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表面上写的是作者酒醉后觉得古人的书不可信,迷迷糊糊觉得路边的松树都动起来要扶自己,其实作者是借酒醉来倾吐心中不快。 细品“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觉得与南唐后主李煜作品《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极其相似,都饱含着无限的惆怅。李后主是因为亡国而满腹忧郁,辛弃疾又为何而愁呢? 原来辛弃疾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虏去了徽、钦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下,他想图恢复,而朝中大半是些昏聩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 因而这首词虽说“贪欢”,实际上还是愁苦之音。孟子曾说:“古人之书不可尽信。”,而作者更把它延伸为“古人之书全无是处”,这种偏激之言强烈地表达出一种愤激之情,抨击了当时之以无理为理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什么圣人贤者的书都无用武之地,当然一无是处。 朝中官员大多贪生怕死,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在这首词的下半阕中,作者以岁寒三友之一的松为知己,隐含了作者决不与那些苟且偷安者同流合污的坚定信念。“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则是采用了拟人手法,友人松树想要搀扶作者,而醉酒的作者像一般的醉汉一样坚持自己能走,不需要扶持。这一描写不但描写细致,合情合理,更使全首词所显示的景象活灵活现,十分生动。再细细揣摩,觉得其中还透露着一种倔强的性格,暗示作者决不会因“时不利”而意志消沉,只会为着恢复祖国大好河山的壮志,努力不懈。 上半阕是满腹牢骚、愤懑,下半阕却笔锋一转,显示了自己的坚定决心,全词意境深远,内涵丰富,十分地耐读。
后言: 高三的时候换了语文老师,是一个扬州来的男老师,说话的声调就我认为是有点娘娘腔的,至今还记得他曾说自己的儿子:多么有灵气的小孩(潜台词:被教育制度磨去了灵性) 他比以前的老师开明,还会在周记后留言,和同学交流,这样的感觉说实话是从来没有过的,挺不错。我曾在读后感后提出疑问: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明明主角有四个火枪手,为什么题目是三个呢?周记发下来的时候,老师并没有作答。我以为不会得到答案了,就把问题擦去。但当周记交上去再次发回的时候,在那篇文的后面看到了老师红色的批注。 这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的重视,并不因为自己无法回答而训斥学生,而是认真地去寻找答案并为学生解答。老师的这种态度比得到疑问的答案更令人开心。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爱写周记,依旧四处抄袭来应付作业。事实上,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圈很小,我对周围的事物又不感兴趣,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内容,而我更不善于胡编乱造。但即使是应付,我还是很认真对待的。 那天下课时,老师提供了两首词,要求选其一来作篇赏析。白居易的《长相思》和辛弃疾的《西江月》,观上文即知我做了何种选择。。。回望过去稚嫩的文笔,也许很可笑~但更多的是亲切感。我记得自己跑了几家新华书店,在宋词鉴赏词典里找这首词,反复阅读赏析部分和辛弃疾的背景介绍,终于写下了该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