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语文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 教学资料实录 >> 正文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语文知识(上)(人教版高三必修)

所站的”三字,据此可与表示具体意义的“位置”对应,“站”的是“位置”。
第三空,“使命”岂可与贬义词“自命”搭配对应?第四空,看看谓语和宾语的搭配就可以了,“意识”需要的是“强化”,“强调”只能和“作用”等搭配。
据此,答案就是A了。
    需要说明的是,高考中往往是把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结合在一起考试,我们解答实词的方法大体也适用于正确使用虚词,只是略有差异而已,但无非也是运用已知解答未知
 
考点5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高考语文卷中每年都有成语运用的题目。从历年高考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且近几年都是要求考生选出使用正确的一项;但是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其实占领这一“制高点”并不难,关键要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密码”,本文拟结合近几年高考题来探寻此类题型设置干扰角度的一般规律。成语使用题干扰角度解密如下

(一)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全国卷)
 “万人空巷”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该成语用来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物吸引居民、轰动一时的情景;此处误作街上没有行人,属典型的望文生义。
   
例2、他最近出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2004年北京卷) 
“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涂改、删减”之意;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理解成“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上该成语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3、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2004年北京卷) 
“从长计议”也是望文生义了,本“比喻不急于做出决定”,这里误用为“有长远眼光,作长远打算”之意。

例4、 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牛在他的眼里已经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许多小的部分组成的。这个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但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学生们学习的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在这里望文生义,用错了。

例5、  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1998年高考题)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中;此句意为其他甲B球队都无法赶得上五牛队的雄厚财力,该成语使用这里误解了词义,使用也不恰当。 故错;可在其前加上“难以”“无法”“不能”等否定词。 
例6、两兄弟为了房产闹得对簿公堂,真叫人寒心。
  “对簿公堂”意思是指在公堂接受审讯,回答质讯。对,回答;簿:文书,状告书。不是指两人面对面的争执和冲突。

此类型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考生应多下功夫,力争做到准确判断。类似成语还有:差强人意   首当其冲  光怪陆离  不刊之论   空穴来风   著作等身
空谷足音   善刀而藏  暴虎冯河  三人成虎  不足为训   不以为然  
身无长物   细大不捐  间不容发  罪不容诛  大方之家   不赞一词 
危言危行   耳提面命  等等

(二)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词义也就有所侧重,有特定的“方向性”, 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比如“美轮美奂”只用于形容高大华美的建筑物,而且多用于赞美新屋,而时下大多误用该成语,如1999年高考全国卷却误用它来形容石刻作品上一些花鸟虫兽、人物形象的神态。 
     例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00年高考全国卷)
 “汗牛充栋”一般比喻书多;不能用在人身上,也不能指其他事物。
    
例2、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2000年高考全国卷)
“洗心革面”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用在刊物上不合适。 
   
 例3、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2004年高考江苏卷试题) 
   “稍纵即逝”形容机会和时间“稍一放松就会消失”,此处用来形容脸谱则不当。以上三例均属犯了不分对象,张冠李戴的毛病。 
    
类似的成语 : 巧夺天工 萍水相逢 明日黄花 甚嚣尘上 秋毫无犯 豆蔻年华 行云流水 炙手可热 多事之秋 一挥而就 青梅竹马 脍炙人口 两小无猜 乱点鸳鸯  举案齐眉  比翼双飞   耳鬓厮磨   相敬如宾  夫娼妇随  江郎才尽  挥洒自如   倚马可待  呼之欲出   信手拈来   鸿篇巨制  勾了了  烘云托月  韦编三绝 相濡以沫  纵横捭阖   含英咀华   破镜重圆  洛阳纸贵  日理万机  折冲樽俎
等等。 
    
 (三)忽视语境,不分范围。 
有的成语适用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范围大小或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的弊病。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成语还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考生的错误判断。  
     例1、 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2000年全国高考题)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例2、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2001年高考全国卷) 
   “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一般是用来描写大街上的情形的,此处限定在“会场外”“摊前”,是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例3、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鲜艳娇美,而菊花虽美却不能代表各种花卉。这是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例4、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 正常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资料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语文知识(上)(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盘湾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教学案
    《曹刿论战》讲学稿(苏教版必修)
    这个世界的音乐(粤教版高一必修)
    《这个世界的音乐》课堂实录(粤教版高…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人…
    《师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人教版七年…
    第三册第五、六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必…
    松树金龟子(苏教版必修)
    致空气(语文版选修)
    《岳阳楼记》(人教版必修)
    《广告多棱镜》讲学稿(苏教版必修)
    《孔乙己》(必修)
    诗词五首(语文版必修)
    话题作文:宽容(苏教版必修)
    醉翁亭记(语文版选修)
    《晋祠》教案(必修)
    登高(人教版)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必修)
    喂——出来(人教版选修)
    《成功》讲学稿(苏教版必修)
    《华南虎》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
    《愚公移山》讲学稿(苏教版必修)
    《雨霖铃》《声声慢》教案(苏教版高一…
    《小石潭记》(人教版必修)
    盐城一中高一作文辅导材料(一)(苏教…
    《小石潭记》(人教版必修)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人教版高二…
    《小说家谈小说》讲学稿(苏教版必修)
    蜀道难教案(苏教版必修)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苏教版必…
    学习、鉴赏杜甫《登高》《蜀相》(人教…
    《苏州园林》(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名句默写(人…
    《大雁归来》(人教版选修)
    《学问和智慧》教案
    做文化家园的守望者》(苏教版选修)
    孔雀东南飞说课教案(人教版必修)
    侍坐说课(人教版必修)
    《登高》教案(苏教版必修)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必修)
    想北平(苏教版必修)
    江南的冬景(苏教版必修)
    《小狗包弟》教案(人教版必修)
    女歌手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北方教案(苏教版必修)
    作文指导课一(人教版必修)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七年级选修)
    皇帝的新装(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蝶恋花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最后一课(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语文版高一必修…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苏教版高一…
    阿房宫赋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
    登高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现代文阅读…
    《范进中举》(人教版必修)
    芦花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中国石拱桥(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金色花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高二必修)
    金色花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人教…
    拟写议论文作文提纲教案(粤教版)
    神奇的极光(人教版必修)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写作指导(人…
    爸爸的花儿落了(人教版必修)
    《边城》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粤教版九年级必修)
    《俗世奇人——泥人张》教学设计(人教…
    十八岁出门远行(语文版高一)
    《进学解》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设计(人教版必修)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教学案例《…
    《天净沙·秋思》教案(语文版七年级)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古诗鉴赏(人…
    《如何拟写议论文提纲》说课稿(粤教版…
    《子刘子自传》教案(粤教版高二选修)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文言文阅读…
    《子刘子自传》教案(二)(粤教版高二…
    《装在套子里的人》(高一必修)
    滕王阁序qz(苏教版高一必修)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作文指导(人…
    安塞腰鼓(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对对子(鲁人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设计(人教版必修)
    最后一片叶子讲学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总结的写法(高一必修)
    《黄鹂》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五柳先生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真正的英雄》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必…
    话题作文教学设计“发现生活”(人教版…
    岳阳楼记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横渠四句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阿Q正传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小石潭记(为“有效教学课题”设计)…
    《阿房宫赋》教案(高一必修)
    《苏武传》教案(语文版高一必修)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
    观察人物外貌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苏教…
    马(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夸父逐日和两小儿辩日(人教版七年级必…
    皱忌讽齐王纳谏(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大师的学生
    《与朱元思书》(人教版必修)
    计划的写作(高一必修)
    《宝玉挨打》第二课时(粤教版高一必修…
    语言的连贯(人教版高三必修)
    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一必修)
    屈原列传(苏教版高二选修)
    《窦娥冤》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秋声赋(苏教版高一必修)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智取生辰纲》学案
    秋声赋教案
    阿q正传(苏教版高三必修)
    乡土情结》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一夜的工作 说课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必…
    《定风波》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
    藤野先生(鲁人版八年级必修)
    .《雨巷》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苏教版高一必…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说“木叶”(人教版高二必修)
    道士塔 管仲列传(苏教版高二选修)
    不自由,毋宁死(苏教版高一必修)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语文知识(…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人教版七…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陈涉世家》教案…
    《论读书》(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空城计》教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高一第一学期起始课(苏教版高一必修)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人教版…
    晏子使楚(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神的一滴(苏教版高一必修)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案(人教版…
    咬文嚼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
    学会整体阅读(苏教版高一必修)
    《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设计(人教版…
    鸿门宴(人教版高一必修)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二必修)
    高中语文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渔父(苏教版高二必修)
    茶馆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语文知识(…
    《雨霖铃》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
    《龟虽寿》讲学稿(苏教版八年级选修)
    《藤野先生》教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学稿(苏教版八…
    《故乡的榕树》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金岳霖先生(人教版高一必修)
    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一必修)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人教版高一必…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语文版七年级选修…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人教版…
    宝玉挨打(人教版高三必修)
    《曹刿论战》说课稿(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学习写得有点文采(人教版高一必修)
    滕王阁序(苏教版高一必修)
    秋声赋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城南旧事》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
    《阿Q正传》(苏教版高二必修)
    《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课堂…
    透视千古名句,走进王勃的精神境界—…
    王勃:滕王阁序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苏教版高一必修…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