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这一定性阐释中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特别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谓人文性,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由此可见,为了体现人文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必须发生转变,由传统的语文课程中的灌输者、命令者,训斥者变为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实施】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了人间,睁开你们那双明亮的眼睛,瞧一瞧,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春天给我们带来什么?从而导入新课。
2、揭题,教学生字“首”。
二、定向
1、会正确读写这首诗中的生字。
2、能理解“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词语的意思,从而理解每个诗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出来。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寄寓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会背诵、默写。
5、学生自由读,学习目标。
师激励: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信心达成上面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
1、师提出自学要求:
① 边读边看课文插图,用“ ”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想想意思。读通全文。
② 用“ ”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有不懂的问题请注在文中的空白处。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辅导。
四、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引导每个成员把学习结果提交小组讨论交流。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辅导。
五、交流、评议
教师引导各小组派代表把组内学习结果在班上提出来,师生共同评议,(如:通过刚才大家的自学、讨论,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师:你是怎么理解“春晓”的意思的?
生:我是用“拆字法来理解的,“春”是春天,“晓”是早晨,连起来就是春天的早晨。
师:很好,你不仅理解了题意;而且还能清楚地说出解词的方法,还有谁也站起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我也是用“拆字法”读懂了“不觉晓”的意思。“觉”是感觉,“晓”是早晨,开亮了的时候,所以“不觉晓”就是指不知不觉就天亮了。
生:我读懂了“春眠”的意思,“眠” 是睡觉,所以“春眠”就是指春天在睡觉。
生:我觉得“春眠”应理解为“春天的夜里在睡觉”准确些,因为刚才说“不知不觉就天亮了”那说明睡觉的时间是前一天晚上。
生:我认为他说的还不完整,因为谁在春天的夜里睡觉,没讲出来,所以“春眠”的意思是:诗人在春天的夜里睡觉。
师:很好,你能通过理解,想象把词语的意思说完整,还有谁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处处”是到处的意思。
生:我用也“拆字法”理解“闻啼鸟”的意思,“闻”是指听到,“啼”是鸟叫,因此“闻啼鸟”就是指听到鸟叫的声音。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很好,通过自学读懂了诗中词语的意思,下面请大家找一句你最喜欢的诗句,用自己的话把它的意思说出来。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师:很好,小朋友们都能用自己的话正确,连贯地把自己喜欢的诗句的意思说出来,那么能不能把整首诗的意思也连起来说一说呢?
学生独立练说→指名说,评议→同桌互说。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录音诵读,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哪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录音朗诵,学生想象,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说说,全班评议。
生:此时,我仿佛看到了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燕子飞回来了,还听到鸟儿叫个不停,还有知了在唱歌。
生:此时你还看到了小朋友在田野里放风筝,听到了他们的欢笑声。
师:此时,你最想面对春天说些什么?
生:我最想说:“春天太美了!”
生:我想大喊:“啊!春天,你真迷人!”
生:我想对着春天说:“啊!春天,我愿做个像你一样美丽,纯洁的人。”
师:谁能把自己对春天的这份感情用朗读把它表达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六、质疑问难
1、“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花落了多少,作者知道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全班讨论、交流、评议。
七、自测自结
1、自测:对照学习目标,检测一下自己,是否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可以通过做课堂作业本来检测)
2、自结:学了这一课,你读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
八、拓展延伸
“解题意→明诗意→悟诗境”这是学习古诗的最一般的方法,请大家用这种方法课后去自学几首古诗。
【教学反思】
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整堂课来看“定向→自学→讨论→交流→质疑问难→自测自结→拓展延伸”,教师只充当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鼓励者,参与者和协作者,改变了以前那种“权威主义”,“话语霸权”的角色,而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自学,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这堂课的设计比较精彩的是“交流、评议”这一环节,因为这儿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学生通过自学,分组讨论,基本上能解决诗句中的词语,可万万没料到的是,学生不仅把诗中的词语都理解了,能说出每句诗,整首诗的意思,而且把诗歌的意境这一教学难点体会得如此深刻,尤其是小朋友对春天说的话“啊!春真美呀!”“我愿做个像春天一样美丽、纯洁的人!”这使文章主题的升华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又超越了文本。由此我想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