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Q >> 清平乐·村居 >> 正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小学 沈 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媪”“剥”两个生字,理解“翁媪”“吴音”“相媚好”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词中描绘的情景,体会田园生活的美。

  3、了解宋词的常识及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培养学生对祖国独特文学形式的喜爱和欣赏的感情。


【教学重点】

  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


【教学难点】

  理解“相媚好”“无赖”等词语。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宋词及辛弃疾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 一、背诵诗词,导入新课

  1、课前学生背诵新近积累的宋词:

    欧阳修《采桑子》、陆游《卜算子·咏梅》、晏殊《破阵子》。

  2、揭题:

    刚才,同学们背诵的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你能说出这些作品的体裁类别吗?(宋词)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清平乐·村居》。

  3、读课题,注意“乐”是“音乐”之“乐”。说一说预习中学会了什么。

  4、教师补充介绍宋词常识和辛弃疾生平。


二、自学课文及检查交流

  1、出示要求:     读正确、流利,不懂的地方查一查资料。

  2、学生自学,教师个别指导。

  3、交流与检查:

   ⑴ 指名读,正音。教师给予评价,指导适时停顿。

   ⑵ 再读全文,词义质疑,现在小组内交流,再举手汇报。

   ⑶ 说说诗词大意。


三、习字

  1、描红、临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2、抄写词语。


四、作业

  熟读这首诗。
第二教时 一、交流已经学会的内容,明确本课任务

  1、关于课文,你已经学会了什么?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对照检查:

   ⑴ 听写词语:      低小、吴音、莲蓬、鸡笼、翁媪。

   ⑵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注意是否韵味。

   ⑶ 说出词所描绘的情景。

     过渡:      看来我们对这首词的学习还需要更深入些。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体会词的情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二、指导精读感悟

  1、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词中写的是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

  2、同小组交流。

  3、发言与指导:

   ⑴ 景:      描述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完整与优美,注意顺序。

     关键词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扩大外延:      荷塘、豆地、其它庄稼。

     过渡:      你觉得这样的乡村景色怎么样?更美的是乡村的人。

   ⑵ 人:      注意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家?有哪些人?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关键词句: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⑶ 词人想表达的是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关键词:      “醉”、“喜”、“相媚好”。

  4、小结:     田园生活美如,村居人家乐融融,此刻你一定和诗人一样,想用手中的笔来描绘此情此景。快打开本子试一试吧!

  5、简单交流后,再次诵读全文。


三、拓展阅读

  同学们如果对辛弃疾的词感兴趣,课后可以选读下面几首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英雄暮年的叹息——辛弃疾《永遇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意…
    《天净沙 秋思》说课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天净沙·秋思》赏析 4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教…
    天净沙.秋思(英语翻译)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形式对等 诗词翻译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公开课教案
    《天净沙·秋思》 赏析
    《天净沙 秋思 》教案设计
    《天净沙·秋思》赏析2
    [原文] 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断肠碎心[d…
    小令中的天籁――马致远《天净沙·秋…
    《西江月》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嫁接的清愁…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散曲【…
    《天净沙·秋思》赏析3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译诗、诗意]天净沙 秋思
    元小令《天净沙秋思》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注释及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翻译:西江月
    宋词赏析:辛弃疾之《西江月》
    悲 愁 思——《天净沙•秋思》赏…
    人教版初中第一册古诗文翻译赏析 西江…
    天净沙 秋思品析鉴赏教学
    质疑辛弃疾〈西江月〉词
    西江月
    辛弃疾《西江月》宋词鉴赏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
    《钱塘湖春行》《西江月》教学实录片…
    西江月  辛弃疾
    西江月  赏析
    《西江月》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宋词鉴赏2
    《西江月》、《天净沙·秋思》课堂教…
    《西江月》(第一课时)片段实录及反…
    语文课上的歌声──我教《清平乐·村…
    《牧童》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材插图
    小记《古诗词三首》习作练笔──习作…
    努力营造多彩的课堂──我教《清平乐…
    反思 追求 超越──《清平乐·村居…
    来自“他信”的“自信”──《清平乐…
    《清平乐·村居》教学札记
    《清平乐·村居》教学研究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课文导读
    走进《清平乐·村居》的四个字眼
    《古诗词三首》课文理解
    《古诗词三首》词句解析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
    《古诗词三首》相关链接
    《古诗词三首》参考图片
    《清平乐·村居》文本细读
    《古诗词三首》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清平乐·村居》预习提示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课文简说
    舟过安仁
    《古诗词三首》快乐练习:写字
    《古诗词三首》探究感悟
    让古诗词教学“美”一些──《清平乐…
    课标理念下的诗词教学探微──《清平…
    《清平乐·村居》诗词评析
    《清平乐·村居》课文评点
    《清平乐·村居》写法特点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清平乐·村居》说课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改写《舟过安仁》
    改写《舟过安仁》
    无雨打伞,借风驶船──《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扩写
    《清平乐·村居》扩写
    改写《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故事……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杂谈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改写《牧童》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谁“醉”更妙?──《清平乐·村居》…
    为生成的课堂而醉──《清平乐·村居…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案例及反思
    《古诗词三首》电子课本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在审美体验中学诗词──《清平乐·村…
    尊重选择 张扬个性──《清平乐·村…
    《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与反思
    《古诗词三首》课后反思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