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C >> 春晓 >> 正文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一、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⑴ 揭示课题识字。“古诗两首”中,“古、诗、首”是生字,第二首古诗《村居》中的“村、居”也是生字。所以在揭示和理解课题过程中即可指导认读五个生字。可先对“古诗”作简单解释,再结合“几首歌曲”、“几首儿歌”等对“首”作简单理解,最后出示两首古诗的题目。

   ⑵ 自读古诗,自学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读古诗,认读诗中的生字。

   ⑶ 出示生字条中的生字,引导认识。

  2、生字的识记:

   ⑴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⑵ 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系,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方法识记生字。如:

     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睡──眠

  3、识字的巩固:

   ⑴ 利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巩固认读。

   ⑵ 读词语巩固生字的识记。如:

     两首 古诗 一首 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⑶ 在读、背古诗的过程中巩固生字的识记。

  4、写字指导:

    本课六个要写的字,各有特点,可逐一进行指导。“古”字横要长而凸;“声”字上为“士”字,不是“土”字,应写得上横长、下横短;“多”字上下两部分一样,但要注意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学生写成一左一右,或上下相等;“处”字是半包围结构,要强调“包住”──把捺拖长;“知”字中,口在右边偏下,不能写得太高;“忙”字左边竖心的“竖”要写得垂直且稍长。


二、朗读感悟

  本课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不要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可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可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或者“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如果提出不懂的字词,教师可简单讲解。

  《春晓》诗意含蓄,情真意切。朗读时,速度可稍慢,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三句声音较实,二、四句声音较虚。每一句第二字可适当拉长,稍作停顿,留下想象的空间。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

  《村居》较为明快,朗读时可适当将情绪外露,读得轻快、流畅,体现环境的优美和儿童生活的快乐。可在每句诗的第四个字后稍作停顿。注意读好韵脚“天、烟、鸢”。

  古诗朗读对字音的要求很高,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可提醒学生一丝不苟地咬准字音,并让他们反复练习朗读。可通过同桌互相听读、有针对性地抽查、鼓励到台上朗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两首古诗的背诵难度不大,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活动:

    课外读背几首古诗。

  2、课中活动:

    比比谁背的古诗多。先分小组比一比,再推选代表在全班表演。
  四、资料袋

  1、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因“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享年52岁。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抱负,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和李白杜甫称赞。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

  2、高鼎:

    清朝诗人。

  3、风筝

    风筝源于我国,又名风鸢、纸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鲁班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算是风筝之祖了。五代时,李邺在宫中以线放风筝为游戏,并在鸢头上挂竹哨。当风筝升空,风吹竹哨,发出动听的筝鸣,“风筝”一名便由此而来。

    到了唐宋,放风筝十分盛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写道:“西楼一夜风筝急。”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苏汉臣的《北事通》,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放风筝的场面。

    明清时,风筝渐趋全盛,制作精巧。慈禧太后曾叫民间风筝艺人魏之泰做“女寿星骑仙鹤”的风筝。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描述了一群天真活泼放学归来的儿童在春风中放风筝的场面,读后令人叫绝。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春晓,杜甫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古诗两首》教学建议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杜甫《蜀相》赏析
    唐诗名篇《蜀相》
    【赏析】蜀相
    网络歌曲《蜀相》
    蜀相
    蜀相 (唐)杜甫
    咏怀古迹(其二)·赏析
    《阁夜》赏析
    对《阁夜》《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古诗文翻译赏析 阁夜 杜甫
    阁夜
    《阁夜》课堂练习
    唐诗鉴赏指导——杜甫《阁夜》诗歌鉴…
    咏怀古迹
    杜甫《阁夜》赏析练习
    《咏怀古迹》教案
    《阁夜》教案
    周舒浩:《咏怀古迹其一》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杜甫《阁夜》赏析
    尹文涛:《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阁夜》教学反思
    《阁夜》教学设计
    阁夜(人教版选修)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简案)
    诗歌赏析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电子课本
    登岳阳楼题解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登岳阳楼》教学实录
    【注解】阁夜
    杜甫《客至》赏析
    【简析】客至
    唐诗鉴赏指导——杜甫《登岳阳楼》诗…
    《咏怀古迹①》(其三)
    客至
    杜甫《客至》赏析
    诗词赏析:《客至》杜甫
    杜甫《客至》原文、译文
    【英译】客至
    杜甫《客至》《宾至》对比赏析
    《客至》教学实录
    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杜甫《客至》原文和译文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2
    旅夜书怀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赏析【作者…
    客至题解
    翻译杜甫的"客至"
    兵 车 行、客 至、旅 夜 书 怀 杜甫诗
    旅夜书怀 课堂实录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客至》设计
    《客至》教学实录2
    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杜甫《旅夜书怀》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赏析
    唐诗鉴赏指导——杜甫《客至》诗歌鉴…
    《石壕吏》教学实录
    深沉蕴藉—杜甫《春望》赏析
    《石壕吏》鉴赏
    如何改写石壕吏
    石壕吏 原文/翻译/注释
    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
    石壕吏课本剧『剧本』
    《石壕吏》教学设计
    改写石壕吏
    《春望》赏析2
    杜甫《春望》赏析
    杜甫 《春望》赏析
    吴同和:《春望》赏析
    杜甫《春望》赏析3
    《春望》赏析4
    《石壕吏》 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
    《春望》赏析5
    《望岳》《春望》教案示例
    《春望》赏析
    课文杜甫诗三首研讨
    春望翻译
    《春望》课堂教学实录
    《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石壕吏》介绍
    (课本剧)石壕吏
    语文 -- 石壕吏 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5
    《石壕吏》鉴赏2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3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3
    《石壕吏》教学设计4
    石壕吏介绍(拓展)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2
    对《石壕吏》的另类解读
    《杜甫诗三首》教案
    原  诗   《石壕吏》
    《石壕吏》说课稿
    《石壕吏》教学设计2
    《石壕吏》教学设计6
    《望岳》赏析4
    杜甫《望岳》赏析2
    语文教案   望岳
    杜甫的《望岳》诗及其赏析
    《望岳》教学反思
    杜甫诗《望岳》赏析
    杜甫《望岳》赏析
    望岳原文
    《诗词五首》有关资料:《望岳》赏析
    杜甫《望岳》赏析3
    诗圣杜甫望岳
    主题:[古诗欣赏] 望岳
    《望岳》赏析2
    《望岳》赏析
    [讲解]望岳
    《咏柳》《春望》古诗欣赏课堂实录
    杜甫《望岳》原文、译文、鉴赏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
    语文教案望岳
    杜甫《望岳》赏析
    《望岳》赏析3
    《古诗四首》课堂教学实录
    学习杜甫的《望岳》
    吴同和:《望岳》赏析
    《春望》教案设计
    杜甫《春望》诗歌鉴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阅读欣…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春望教案
    特级教师孙双金  《春望》教学实录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
    《春望》教学设计
    【简析】春望
    杜甫的“春望”德文翻译
    杜甫《春望》的英译和赏析
    《春望》的诗意赏析
    《春望》赏析练习
    课题 望岳
    《春望》诗注释的探疑
    教学反思之十五——《望岳》赏析
    春望说课稿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