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登上了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准备心上人归来,即所谓的“女为悦己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多少孤寂落寞之情;“过尽千帆皆不是”多少次希望都随之破灭了,真是让人望穿秋水,想断柔肠;“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写水,实际是在写眼神。夕阳西下,又是一天的守望,没有结果。只有那令人愁肠欲断,覆盖着白蘋的江洲。
注意:此词以白描手法,对人物的心理加以描绘,景物为烘托人物心理而设。
       →过尽千帆不是→
   →独自登楼远望  脉脉秋水望穿→  
早晨梳妆完毕          痛苦失望断肠
二、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我们小学时学过他的《示儿》诗,今天要学的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当时作者68岁,表现了诗人日夜不忘 回复国土、报效国家。
第一句:我困居荒村却不自悲(哀),渲染了诗人处境艰难不自哀,爱国情思至死不变。
第二句:还是想到为国防守边疆。尚:还。思:想到,考虑到。为国:为了国家。戍:防守。轮台:指边疆。这句是诗人对朝廷屈辱求和的不满,爱国愿望跃然纸上。以上两句都是写现实,表现了诗人忧念时局,忠心报国的愿望。
第三句:深夜躺着听到风雨的声音。阑,深。风吹雨既是眼前的现实,又含有象征意义,也是当时时局风雨飘摇的写照,诗人忧国忧民,彻夜不眠。
第四句:迷糊中梦见骑着战马跨过冰河。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本句是写想象,是说梦境。表现了诗人为国杀敌的英雄气概。

现实       梦境
      僵卧孤村      (想象)
      思戍轮台       铁马
       卧听        冰河

            风吹雨
           (爱国热情)
三、学习《己亥杂诗》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近代的思想家、文学家,极力呼吁改革,但他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官职卑微(礼部主事),抱负无法施展。道光十九年(1839)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毅然辞官,回归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帐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350枚,盖作诗350首,这就是后来的著名的《已亥杂诗》,因为那一年是已亥年。
这350首诗中,有对往事的回忆,有与亲朋的交往,有对政治的评论,有对改革的渴望,那么这首诗的真意是定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的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记事。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京城寓居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窒息的樊笼,可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作为,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夕阳西下”烘托离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几时回”“落日故人情”“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斜”又有“广阔无涯”,这两个面相反相成,互相映衬,是诗人当时心情的写照。
诗人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夕阳西下→ 吟鞭东指→ 落花自比
浩荡离愁→ 轻松愉快→ 有所作为



             有所作为
             ↑
          落花自比
          ↑
       轻松愉快
       ↑
    吟鞭东指
    ↑
浩荡离愁
 ↑ 
夕阳西下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梦江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己亥杂诗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
    诗词五首
    《诗经》两首
    我很重要
    包法利夫人
    《对联六副》教案
    热爱生命
    《诗经》两首
    荷塘月色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
    <<种树\"种到\"联合国
    语文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编演短剧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人生寓言》的教案设计
    相信未来
    散文鉴赏概说
    师说阿房宫赋
    鉴赏古典诗歌
    西地平线上的日落
    齐桓晋文之事
    庄暴见孟子
    陈奂生上城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诗情画意学文言
    <<大道之行也
    雨巷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
    归园田居
    我的呼吁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教学设计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五猖会》 教学设计
    《一个文官的死 》
    故乡在远方
    不朽的失眠》教学方案

    详写和略写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桃花源记
    论美
    兵车行
    《狂人日记》: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雪、短文两…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
    生命 生命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
    相信未来
    甜甜的泥土
    甜甜的泥土
    文官之死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
    《篱笆那边》探究性学习教案
    《汉家寨》教案
    故都的秋
    蝼蚁壮歌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蝼蚁壮歌
    庄周买水
    写作--一事一议
    如何写好演讲稿
    <<爱莲说
    读后感的写作
    新课标,新体验
    《沙田山居》教案
    <<紫藤萝瀑布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送东阳马生
    <<叫三声夸克
    过故人庄
    社戏
    冰心《纸船》详案
    本命年的回想
    伟人细胞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赏析
    《唐诗宋词》第4单元宋词赏析
    冰心诗四首
    繁星
    《“诺曼底”号遇难记》
    幼时记趣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高考写作
    海燕
    赤壁赋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教案
    《劝学》复习学案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1、骆驼赋2、夏之绝句3、安妮日记(节…
    《殽之战》学案
    《殽之战》学案
    秋水
    十三岁的际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宽容》序言教学课例
    《谈骨气》
    《谈骨气》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林黛玉进贾府
    智取生辰纲
    《左传》 曹 刿 论 战

    出师表
    泪珠与珍珠学教案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简案:乘着阅读的翅膀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与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
    走一步,再走一步
    细柳营
    《雷雨》
    《燕歌行》学案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梳理
    药》的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海燕》
    文学意境的特征
    失街亭
    《窦娥冤》教案
    小小说写作指导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变色龙
    项羽本纪
    劳山道士
    失街亭
    《短歌行》最新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蚊子和狮子》
    端午日
    短文两篇
    荒岛人生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学问和智慧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白色鸟
    枣核
    威尼斯商人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
    白毛女(节选)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道士塔
    蜡烛
    逍遥游(节选)
    端午日
    林黛玉进贾府
    墨池记
    诗词五首
    曹刿论战
    上枢密韩太尉书
    送东阳马生序
    在作文中增添人文色彩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泰坦尼克号(节选)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