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9、“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
【试题答案】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流马行处。 2、星垂平野阔,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二、阅读。 (一)包拯 1、得:①捕捉得到,②可以;从:①从命,②遵从;知:①担任、掌管,②知道 2、(1)给予,赠送;(2)刚刚;(3)不久;(4)暂时;(5)追求;(6)书信;(7)和。 3、巧言善辩,不辱使命;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4、(1)包拯命令(制砚的人)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 (2)疏通不了关系的,有阎罗王和包老头。 5、从侧面突出包拯执法严格,秉公办事,名气大。 6、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7、笔、墨、纸 8、略 9、略 (二)强项令 1、(1)拼音略;(2)《后汉书·酷吏传》;范晔 2、(1)分发;(2)认错;(3)通“藏”,隐藏;(4)用鞭子;(5)盖,覆盖 3、妻子:妻子和儿女;男子的配偶。 特征:特例征召;特点。 4、数:数落、列举;几。以:因;用;按照。 5、(1)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2)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6、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正面、侧面。 7、董宣;小太监;皇帝;皇帝。 8、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9、能听取正确意见,勇于改过,是个较英明的君王。
25.诗词五首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2.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内容。 3.体会各首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2)了解备首诗词的主要内容。 2.难点:体会各首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诗歌《汉江临眺》《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和 词《烷溪沙》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二、导入 古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因为作家众多、题材广泛、形式丰富而 素负盛名。王维的(汉江临眺)是五言律诗,写景历历如画;李白的(宣 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是首古风,情感奔放旷达;晏殊的词(烷溪沙》 则是婉约词的代表作。 三、正课 1.朗读(汉江临 眺)。 2.作者简介 这首诗是选自《王右丞集》作者王维701—761,字摩洁,太原祁 (现在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九岁属辞,有俊才,博学多艺。开元间 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善书画,通音律。苏拭称:“昧摩洁之诗,诗 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传世。 3.赏析 楚国接连着三湘流水, 荆门通往各条河流。 江水仿佛从天地外流来, 青山在水气中时隐时现。 州郡城镇好似漂浮在南方的江水上, 波涛汹涌好像震撼着远处的天空。 襄阳真是风清日丽的胜境, 就留给我这山翁醉酒观赏吧。 诗歌抓住了江南水乡的特点,首两句先写襄阳的地理位置,接着四 句描绘水都风光,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其中“流”“有无 中”“浮”“动”又把这山水写活了,似有醉翁观景的妙处。真不愧为“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手笔。末两句写出观景人的心境和对襄阳美景 的赞叹。朗读这首诗,我们不禁会联想到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中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个山水田园诗人竟有异曲同工 之妙。 4.朗读《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入 5.作者简介 李白 7O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 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 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 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 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 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 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6.解题 这首诗是天宝末年李白游宣州(今安徽宣城)登谢公楼所作。题一 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人谢眺楼是南北朝时,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 守时所建,又称谢公楼或北楼,唐末改名为“叠蟑楼”。李云是当时有名 的散文家,官秘书省校书郎,是李白的族叔。全诗意气豪放,语辞慷慨, 强烈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同时也流露了消极避世的思想。 7.赏析 诗一开端便直抒胸臆,把自己心中的郁结尽情吐出。“昨日之日” 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 也就是每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正是 诗人长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 出天宝以来政治的日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 三、四两句突然一转为出境界:面对着辽阔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 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的畅饮高楼的豪情逸致。这两 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了诗人豪 迈阔大的胸襟。 五。六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有刚 健道劲的建安风骨,下旬以“小谢”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眺那样,具有 清新秀发的风格。这两句自然关合了题目中的“谢眺楼”和“校书”。 七*两句进一步渲染双方的豪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 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这一豪情壮志 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