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的那边》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
查询初一语文检测的详细结果
|
一、文本分析 (一)诗歌内容分析 同学们,今天开始初中语文第一课。从今天起,我们开始了从孩童到少年、青年的转变。在六年中,你要学的第一堂语文课是什么呢?是一首诗。为什么编写课本的人要把它放在第一课?能说说你的看法吗?等我们全部学完,大家就明白了。现在,请跟着我一起开始思考下面的问题吧! 首先,我的幻想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偏偏会幻想“海”?这是因为我的窗外是山,很好奇山后面是什么,妈妈告诉我山后面是海,我不知道海是什么,只知道那是一个和山完全不一样的所在,所以就有了想要看海的幻想。 那么,“我”小时候去找海的过程顺利吗?不顺利。为什么?因为诗里写到了“山的那边依然是山”、“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告诉“我”,山的那边是海,可是“我”爬上了山,为什么没有看到海?“妈妈,那个海呢”?要知道,“山那边”是一个广阔的区域,这个区域里可能还有无数座山,而在最后一座山的那边,才是海。也就是说,山那边虽然是海,可是这个“那边”却是一段漫长的、艰难的路。 第二节写的是小时候的事还是长大了的事?有何为证?我找到海了吗?我停止追寻这个幻想了吗?有何为证?那为什么我“一次次失望过”,却能“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为什么他还是那么相信,山那边是海? 是长大时的事,因为有“今天”、“从小飘来的种子”等话语,而且我已经爬上了“一座座山顶”,有了比较丰富的经历;“我”没有找到海,因为诗中并未出现“我”找到海的话;“我”没有停下,“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理由是:“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因为海的诱惑从来没有消失过,对于一个全新的世界的期盼从来没有消失过,而光是这种期盼和向往本身,已经令我的心灵受到滋润。而且,我不但自己没有停止追寻,还呼吁更多人坚持追寻自己的理想。 同学们,我们发现。当我还是孩童的时候,“海”是一个幻想;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海“变成了一个信念,请查字典,告诉我“幻想”和“信念”有什么不同? 幻想:(动词)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名词)这样的想象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是啊,从小时候失望地问妈妈:“海呢?”到长大后坚定地相信“在山的那边,是海!”,可见,一个儿时的幻想,变成了一个一生追寻的信念,这时候,见到“海”就变成了一个理想。 理想: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 多少原本平凡的人,就是因为孜孜不倦地追求儿时的幻想,将之变为信念,变为理想,无论多么失望都不放弃,从而使自己的生命焕发了动人的光彩。而理想的魅力也正在于,即使一时追寻不到,那对于理想的向往之情,都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灵。
(二)诗歌写作手法分析——象征 这首诗中的“山”和“海”指的是什么?第一节、第二节的“山”和“海”不同;第一节就是单纯的“山”和“海”;而第二节指的是“困难”和“理想”。 “山”和“海”好像既可以指具体的“山”和“海”,又可以指“困难”和“理想”,那么“困难”和“理想”是不是可以有千千万万种?那么,“山”和“海”这两个字,就可以包含那么多意思,这就是诗,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意思。这种用“山”和“海”就能表达出千千万万种不同意思的方法,就是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象征。 诗歌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思想感情。象征就是达到这个目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用清楚鲜明的形象传达出本来微妙丰富、难以言传的思想感情。今天大家学会了象征这种手法,也就学会了一种文学中很重要的表达技巧。以后你会发现,对这种手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够提升你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为象征绝不仅仅局限于诗歌之中。
(三)辅助阅读:了解作者经历 诗歌中的描写,常常有作者个人经历的影子。请你读这首诗,推测作者曾经有过怎样的经历?是否经历过如诗中所写的“有了幻想、追寻幻想、遭到挫败、始终坚信、继续追寻”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作者王家新的经历。请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王家新:只要沿着江河走,就一定能发现大海 文章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1976年吧,我曾被推荐过一次(上大学),都去体检了,最后却没有下文。”那次他被推荐的学校是广东化工学院,“我在冰天雪地的山岭上高歌了一番《沁园春》后,也就不痛苦了,反正我也不想上那个学校”。他要在“广阔天地”里继续他的文学梦 “一个时代结束了。 第二年冬天,天气出奇得寒冷, 而在它的最后一场飞雪中, 一封来自远方的重点大学录取书竟然落在了我的手中! 我浑身战栗,几乎不敢相信它是真的, 更没想到它已在骤然间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我只是感到难过,为我的朋友王志林, 为和我一起参加高考的王志林, 他一屁股坐在雪地里, 为什么也没有等到抱头痛哭……” 2001年,王家新在诗作《1976》中这样写道。诗中的“第二年”就是高考刚刚恢复的1977年,也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一年。当王家新在他任教的中国人民大学,回忆当初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刹那时,还是充满了感慨,“和我一起去看有没有录取书来的王志林,真的就是一下子蹲坐在雪地上,抱着脑袋抽泣起来了。”1977年底的一场大雪中,王家新接到了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录取书,然后,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的那样“我倒退着挥手,拎起背 包”,告别了被下放劳动了三年多的区农化厂,也告别了一个荒凉的时代。 “隐秘的爱” 和那个年代大多数“出身不好”的人一样,王家新的少年时代是在压抑中度过的,每次在学校填表填到“出身”一栏的时候,王家新说自己就会感到“笔的沉重”。“那时候周围的女孩们好像也很势利,都去跟出身好的或干部的孩子玩。我也很傲气,你们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们!爱好文学正和这种压抑有关,我慢慢变得越来越内向,最后完全躲进书本中了。” 在王家新的回忆中,他的文学之路就是这样开始的。 在那个荒漠般的年代,自从有了这种爱好,也就有了一种痛苦,因为没有书可读,“小时候实在没什么书看,我就架着梯子去看天花板上糊的旧报纸,甚至鲁迅的杂文都背诵下来了”。他的父母都是教师,父亲上的中学还是抗战时集中了李宗仁和诸多国民党将领子弟的“光华中学”。因为“出身不好”,父母不断由县中学调到区中学,又被调往越来越偏远的山区学校。但是,对文学的那种“隐秘的爱”却一直伴随着王家新,而且越来越强烈了,连父母对此都很惊异。 上初中时,他在母亲的朋友家里看到了《大学春秋》,一部在上世纪50年代颇有影响的描写大学生活的小说。“我叫她黄阿姨,她是县医院的护士,上过省卫校,家里收藏有许多《收获》、《萌芽》之类的杂志。”在《大学春秋》里,他第一次读到“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是民族的耻辱”这类的慷慨陈词,“当时我就很受刺激,决心要当一个作家。我跟黄阿姨还有她的丈夫说了我的志向,他们很严肃地对我说‘当作家是要吃苦的’,我同样也很严肃地点了点头。”说到这里,王家新笑了起来,“其实那时候懂什么呀”。但是,这颗飘来的种子就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 也许他和文学的确有缘,在那个年代他有了好几条找到书读的渠道,让他至今仍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的一个中学同学,“他就是山区农民的孩子,他家里人连字都不怎么识的。”有一天这个同学很神秘地问他要不要看书,他就将信将疑地跟着他去了,“那完全是个奇迹,在他家的一个木头箱子里居然藏有《冯至诗文选》、《曹禺剧作选》、《殷夫诗文选》等十多本书!还是50年代初那种竖排的书,全都发黄了。”从此,这些书成为他最隐秘的伴侣,他经常在放学的山区公路上放声读冯至的诗。他说正是冯至早期那些抒写青春苦闷的诗,在他心中唤起了一种诗的觉醒。 高考语文得满分 “只要沿着江河走,就一定能发现大海”,王家新说这句当年抄在小本子上的格言一直在激励着他、温暖着他,初中升高中的时候,他“五门功课100分,一门功课98”,但因为班主任在他的毕业评语上写有这样一笔“有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思想”,没有一个高中敢收,后来经过母亲的奋力争取,才上了区高中。高中毕业以后被下放到了区农化厂劳动,生产一种叫“五四零六”的菌肥,他说他总是被分配干最重的活,“劈柴,烧大蒸锅,把蒸熟的用来做菌肥的小米从大半人高的蒸锅里掏出来,真是不亚于炼钢工人……” 在农化厂,不但劳动压力大,还要经常受气。那时候王家新在县里(均县,最早叫均州府,“陈世美就是从咱们那儿出的啊”)已经颇有文名,县文化馆发表了他的诗,还邀他去改稿,但是这类邀请函都被农化厂的指导员扣下了。“1976年吧,我曾被推荐过一次(上大学),都去体检了,最后却没有下文。”那次他被推荐的学校是广东化工学院, “我在冰天雪地的山岭上高歌了一番《沁园春》后,也就不痛苦了,反正我也不想上那个学校”。他要在“广阔天地”里继续他的文学梦。 劳动了三年多以后,传来高考恢复的消息,但同时,“县宣传部抽调我去整理什么学大寨的材料,要整理大半个月,我简直心急如焚”。整理完材料,他跟农化厂请了10天假,“这次批准了”,“我回到家里就猛背数学、历史、政治”,考试在1977年12月举行,“可能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原因吧,那年鄂西北山区和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特别冷。那一年的寒冷似乎还在我的体内久久燃烧。”命运就这样造就了一个人。那一年,王家新不仅是他们县里,也是整个郧阳地区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人。他的一些知青朋友包括他在诗里写到的王志林那一年都没有考上。不过,王志林现在已是湖北某市的宣传部部长了,“那年我回老家,他远远地来看我,还提着一把据说是盛中国送他的小提琴,要来为我的诗伴奏!” 当年的考试成绩并不对外公布,后来王家新进了大学才知道,他的语文拿了满分。“作文的题目是《学雷锋的故事》,我就写了一个哑巴进饭店的故事,而且这个哑巴还有病,就看饭店的人学不学雷锋,这篇作文故事曲折,结构布局当时也颇下了一番工夫,语言生动、精炼,似乎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现在回忆起来,他遗憾没有把这篇作文保存下来,“它被收入了许多高考优秀作文选中,但就是没想到去留一本,我大概是当年湖北省文科第一名吧!” 珞珈山埋葬青春 当时他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武汉大学,第二和第三志愿则分别是华师大和北京广播学院,结果被武大优先录取。进了大学,也没想到“中文系党总支宣布我为全年级的学习委员”,省电台很快播送了他的高考作文。武汉大学中文系77级一共有60多个同学,还有五六个是从北京来的,“其中有光未然的儿子”,北京的同学们经常带来一些最新的消息,《今天》等杂志也“像火种一样在大学里传送”。“那时候三天两头就会冒出一个诗社,‘77诗社’,‘珞珈山诗社’等等,班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写诗”。后来武汉大学77级的同学,和北大、北师大、复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十多家高校的文学社联合起来,出了一本大学生文学杂志《这一代》,创刊号由武汉大学主办,王家新任诗歌和文学评论编辑,“本来是要各个学校轮流出的,结果只出了一期就引起高度紧张,什么可怕的传言都有,创刊号也就成了终刊号了”。 在那个樱花盛开的校园,王家新创作了很多诗作,开始在《长江文艺》、《诗刊》等杂志发表。大二的时候他写了《在山的那边》,2001年这首诗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了初中语文课本,“我没想到他们选了这首诗。那是以一个山区孩子的口吻写的,写那种自幼以来对‘山那边’的向往,写那种挫折感和信念,现在让我自己来读,我还真不好意思。” 四年之后,毕业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些让王家新不愿再提的波折,他被发配到鄂西北山区的郧阳师专。“本来当时刘道玉校长还想帮我,但他自己也有了麻烦,我舅舅到了武大,骂了几声,一辆车就把我拉回丹江口了。”后来王家新在他脍炙人口的长诗《回答》里写道:“珞珈山已是墓园/埋葬了我们的青春。”他坦承自己对武大有“很复杂的感情”,不过他认为这样写并没有丑化母校,“别的地方也许我还不愿意把青春葬在那儿呢”。而“青春”,在他看来,本来就是用来被埋葬的,“不然人生就不可能成熟”。
(四)小结 作者王家新在新中国最贫困的时候出生,经历了最难以想象的艰难的青春岁月,而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让他的生命绽放出光芒。现在你是否明白了,编者把这首诗放在第一课的用意?
二、能力训练检测 (一)为课后“读读写写”词语注音、释义、造句,再默写两遍。
词语 |
注音 |
释义 |
造句 |
默写 |
痴想 |
|
|
|
|
隐秘 |
|
|
|
|
铁青 |
|
|
|
|
凝成 |
|
|
|
|
诱惑 |
|
|
|
|
喧腾 |
|
|
|
|
一瞬间 |
|
|
|
| (二)阅读: 1.找出作者从小到大对“山的那边”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2.你如何理解“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海潮”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它能“漫湿”我“枯干的心”? 3.最后一段“人们啊,请相信”删掉好吗?为什么?
作文题: 你们是否愿意去了解,你们的父母长辈,曾经有过怎样的理想?他们是如何追寻自己的理想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理想的?请你们选定一位长辈,告诉他你需要他/她的帮助来完成这次作业。跟他/她好好聊一聊,然后记录下你们的对话内容,可以用两人对话体,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叙述。 如果没有机会完成这次交流,你可以想一想,自己心中是否也有个“海”?请向我们描述它。
附参考答案 (一)略 (二)1、向往——失望——热爱——坚信 2、这句话的意思是,对理想的渴望、追求,让一个人在平凡无味的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滋润。 3、能。因为自己的经历已经具有普遍意义,会使读者产生共鸣,展开遐想;加上后面一段太直白了。(或者)不能。因为他的呼吁那么坚定,更能给人力量。
附:学生习作——开学考试作文《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初一(7) 张宇凡 在那件事前,我经常为别人竖大拇指,而那次,我却自豪地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 我每年都要在暑假期间去日本和父母团聚,他们也会带我到各处去参观、游玩。这些年里,我去过日本皇宫外苑,山野动物园,迪士尼乐园等,而在去年,我们准备去爬富士山。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山,高3776米,越高温度越低。它共分十个“合目”,我们三人乘汽车来到了五合目,经过短暂的休息后,我们上路了。 富士山的途中没有水泥路,我们脚下只有岩浆冷却后留下的石头。开始,我们走得很快,也很轻松,不过到了后来因为体能的消耗,我走得越来越慢了。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吃点巧克力,喝点水,然后继续走。不过我的身体十分“强壮”,并最终在天黑前,我和爸爸妈妈赶到了八合目,找了一个小旅店住下了。我一进去,十分惊奇,每人没有独立的房间,并且不能洗澡,整个旅店也只有可怜的二十多平方米,于是我问爸爸怎么回事,爸爸回答我说因为这里已是接近三千米的高度了,所以只能这样。这已经不错了!我们在这里睡了一晚后,又上路了。我们最终在十点钟时到达了山顶。我十分高兴,但这时,爸爸对我说,这不算山顶,还有最高的顶峰呢。并问我想不想去,我说想,于是,我们又朝顶峰出发了。 转过一个小商店,我突然看见一个大“石头堆”,大约有60米高,坡高大约40度,我不禁望而生畏,但最后,我决定爬上去。 因为在三千多米的高空氧气十分稀薄,而那时,我已多少出现了恶心这种高原反应,所以,我举步维艰,一步一步慢慢挪动着。爸爸见此情景,劝我下去放弃吧,我坚决反对,决意往上爬。可后来我实在不行了,我就走几步,歇一会儿,走几步,歇一会儿,爸爸也扶着我,我们缓慢地向上挪动。虽然天气很冷,但豆大的汗珠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滚。到了最后十多米时,我咬紧牙关,努力向上走去。终于,我登上了富士山的顶峰!这里的景色是多么壮丽啊,我把所有的山都踩在脚下,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和爸爸走到栏杆旁往下看,所有的东西都变得那么渺小,而多少人在下面望而却步,并最终没有看到这么壮丽的场面呢?我不禁为我的选择而感到庆幸,并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 [评语] 此文写登富士山的过程,叙事清楚,尤其可贵的是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觉:感动了自己。文章紧扣题意,清楚地写出了值得为自己竖起大拇指的事情,突出了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并点出了为自己竖起大拇指的原因,尤其是“多少人在底下望而却步”,显示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结构上详略得当,是一篇成功的应试作文。 (指导教师:王黛薇)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初一语文检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在山的那边》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