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要点 1.作者及作品介绍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儿”。1879年,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这是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也是法布尔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昆虫记》共十卷,1878年第一卷发行,此后大约每三年发行一卷。作品内容如其名,就是对昆虫的研究记录。但本书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之处在于它所富有的浓郁的文学气息。虽然全文用大量笔墨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却并不像一般的学术论著那样枯燥乏味。本书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 法布尔之所以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并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除了《昆虫记》那浩大的篇幅和包罗万象的内容之外,优美且富有诗意的语言也是原因之一。《昆虫记》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 该书原著问世以来,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有了汉译本,引发了当时广大读者浓厚的兴趣。到了九十年代末,中国读书界再度掀起“法布尔热”,出现了多种《昆虫记》的摘译本、缩编本、甚至全译本。 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2.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本单元的五篇课文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绿色蝈蝈》是其中的一篇科技小品文,出自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可谓名家名篇。本文既是一篇观察随笔,又是一篇优美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其中有高度的结合。作为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科技小品文,对学生增强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精神有着很强的教育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教育价值不仅在于能引导学生通过法布尔的笔触去感受奇妙的昆虫世界,丰富有关昆虫的科学知识;同时,通过阅读还能走进“昆虫之父”法布尔,既可以学习他的探究精神,又可以通过品味他生动自然的语言来感受那浓浓的生命意识。 文章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这部分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蝈蝈,而是写自己在别人欢庆国庆的日子里,自己却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可以看出作者对他所热爱的事业是多么执著!接着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体现了作者写作思路的独特。 第二部分是文章第3自然段。作者开始介绍蝈蝈,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写它的歌声,这些描述都表现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第4至11自然段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主要描写了蝈蝈的食物习性,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为了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不仅到野外去观察,还捉了许多养在家里,这就是他的实验室。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先用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接下来,作者写蝈蝈的食物,把蝈蝈和螽斯比较来写,它们都不太喜欢吃莴苣叶子,这使“我”遇到了“麻烦”,这样的写法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读来非常亲切自然。后来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迷——捕蝉为食。第七自然段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第八、九、十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最后一段写蝈蝈彼此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本文没有丝毫机械呆板的介绍,自始至终饶有兴趣。 文章的写作特色首先在于其文艺笔调。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其次生动传神的语言也是本文的特点之一。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尽量生动感人。比如“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等。此外,本文的写作特色还体现在拟人手法的运用上。例如“蝈蝈在窃窃自语”“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处在一起”等都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二、能力训练检测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篝( )火 喧( )嚣( ) 喑( )哑 篡( )夺 吮( )取 静谧( ) 哀号( ) 狩( )猎 劫掠( ) 窸( )窣( ) 大颚( ) 嗉( )囊
2.文学常识填空。 《绿色蝈蝈》选自________国昆虫学家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
3.划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拢乱。( ) (2)在这暗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 ) (3)蔽开这一点不谈。( ) (4)出于妒嫉,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
4.结合语境解释加粗词语。 (1)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 (2)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 ) (3)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有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 ) (4)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
5.解释下列与昆虫有关的成语和俗语的含义。 (1)鱼目混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头不对马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狼吞虎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虎头蛇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云苍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初生牛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积累下列与动物有关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2)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___。(宋·杨万里《小池》) (3)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唐·张志和《渔歌子》) (4)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唐·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宋·辛弃疾《西江月》) (7)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已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1)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最喜欢吃什么食物的? (2)蝈蝈的食物之谜是什么? (3)蝈蝈为什么首先吃蝉的肚子? (4)画线的句子中两个加红的“它”分别指代什么?
附参考答案: 1.gōu;xuān;xiāo;yīn;cuàn;shǔn;mì;háo;shòu;lüè;xī,sū;è;sù 2.法 法布尔 昆虫记。 3.(1)“拢”改作“扰” (2)“暗”改作“喑” (2)“蔽”改作“撇” (4)“嫉”改作“忌” 4.(1)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 (2)劫掠:抢劫,掠夺。 (3)行径:行为;举动(多指坏的)。 (4)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 5.(1)鱼目混珠:比喻用假货充真货。 (2)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3)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既猛又急,粗鲁难看。 (4)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5)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化万端。 (6)初生牛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么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6.(1)千山鸟飞绝 (2)早有蜻蜓立上头 (3)桃花流水鳜鱼肥 (4)春江水暖鸭先知 (5)浅草才能没马蹄 (6)听取蛙声一片 (7)杨花落尽子规啼 (8)晴空一鹤排云上 7.(1)通过观察。 (2)捕蝉为食。 (3)“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 (4)前者指“以劫掠为生的鸟”(或:鹰),后者指蝈蝈。
附学生作文
老鼠 初一(2)周思宇
“老鼠!”一声尖叫从邻居家中传出。之后,一只可爱的小老鼠,一边嘴里嘟囔着什么,一遍连跑带走地出了房门。可能它在说:“真讨厌,打扰我照镜子。看来以后别在明处露面,省得她们‘老鼠’、‘老鼠’的,追星似的,真烦!” 老鼠对于我来说是讨厌的,对于猫来说却是美味的;对于我来说是奇特的,而对于大米是可怕的。 老鼠是讨厌的。每次都在夜里偷吃我的肥皂,偷喝我的牛奶。更可怕的是,可以让一根木头的头变成针尖,如同伐树一般。 老鼠是勤奋的。他每天早起晚睡。在胡同里左右串门,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去“偷”。他不怕累,不怕苦,不怕压,不怕难。再苦再累,任劳任怨。 老鼠是顽皮的。他高兴,便到大街上,与人们的脚玩着生命游戏。他们玩人们的鞋,左挡右闪,奏响胜利的凯歌。 老鼠是可悲的。在他的生命史上,有一大半是在用生命去赌博。他不是天生的勇敢,而是被逼无奈。为了生命,为了渴望的生命。 老鼠是奇特的。讨厌、勤奋、顽皮、可悲让他成为了一种奇特的老鼠。这就是我眼中的老鼠。
金鱼的启示 初一(2)胡瀚涛
我家从前曾短期地养过几条金鱼。感谢这几条可爱的小金鱼,它们的一些吃食的动作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金鱼的食物只能买。那是一种棕色的小球体,直径不过一毫米。一次,我把它们扔到鱼缸里观察。一条小金鱼朝自己的午餐游过来,并张开了嘴巴。它的嘴巴呈现O型。我以为它会一口吞下,但我错了,它只是稍微碰一下,再碰一下,再碰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在检查能不能吃?我没什么耐心了,转身回去写作业。半小时之后再来看,“肉丸”还剩一半。这让我想起《城南旧事》里写骆驼咀嚼的那一段。金鱼吃得似乎比骆驼还要耐心。是啊,其实办什么事都要有耐心、不急躁,这也是一条生活的真理。 金鱼也懂得分享。又有一次,我把鱼食扔到鱼缸里,一条金鱼发现了食物,游了过来,我站在那里,准备看好戏。但是,那条小金鱼只是碰了一下便游了回去。我不知道它想干什么,便去做其他事了。过一会儿再来看,竟惊奇地发现,许多小金鱼正在一块儿吃食!原来是那条小金鱼回去报了信,它的同伴才跟过来的。想一想,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懂得分享,甚至有的为了独吞成果而犯罪!然而,这些可爱的小金鱼都会分享,我们人类为什么却不懂这个道理呢? 这就是金鱼给我的启示。
[评语]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其实,需要人们去发现的不仅是美,动物生活中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现象同样需要人们耐心地观察和寻找,而一旦你真正沉浸其中,便会发现无言之美。(指导教师:黄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