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X >> 西江月 >> 正文

 

《西江月》(第一课时)片段实录及反思

追求情智并举、开放生成的课堂

——《西江月》(第一课时)片段实录及反思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黄雅芸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课前自学生字新词、疏通句意的基础上,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 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借助图,通过语言文字,边读边想,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再加以个性化的表达。
3、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体会词人热爱自然、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通过交流词人的其他词作,领略其作品风格的多样,培养学生对宋词、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

 

[目标设计反思]设置开放多维的教学目标,情智并重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以“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的开放的教学目标体系。因此,我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于完成认知目标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体会词人热爱自然、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通过交流词人的其他词作,领略其作品风格的多样,培养学生对宋词、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前准备:
1、举办班级“诗词节”,在学生中营造浓郁的学诗词、爱诗词的氛围。
2、布置学生课前自学生字新词、疏通句意,了解词人词作背景。自由阅读辛弃疾词作,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吟诵品读。
3、自制课件。

 

[教学片断实录1]
师:读得正确、流利了。下面,我们先来具体学习词的上片。
[屏显上片。]
师:自己读一读,多读几遍,看看词人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夜景?你就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呢?试着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
生:(自由读词的上片,说说句意)
生1:读了这几句,我看到了一轮明月,鸟儿惊醒,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吹来,能听到蝉在叫。青蛙在稻田里叫成一片,还能闻到稻花的香味呢。
生2:月光皎洁,惊醒了枝头的小鸟,从这一枝飞到那一枝。清风在夜里吹拂,送来蝉的叫声。稻子开花了,青蛙在欢叫,好象在说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师:看得出来,你们对词句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下面,请大家再去好好读读这一部分,特别注意品一品这几个词语:“惊鹊”,鹊儿会因什么而惊呢?“说丰年”,又是谁在说丰年呢?周围几个同学可以讨论讨论,看看能不能产生些不同的理解。[屏显:随师点击,“惊鹊”字样变色,“说丰年”字样变色]
生:(自读上片,小范围讨论词义)
师:能说说你们对鹊儿会因什么而惊的理解吗?
生1:我认为夜晚的月光十分明亮,是它把喜鹊惊醒的。
生2:我觉得还有可能是词人夜行的脚步声把它惊醒的。
师:你的理解也有道理。大家想想,我们平时走路发出的脚步声响吗?就是这么轻微的声音竟能使鸟儿从睡梦中惊醒,这黄沙岭的夜晚多静啊!这样的写法就叫“以动衬静”。
生3:我们组经过讨论,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是半夜吹来的清风把树枝吹动了,鹊儿才惊飞起来的。(生众愕然回头)
师:你们怎么知道风吹过来的呢?
生3:因为下一行写到了“清风”。
师:联系上下文揣摩词句的意思,真会读书!(竖起大拇指) (生纷纷鼓掌)
生4:我觉得是青蛙的叫声把鸟鹊惊醒的。
师:你们说他的说法有道理吗?
生:(窃窃私语)
生5: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可能。你想,前两句是说作者行走在山岭上,后两句却说他来到山下的稻田边,不在同一处地点,说田里青蛙的叫声把鸟惊醒的不太合理。(同学们纷纷点头)
师:你们自己能够分析、推测想象是否合理,可真不简单!刚才那位同学,你现在怎么想的?
生4:我觉得他刚才说的有道理。
师:你有一颗善于学习的心,不错。
师:大家对“惊鹊”有了这些深入的认识,我想前两行你们一定能读出味道来。
生:(自由试读)
生1:(有感情地读)
师:他读出了月夜的幽静。(随即板书:幽静)
生2:(感情投入,读得较慢)
师:看他不急不忙,读得多有韵味儿!
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前两行)
师:月夜如此幽静,稻田边又是谁在“说丰年”呢?
生1:我个人觉得是稻花的清香仿佛在向人述说今年的好年景。
生2:我们组认为青蛙呱呱叫成一片,是它们在唱丰收歌。
生3:我觉得是作者闻到稻花清香、听到青蛙欢唱,产生了今年是个丰收年的联想。
生4:我有个疑问,稻子开花是不怎么香的,为什么作者说“稻花香”呢?
生5:稻子开花的香味确实很淡,但是稻花开得很旺盛,香味也就浓一点了,能闻到了。
师:说得对。这里作者闻到的恐怕不仅仅是稻花香,还可能有泥土的清香,应该说,他通过稻花开得旺盛感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能读好这两行吗?
生1:(有感情地朗读,但读得比较平)
师:前两行诗句向我们描绘了幽静的夜晚,这两行作者却来到田间地头,那儿的青蛙叫声成片哪!你读的是“蛙声一点”,似乎还不是“蛙声一片”。谁再来读读?
生2:(读得热烈,强调了“蛙声一片”)
师:青蛙叫唤得多欢呀!分明在唱着丰收歌!(板书:热闹)
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后两行)
师:岭上月朗风清,十分幽静,田边蛙唱成片,更是热闹,多美的夜啊!(板书:夜)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欣赏欣赏。
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上片)

 

[教后反思]营造开放民主的教学情境,情智交融

古诗最鲜明的特征是凝炼深邃,寥寥二三十字,却情味十足、意蕴深远、耐人寻味。教学时常常会看到教者拘泥于解字释词说句,造成古板僵化地以硬译的方式肢解了原本就意象丰富、韵味纷呈的古典诗篇,在情感体悟上也往往隔靴搔痒、难以真切。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生动活泼地理解古诗,真正“读进去”,身临其境、生成意趣,最后水到渠成地“读出来”?我努力以情激情,以智启智,在民主快乐的氛围中、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以“为什么鹊儿会惊?”“谁在说丰年?”这两个有趣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起孩子们对“惊鹊” “说丰年”二词的潜心思考、争鸣与辩论,鼓励各抒己见、自圆其说,赞许独特感悟、个性解读。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大片的思考与想象的“空白”,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它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发展。在课堂上教师的定位在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而非教学内容的安排者和发现者。我欣喜地看到课堂气氛宽松、活跃,两个小问题犹如投入湖心的石子,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不时能听见 “不同的声音”,以及由它们所引发的笑声、掌声、喝彩声。随之而来的感情朗读也饶有情趣、兴味袅袅。

 

 [教学片断实录2]

师:《西江月》向我们展示的是清新淡雅的农村风光,它可以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我们五年级时学过同样是辛弃疾创作的的哪首词?
生:(齐声有感情地背诵《清平乐 村居》)
师:这两首词叙的都是田园生活,抒发的都是喜悦冲淡的闲适情趣。但是,就像同学们课前了解词人词作背景时知道的,辛弃疾作品题材十分广泛,有着多样的风格,而这不同风格的许多作品又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你们还读过哪些辛词呢?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交流。
生1:我向大家推荐《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淡笔写浓愁。
师:你觉得你对这“愁”能体味几分?
生1:(思考了一会儿)一分吧。
师:我想,当你经历了人生许许多多事,二、三十年后,再回过头来读这首词,可能会有更真切的体会。先让少年的我们把它吟诵记住,以后再慢慢体会其中的真义吧。
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生2:我最喜欢《破阵子》
师:读得有气魄!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体会。
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及全词)
师:对祖国的爱是最崇高的,也是最感人的,让我们记住这首词,记住激荡在词人胸腔中的爱国情怀!谁还想来向我们介绍辛弃疾其它风格的词作?
生3:我介绍《青玉案 元夕》
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及全词)
师:下面我们自由交流一下自己喜欢的辛词。今天还有个难得机会,有不少远道而来的客人老师在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也可以去把你最喜欢的读给说给客人老师听一听。
生:(自由交流,略)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还交流了自己喜欢的辛弃疾其他作品。其实宋代词人还有很多,如苏轼、陆游、李清照等,课后我们还可以再找一找其他词人的名作来读一读、诵一诵。下次班队会,我们就来开一个“宋词交流会”,怎么样?
生:(热烈地)好!
(课外搜集辛词,读背交流。)

 

[教后反思] 构建开放生成的教学结构,情智互生

教学设计时我努力“跳出学科看教学,跳出教材用教材,跳出课堂学语文”。力求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框框,弥补教材的缺陷,使原本单薄的一篇辛词调整、扩充为辛弃疾词选,课堂上安排了让学生上台介绍、自主交流辛弃疾词作的环节,使课堂教学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更大的容量,并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与整个社会生活同样外延的语文天地。在辛词的世界中徜徉,荡涤心灵的是或婉约低回或慷慨激昂的诗情,孩子们对辛弃疾诗人、诗作乃至人生哲理的认识逐步地由狭隘走向广阔、由肤浅走向深刻,智力水平与此同时也得以进一步的开发、提升。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西江月,辛弃疾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西江月》(第一课时)片段实录及反思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英雄暮年的叹息——辛弃疾《永遇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意…
    天净沙.秋思(英语翻译)
    《天净沙 秋思》说课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天净沙 秋思品析鉴赏教学
    《天净沙·秋思》赏析 4
    《天净沙.秋思》公开课教案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 秋思 》教案设计
    悲 愁 思——《天净沙•秋思》赏…
    形式对等 诗词翻译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赏析)——断肠碎心[d…
    《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教…
    《天净沙·秋思》 赏析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天净沙·秋思》赏析2
    [原文] 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小令中的天籁――马致远《天净沙·秋…
    西江月  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嫁接的清愁…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散曲【…
    《天净沙·秋思》赏析3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译诗、诗意]天净沙 秋思
    元小令《天净沙秋思》赏析
    质疑辛弃疾〈西江月〉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课文古代诗歌五首研讨
    西江月  辛弃疾
    《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
    西江月
    翻译:西江月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
    《西江月》赏析
    读《观沧海》
    《西江月》、《天净沙·秋思》课堂教…
    《西江月》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宋词鉴赏2
    《钱塘湖春行》《西江月》教学实录片…
    人教版初中第一册古诗文翻译赏析 西江…
    辛弃疾《西江月》注释及赏析
    宋词赏析:辛弃疾之《西江月》
    辛弃疾《西江月》宋词鉴赏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电子课本
    《清平乐·村居》文本细读
    语文课上的歌声──我教《清平乐·村…
    努力营造多彩的课堂──我教《清平乐…
    反思 追求 超越──《清平乐·村居…
    来自“他信”的“自信”──《清平乐…
    《清平乐·村居》教学札记
    《古诗词三首》教材插图
    《古诗词三首》课文理解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探究感悟
    《古诗词三首》课文简说
    《古诗词三首》词句解析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
    《古诗词三首》相关链接
    《牧童》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研究
    《清平乐·村居》说课设计
    《清平乐·村居》课文导读
    《清平乐·村居》预习提示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走进《清平乐·村居》的四个字眼
    《清平乐·村居》故事……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古诗词三首》参考图片
    《古诗词三首》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古诗词三首》教学杂谈
    让古诗词教学“美”一些──《清平乐…
    课标理念下的诗词教学探微──《清平…
    《清平乐·村居》诗词评析
    《清平乐·村居》课文评点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舟过安仁
    改写《舟过安仁》
    改写《舟过安仁》
    无雨打伞,借风驶船──《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扩写
    《清平乐·村居》扩写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案例及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改写《牧童》
    改写《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谁“醉”更妙?──《清平乐·村居》…
    为生成的课堂而醉──《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写法特点
    《古诗词三首》快乐练习:写字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在审美体验中学诗词──《清平乐·村…
    尊重选择 张扬个性──《清平乐·村…
    《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与反思
    《古诗词三首》课后反思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