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C >> 春晓 >> 正文

 

《村居》教学设计

《村居》教学设计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小学 陈宗明     【教学目标】

  1、认识“鸢”字,了解全诗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的意境,感受到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与生机勃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哪些是写春天的?谁来背几首?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     (作者简介)

  4、大家猜猜看,这首诗的题目为什么叫“村居”?

  5、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6、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1个生字和7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     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三、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1、学习一、二句:

   ⑴ 指名读第一句,思考:      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⑵ 朗读指导:

     长/莺飞/二月天,

   ⑶ 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全班读第二句。

   ⑷ 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⑸ 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朗读指导:

     拂堤/杨柳/醉/春烟。

   ⑹ 前两句朗读训练:      自由读。      开火车。      朗读比赛。

  2、学习三、四句:

   ⑴ 指名读。

   ⑵ 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⑶ 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从这两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⑷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⑸ 男女比赛读。

   ⑹ 再次体会从这两句中读懂了什么。


四、背诵诗歌,借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     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勃勃生机。


五、课外拓展,鼓励续学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   请同学们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再搜集一些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办一份手抄小报。


【参考资料】 村居 〖读故事〗

  寒冷的冬天终于被温暖的春风吹走。在浓浓的春意中,有一个人在悠闲地散步,享受着春天的美景,他就是诗人高鼎。

  小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晴空万里,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高鼎被这千姿百态的春天所迷住,陶醉在美好的春光中。

  “噢──”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安宁,原来学堂早早地放学了。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从高鼎面前窜过。高鼎的目光被吸引过去──那孩子拉着风筝线,另一个孩子展着风筝。展着风筝的孩子一松手,那边就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春天的气息里飘荡着孩子们银铃般的欢笑声。春天的美丽与孩子们的身影融合在一起,使高鼎仿佛回到了儿时,情不自禁地笑了。


〖改写〗 村居   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题记  

  初春,暖洋洋的太阳照射着大地,树上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兴奋得叽叽喳喳的麻雀把高鼎吵醒了,他见今天春光明媚,便决定出去走走。
  
  高鼎走在户外的小道,嗅着泥土独有的芳香,此时此刻的他已经完全沉醉在这蓬勃的春景里了。不远处,小草从湿润的泥土里探出了绿油油的小脑袋,正睁着充满好奇的双眼张望着这大千世界,三三两两散开的小草顿时给大地增添了勃勃的生机,高鼎情不自禁地感叹到“真是‘色遥看近却无’啊!”微风拂过,随风飘动的柳树深深地把高鼎吸引住了。走近一看,柳树已经暴青了。他轻轻地抚摸着嫩叶,软软的,仿佛一个初生的婴儿。一片片嫩芽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得发亮,真不知道春姑娘是怎么调出这种色彩的,如果淡一点,就不会显得那么生气;如果浓一点,就不会显得那么可爱了。柳树的枝条已经长得快要碰到河面了,河水清澈见底,水缓缓地流向远方。河面上,鸭儿欢腾嬉戏,怪不得诗人可以写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中午,坐在岸边感受着春的气息,忽然,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伴着东风飘来,循声望去,原来是孩子们放学了。只见他们急急忙忙地跑进屋,又急急忙忙地跑出来,身后还拖着只风筝。没过几分钟,天空中,五彩缤纷的早已随风飞舞了。瞧!那只像麻雀的风筝飞的最高,望上去就只剩下一个小点儿了。有一个男孩的风筝硬是不听话,怎么也不愿到天上去翱翔,刚刚飞了起来就马上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像离弦的箭似的,“呼”地一声就往下冲了。风把天上各式各样的风筝吹得“哗哗”作响,交织成一片,形成了和谐的春之韵。  

  “吃饭了!吃饭了!”孩子们闻声跑进屋,有的还有些不情愿呢,就连回家的路上也要放会儿,没过多久,已经不见孩子们的身影了。高鼎却迟迟不肯回家,他已经完全沉浸在春天这万物复苏的景象里了。此时,一轮新月以隐隐约约挂在了夜空。


【原文】村居

〔清〕高 鼎

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①。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②。
【作者地图】

  高鼎(dǐnɡ),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


【助你翻译】

  ① 拂堤:轻轻擦着堤岸。  ② 春烟:春天水泽、木间蒸发的薄雾如烟。

  ③ 纸鸢(yuān):纸鹰,指像鸟一样的风筝。


【教你赏析】

  江南的早春二月,木萌发生长,黄莺飞翔歌唱;碧绿柔长的柳条随风摇曳,轻轻地拂着堤岸,就像沉醉在春烟之中。儿童们早早地放学了,他们赶快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高高的蓝天。

  这首诗的前两句,出了江南二月的明丽春光:“长莺飞”,欣欣向荣;“杨柳醉烟”,葱茏柔媚。可是孩子们早早下学后却没兴趣欣赏这景致,他们关心的是赶快趁着春风放风筝。一个“忙”字,把孩子们的勃勃兴致和跑着、跳着、呼喊着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天真活泼的儿童,还有那晴空飘飞的风筝,把这江南春光点缀得更加活跃欢快,更加生机盎然。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春晓,杜甫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村居》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杜甫《蜀相》赏析
    唐诗名篇《蜀相》
    【赏析】蜀相
    网络歌曲《蜀相》
    蜀相
    蜀相 (唐)杜甫
    咏怀古迹(其二)·赏析
    《阁夜》赏析
    对《阁夜》《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古诗文翻译赏析 阁夜 杜甫
    阁夜
    《阁夜》课堂练习
    唐诗鉴赏指导——杜甫《阁夜》诗歌鉴…
    咏怀古迹
    杜甫《阁夜》赏析练习
    《咏怀古迹》教案
    《阁夜》教案
    周舒浩:《咏怀古迹其一》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杜甫《阁夜》赏析
    尹文涛:《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阁夜》教学反思
    《阁夜》教学设计
    阁夜(人教版选修)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简案)
    诗歌赏析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电子课本
    登岳阳楼题解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登岳阳楼》教学实录
    【注解】阁夜
    杜甫《客至》赏析
    【简析】客至
    唐诗鉴赏指导——杜甫《登岳阳楼》诗…
    《咏怀古迹①》(其三)
    客至
    杜甫《客至》赏析
    诗词赏析:《客至》杜甫
    杜甫《客至》原文、译文
    【英译】客至
    杜甫《客至》《宾至》对比赏析
    《客至》教学实录
    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杜甫《客至》原文和译文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2
    旅夜书怀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赏析【作者…
    客至题解
    翻译杜甫的"客至"
    兵 车 行、客 至、旅 夜 书 怀 杜甫诗
    旅夜书怀 课堂实录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客至》设计
    《客至》教学实录2
    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杜甫《旅夜书怀》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赏析
    唐诗鉴赏指导——杜甫《客至》诗歌鉴…
    《石壕吏》教学实录
    深沉蕴藉—杜甫《春望》赏析
    《石壕吏》鉴赏
    如何改写石壕吏
    石壕吏 原文/翻译/注释
    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
    石壕吏课本剧『剧本』
    《石壕吏》教学设计
    改写石壕吏
    《春望》赏析2
    杜甫《春望》赏析
    杜甫 《春望》赏析
    吴同和:《春望》赏析
    杜甫《春望》赏析3
    《春望》赏析4
    《石壕吏》 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
    《春望》赏析5
    《望岳》《春望》教案示例
    《春望》赏析
    课文杜甫诗三首研讨
    春望翻译
    《春望》课堂教学实录
    《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石壕吏》介绍
    (课本剧)石壕吏
    语文 -- 石壕吏 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5
    《石壕吏》鉴赏2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3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3
    《石壕吏》教学设计4
    石壕吏介绍(拓展)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2
    对《石壕吏》的另类解读
    《杜甫诗三首》教案
    原  诗   《石壕吏》
    《石壕吏》说课稿
    《石壕吏》教学设计2
    《石壕吏》教学设计6
    《望岳》赏析4
    杜甫《望岳》赏析2
    语文教案   望岳
    杜甫的《望岳》诗及其赏析
    《望岳》教学反思
    杜甫诗《望岳》赏析
    杜甫《望岳》赏析
    望岳原文
    《诗词五首》有关资料:《望岳》赏析
    杜甫《望岳》赏析3
    诗圣杜甫望岳
    主题:[古诗欣赏] 望岳
    《望岳》赏析2
    《望岳》赏析
    [讲解]望岳
    《咏柳》《春望》古诗欣赏课堂实录
    杜甫《望岳》原文、译文、鉴赏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
    语文教案望岳
    杜甫《望岳》赏析
    《望岳》赏析3
    《古诗四首》课堂教学实录
    学习杜甫的《望岳》
    吴同和:《望岳》赏析
    《春望》教案设计
    杜甫《春望》诗歌鉴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阅读欣…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春望教案
    特级教师孙双金  《春望》教学实录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
    《春望》教学设计
    【简析】春望
    杜甫的“春望”德文翻译
    杜甫《春望》的英译和赏析
    《春望》的诗意赏析
    《春望》赏析练习
    课题 望岳
    《春望》诗注释的探疑
    教学反思之十五——《望岳》赏析
    春望说课稿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