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
查询初一语文检测的详细结果
|
一、回顾与引入: 同学们,大家已经学过了《紫藤萝瀑布》,在学新课之前,请想一个问题:作者宗璞正在经历那么大的悲痛与焦虑,为什么一树紫藤萝花就能给她安慰呢?当我们在经历悲痛与焦虑时,我们也能从自然生命中获得抚慰吗?好像不是很常见,对吧?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很多人眼中,自然生命,动物植物都是比我们人类低等的、没有思想、没有灵性的生命;而在宗璞眼中,她却看到,花与人同为生命,是这个世界上平等的存在,那么她就容易受到花的生命特点的启发和安慰。所以请记住,你若能把自然生命看成与自己平等的、有灵性的生命,尊重它们、亲近它们、观察它们,你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乐趣、启示与力量。 同学们,你自己有没有过亲近自然、亲近动植物的经历呢?又是否曾认真地观察这些生命的特点,来启示自己的生活呢?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两位作家从蝉和贝壳的生命中获得的启示。
二、文本内容分析: 1.抓住中心,结合生活、阅读体验来理解 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同为生命,蝉和贝壳分别有什么生命特点?又给了作者(注意,是作者,不是读者)怎样的启示呢?
先从《蝉》开始,我们在原文中找到描写它生命特点的词句,并且注意到这些词句又可以分为两方面。最显而易见,也是一开始引起作者注意的特点是叫声“知知不休”、“那么小,那么响,竟响彻了一个夏天”;另一方面,则是作者的朋友告诉她的,“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 这两方面一对比,蝉的生命特点就呈现出来了:在极短暂的生命里,日日不停地放声高唱,也就是“好好活着”。那么作者对此有何感想呢?我们看她说“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在此,作者表明了对蝉生命特点的认同态度,也含蓄地启示了读者,同为生命,我们是否也在像蝉一样“好好活着”,又能否在生命结束的时候,认为自己“好好活过”?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于你而言,怎么样算是“好好活着”?而在你老了的时候,你做过什么事了,你才能说自己“好好活过”? 接着我们再看《贝壳》。贝壳的生命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从头看起,在文中找描述贝壳生命特征的关键词:“小小的”、“坚硬”、“精致”、“艺术品”、“宝贝”,这些都是描述贝壳的;再接着往下看,又能找到“短暂”、“细小”、“脆弱”、“卑微”,这些都是在描述贝壳里生命的特点。同一生命体上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因为有对比,才引起了作者的思考:贝壳中的生命如此地短暂弱小,微不足道,却长出了令人惊叹的美丽花纹;同是生命,“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些儿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她希望,“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吧”。文章的中心也就因此容易把握了:珍惜生命,让自己留下一些能够为后人惊叹的有价值的东西。 为了理解这个中心,老师想跟你说一个人。那就是蒲松龄。我们小时候很爱看的《聊斋》故事,就是清代的蒲松龄写的。蒲松龄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很有才华,但是一辈子落魄,几十年来参加科举考试始终不中,不得不在别人家里做私塾先生。为了挣钱糊口,他五十年如一日地离家在外,过着清贫潦倒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人眼中觉得很没用的人,不甘心自己的才华被埋没,立志著书,便穷尽一生精力,创作《聊斋志异》。他孜孜不倦地搜集民间故事中的素材,自己展开想象,创作出栩栩如生、形态性格各异、令后人拍案惊奇、赞叹不已的聊斋人物形象,不但成为文学名著,更在民间口耳相传。有人评价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你想,蒲松龄一辈子就像贝壳里的生命一样,真的是很弱小、很卑微的;但是他留下来的文学作品,不但令一代代中国人无比赞叹,更令外国人惊叹,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座高峰,真是“令人珍惜、令人惊叹”。 那我们要想了,难道只有像蒲松龄那样,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才算是留下了“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吗?当然不。你看作者最后一句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只要认定自己喜欢做、愿意做的事,把它当成一生的追求,固执地去做好它,你就也有可能像蒲松龄那样,留下“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三、写作手法分析: 同学们,请思考一下:这两篇短文与《走一步,再走一步》更相似,还是与《紫藤萝瀑布》更相似? 很明显的,《短文两篇》与《紫藤萝瀑布》更相似,都是描述自己从自然生命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更像是抱着以下哪一种想法呢?“我要写一篇文章,所以我要去观察一下自然生命”,还是“我从自然生命中获得了启示,我要把它写下来”?至少从文章看来,我们认为是后一种。也就是说,我们写作,应该是先对生活、对其他生命有个感悟,然后才想着要写下来。 好,那么怎样才能让读者也明白你的感悟?光把一句感悟写出来可以吗?那应该怎么做?是的,要把你看到的、触动你的细节具体地写下来,让读者看到你所看到的、听到你所听到的、闻到你所闻到的、触到你所触到的,他们才会感受到你所感受到的。 比如贝壳触动作者的是它的外貌:“贝壳虽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负责图样。”就靠着这句话,作者似乎带我们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个贝壳,因为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她的感受。 想一想,这两篇文章和紫藤萝瀑布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要先把自然生命看成与我们平等的、有灵性的生命,去观察它们,才能写出好文章。而具体来说,一般用“描写(触动我的细节)+思考(对我的启示)”来写这种文章就最合适不过了。详略问题怎么处理?描写多还是思考多?这个请你在未来的创作中继续摸索。
四、课后训练 1.为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以及课下注释中你认为重要的词注音、解释、造句。 2.练笔:用一周时间观察一个自然生命,写一篇随笔,记下它的生命特点和给你的启示。 (答案略)
附学生作文推荐 童年趣事之“娇气”的蚕宝宝 初一(2)林泽宏 忘了是什么时候,我的家里忽然多了许多成员,它们是一窝刚出生不久的一龄蚕,比蚂蚁还小。它们一共有十二只,就像一堆小黑点,在它们舒适的窝一一养蚕盒里缓缓蠕动着。我想,它们刚到我家做客,也许很饿,于是飞快地跑到院子里,摘了几片自认为最好的桑叶放到了蚕盒里,盼望蚕宝宝们能快点长大,长得白白胖胖的,那样子才可爱呢。 过了许久,我来到蚕盒边时,却惊奇地发现,蚕宝宝们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大快朵颐,而是焦急地在桑叶上爬来爬去,并没有要吃的意思。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叶子不干净,它们不敢吃?于是,我轻轻地将叶子拿出来,把上面的蚕掸到盒子里,然后用水仔细地清洗起桑叶来,洗完后,又用纸把叶子上每一个褶皱里的水都精心地擦干净。 当我再次轻轻地把桑叶放回蚕盒,准备欣慰地看它们饕餮时,它们却依然无动于衷。这时已经忙活得满头大汗的我实在是黔驴技穷了,又失望又焦虑,蚕宝宝不吃东西怎么行,可是问题又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一生气便喜欢撕东西,当时正火冒三丈的我顺手抓起一片桑叶,撕了个粉碎,又扔回了蚕盒。愁眉不展的我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可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一个小黑点悄悄爬上了叶子碎片,心满意足地啃了起来。渐渐的,所有的蚕都爬到了叶子碎片上,很快,叶子碎片上便出现了许多月牙状的缺口,盒子中也传来了阵阵“沙沙”的声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刚才还愁眉苦脸的我,现在却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兴奋之余,我迅速地把其他的桑叶也撕碎了。看着它们开心地上下摆着头,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心里油然而生:我见过的蚕豆是吃整片桑叶的,为什么他们只吃叶子碎片呢?那时本身就爱幻想的我竟天真地认为我家的蚕通了人性,在和我撒娇!就这样,我更加爱护它们了。 蚕一天天长大,我也一天天长大。我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我在百科全书中读到了关于蚕的介绍时,才明白当初的蚕之所以只吃碎叶是它们的生理特点所致,并不是在向我撒娇。我又想起我的秘密,那个在别人眼里无比可笑的秘密,在我看来却那样的至高无上;因为它让我第一次感到肩负着责任,也让我明白,只有将真情付诸行动,才能做好一件事。
[评语] 《童年趣事之“娇气”的蚕宝宝》写出了作者和蚕曾经有过的一段“默契”,真挚可爱的童心令人感动;而作者更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责任感、付出真感情做事的重要。素材新颖生动,描写细腻,是一篇很不错的随笔。(指导教师:王黛薇)
和小乌龟捉迷藏 初一(3)游媛 小时候家里有两只小乌龟。乌龟生活时,每天都要晒太阳,每个月还要带出家门一次,他们才会健康。 那天,我第一次带乌龟出门玩,我在小游乐园里玩,乌龟就在游乐园边上的草地上玩。过了一会儿,时间差不多了,我就去找乌龟了。草地上母龟正懒懒地躺在地上晒她那又圆又硬的壳,我便把它装了起来。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公乌龟,于是做了一个找龟计划,和乌龟玩了次捉迷藏。 首先,我先划分出了搜寻乌龟的地方。以乌龟的爬行速度应该爬不出这块草地。可这块草地有3个卧室那么大,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划分。草地上有2/3是草坪,有1/3是荒地。如果乌龟在荒地上,一定一眼就看到了,所以我又将荒地排除。 接着,我又用眼睛搜索草地,横看竖看,都没有乌龟的踪迹,既然这样找不到,我便俯下身来寻找。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小草变为大树,小小的蚊虫像虎豹一样大小。突然,我面前出现了一个洞,像老鼠洞,但比老鼠洞扁。这个洞是从草地向斜下方挖进去的,上面是草皮,从上面看一点也看不出来,这个洞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轻悄悄地把洞扒开,想看看是什么动物的创作。哇,乌龟好厉害啊。只见乌龟用短小的两只前爪扒土,再用头撞击,越挖越深,这下我可找到我的乌龟了。 动物世界真奇妙。在今天,我再想这件事,原来做事方法也是很关键的呢!
[评语] 《和小乌龟捉迷藏》笔触灵动,描写细腻,其中体现的童心和聪慧令人觉得十分珍贵可爱。(指导教师:王黛薇)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初一语文检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拓展阅读系列”之作家三毛 |
下一篇文章: 《紫藤萝瀑布》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