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X >> 西江月 >> 正文

 

《西江月》、《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两首古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古风”和”近体诗”两种诗歌体裁的基础上所要学习的内容,它们是宋词和元曲中的经典之作,为学生领会和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例。
学生分析:属年级第一层次班,感悟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
设计理念: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情之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欣赏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流程:

师: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
[投影课题并板书:《西江月》(词)、《天净沙.秋思》(散曲)]
师:我们知道古代诗人往往借助唐诗、宋词、元曲等多种古诗体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那么,这两首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这两首诗歌,细心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和感情。
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那么,这两首诗歌分别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应答热烈)(答案众多,但都言之有理)
师:都答得很好!我想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首诗歌,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西江月》是怎样来抒发作者的高兴喜悦情感的,《天净沙 秋思》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悲伤情调呢? 
生:(踊跃举手,一生起来高声朗读第一首)
师: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样? 
生:(对此进行评议,并纠正两个错误读音:见、社。)
师:第二首谁来读?我希望读的同学能改正刚才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争取读得更好,谁来?
生:(踊跃举手,一生起来高声有感情朗读,完毕,全班学生用掌声给予充分肯定)
师:同学们的掌声已经说明了你读得很棒!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们成功地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通过朗读,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这两首诗歌有没有直接写到悲伤、喜悦?
生:没有。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两种感情的呢?
生:借景抒情。
[评:准确地整体把握是反复朗诵的必然收获。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学生阅读的自主权是此课设计成功的第一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先通过学习《西江月》来体会这种写法。老师把它也读一遍,希望同学们能够找出其中最明显地表现出作者喜悦心情的一句话。(师范读)
生:(掌声雷鸣)
师:是哪一句?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找得好,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同学们在读这句诗的时候,有没有在脑海中出现一副心旷神怡的面,大家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
师:稻香扑鼻,小溪潺潺、蛙鼓阵阵,一群人围在一起笑谈着丰收的年成。这一切怎么能不令人喜悦呢?让我们想象着面再一次把这句诗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很有诗意,这就是加入了想象的原因。同学们再看前面的诗句,作者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你们能不能借助想象,也能构思出一副美好的面,然后像老师那样描述一下?试一试,看谁的语言组织得更好?
生:(静心思索后,分别有两生作答。)
师:这两位同学展开自己的想象,为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场景,由此可见,想象产生美丽,我们在品味诗歌之美的时候,一定要大力借助想象。
师:这首诗写得很美,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它呢?是不是高昂?
生:舒缓、明快。
师:那么我们来读一遍。
生:(齐读)
师:前面我们读得那么舒缓,好象怕惊动了什么似的,为什么要读得那么那么轻、那么慢呢?
生:因为写的是静景。
师:写静景为什么要写到惊鹊和鸣蝉呢?
生:也是为了写静景。是为了反衬出农夜的寂静。
师:对,以动写静。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大家熟知的“推敲”之说。(简介了“推敲”的故事)
师:请同学再次把它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如此清新的夏夜美景,怎不令人心旷——
生:——神怡
师:可是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下雨了。
师:对,“两三点雨山前”,夏天天气说变就变,而且夏雨多是瓢泼大雨,改为“两三阵雨山前”好不好?
生:(议论纷纷)不行,“阵雨”太大了,让夜里散步的人狼狈之极,哪来喜悦?反而会让高兴之情一扫而空。
师:说得真好,就那么两三点“豆大”的雨,夜话的人可以不紧不慢地找地方避雨,喜悦悠闲自在之情不言自明。这不,接着往下读诗,诗人喜在——
生:喜在找到了避雨的地方。
师:对,想什么就来什么。为什么要特意说“旧时”?喜在旧时——
生:旧时茅店社檐边
师:旧地重游。哟,实在是喜上——
生:——加喜。
师:喜出——
生:——望外。
师:由此可见,这一部分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
生:喜悦
师:那么请同学们用喜悦的语气把这一部分读一遍。
生:(齐读)
[评:抓词句,抓想象,美表达,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悟情感,也在品味语言中自觉提炼美化自己的表达。源于语言品味,归于语言运用,学生同时收获的还是一种美的享受。]
师:读得真好,真有滋味。作者借景抒情,展现了农村夏夜的静谧甜美、闲适宜人,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那么同学们再悉心揣摩、慢慢品咏,看那位同学读得最好。 
生:(全班自由朗读,后来有三个学生依次主动站起进行个人朗读)(师进行简单评说)
师:同学们刚才欣赏了这首诗歌,感觉如何?
生:美。
师:对,美在不染纤尘、美得令人心仪。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怎样去欣赏一首诗歌。
生:先要读。
师:对,接着呢?
生:理解。
师:理解什么?
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怎样才能理解呢?
生:要了解诗意。
师:如何了解诗意呢?
生:找出诗中所写到的景物。
师:好。同学们不仅读得好,还答得好,总结归纳得也很好。老师也总结归纳了一下。(出示投影并讲读:反复朗读,体会感情;抓关键词,品味语言;读景组,情景交融。)
师:我们知道了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着自己来欣赏《天静沙 秋思》。同学们对照我所出示的思考题,组成学习伙伴,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到时,你们选出最强的选手代表你们出来发言,看那组说得最好?好,开始!
(出示投影:1、这首诗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关键诗句可以体现出来?)
生:(开展热烈讨论。)
师:准备好了没有?
生:准备好了。
师:哪位同学第一个站起来说?
生:表现了作者伤心欲绝的感情,这可以从“断肠人在天涯”看出。
师:“伤心欲绝”用得很好。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呢?
生:因为他远在天边。
师:你怎么知道他背井离乡,远在天边呢?
生:从“天涯”二字可以看出。
师:“天涯”是什么意思呢?
生:天边之意。
师:因为他远在天边,所以才会伤心欲绝,愁思万千,肝肠寸断,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呢?
生:通过十二种景物,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之情。
师:这位同学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但能否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呢?
生:(一一列举出各种景物。)
师:能否把它组成一个场景?
生(纷纷回答):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上面栖息了晚归的乌鸦
  一座小横卧潺潺流水之上,波光里映出几户人家的房宇
  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一匹瘦马踽踽独行
  那肝肠寸断的游子,远在天边遥望着故乡
师:说得真好,太美了。简直重新作了一首现代诗。希望这位同学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诗人。 
师: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生:西风吹在人身上有点发冷,肯定会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这时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就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
师:还有那些景物与前一诗相类,却传达出不同感情。
生:(七嘴八舌)
甲:“惊鹊”、“鸣蝉”、“蛙声”与“昏鸦”就不同,同时乡村之景,喜与悲却不同。
乙:“明月下的别枝”与“枯藤老树”组合成的面也不同,清新之夜和愁苦的黄昏所表现的感情也不同。
丙:不过,“小流水人家”好象很温馨,很感人,不是伤感的。
师:是呀,我们说“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谁来回答?
生:协调,因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而游子却远在天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自禁。别人有家,尽享温馨,而自己却有家不可归。那种伤心欲绝之情也就不言自明了。这里又采用了反衬的手法。
师:说得太妙了,比老师说得都要好。同学们把这首诗好好地读一遍,尽量读出那种伤心的感觉,我看哪位同学读得更好。
生:(依次有三位同学起来朗读,效果都不错。)
师:作者把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景物都寄予了浓浓的情感,可见“笔端无意,人寄悲欢”。世上景物千千万万,但诗人选景一定要选取那些适合所要抒发思想情感的景物。那么我们能否从《天净沙秋思》中抽出一句来和《西江月》重新组合,形成一幅悠闲惬意的面。你们说选那一句?
生:“小流水人家。”
师:你们怎么又和我想得一样,这说明我们的心是紧紧相通的,我还把它们重新组合成了一首新的《西江月》。
生:(跃跃欲试,讨论异常热烈)
师:老师也组了一首。
(出示投影并吟诵:小流水人家,
清风鸣蝉鼓蛙,
山前村树稻花,
明月高挂,
丰收人在夜话。)
生:(异常热烈的掌声
师:谢谢掌声,同学们真会鼓励人。你们说我这首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和马致远的《天净沙》中的“小流水人家”所体现的感情同不同?
生:不同。
师:对,一个是欢快,一个是悲伤;大家一定要明白,景因情而生,情因景而显,在平常的作文中,我们要学会借助景物描写来体现自己的心理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评:情感迥然不同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欣赏,寻找语言上的相通之处,教学设计才能找到迎刃而解的关键所在;而大胆地组合新诗,则是整个课堂设计的亮点所在、高潮之处!]
师:有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诗,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今天我们共同欣赏学习了这两首好诗,想必已感受到些许生命的愉悦,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读天下美文,做少年雅士”。好不好?
生:(齐声说)好!
师:我更希望大家能够反复涵咏诗歌里蕴藉的深厚意韵,让它溶入我们的生命和灵魂。使我们的笔端也能流淌出些许诗情意,给我们的人生增添几多美丽飘逸。
[课后反馈:诗情意是古人创作诗歌时特意营造和追求的意境。抓意象,溯意境,向来是古诗欣赏的关键。而不管意象也好,意境也好,他们同样披戴着语言的面纱,撩起这面纱,才能感受诗之美韵。本节课正很好地引导了学生学习感悟语言之美,学习运用美之语言。]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 秋思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西江月》、《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英雄暮年的叹息——辛弃疾《永遇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意…
    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天净沙·秋思》赏析3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教…
    《天净沙 秋思 》教案设计
    悲 愁 思——《天净沙•秋思》赏…
    形式对等 诗词翻译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英语翻译)
    天净沙·秋思(赏析)——断肠碎心[d…
    《天净沙 秋思》说课
    小令中的天籁――马致远《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天净沙.秋思》公开课教案
    元小令《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 4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散曲【…
    天净沙 秋思品析鉴赏教学
    《天净沙·秋思》 赏析
    《西江月》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2
    《天净沙·秋思》赏析
    [译诗、诗意]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秋思》赏析
    [原文] 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赏析)——嫁接的清愁…
    《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
    《渔家傲 秋思》 《天净沙 秋思》比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赏析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西江月  辛弃疾
    读《观沧海》
    《钱塘湖春行》《西江月》教学实录片…
    西江月
    翻译:西江月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
    《西江月》赏析
    课文古代诗歌五首研讨
    西江月  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宋词鉴赏2
    《西江月》(第一课时)片段实录及反…
    人教版初中第一册古诗文翻译赏析 西江…
    辛弃疾《西江月》注释及赏析
    宋词赏析:辛弃疾之《西江月》
    质疑辛弃疾〈西江月〉词
    辛弃疾《西江月》宋词鉴赏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古诗词三首》课文理解
    《牧童》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故事……
    走进《清平乐·村居》的四个字眼
    语文课上的歌声──我教《清平乐·村…
    努力营造多彩的课堂──我教《清平乐…
    反思 追求 超越──《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札记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文本细读
    改写《牧童》
    《古诗词三首》教材插图
    《古诗词三首》课文简说
    《古诗词三首》词句解析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
    来自“他信”的“自信”──《清平乐…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写法特点
    《清平乐·村居》课文导读
    《清平乐·村居》预习提示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电子课本
    《古诗词三首》探究感悟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古诗词三首》参考图片
    《古诗词三首》快乐练习:写字
    《古诗词三首》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古诗词三首》教学杂谈
    让古诗词教学“美”一些──《清平乐…
    课标理念下的诗词教学探微──《清平…
    《清平乐·村居》诗词评析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舟过安仁
    改写《舟过安仁》
    改写《舟过安仁》
    无雨打伞,借风驶船──《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扩写
    《清平乐·村居》扩写
    《古诗词三首》相关链接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课后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说课设计
    改写《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谁“醉”更妙?──《清平乐·村居》…
    为生成的课堂而醉──《清平乐·村居…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课文评点
    《清平乐·村居》教学案例及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在审美体验中学诗词──《清平乐·村…
    尊重选择 张扬个性──《清平乐·村…
    《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与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研究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