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它深刻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经济上的残酷剥削,政治上的沉重压迫,思想上的严重毒害。“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在这篇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了阿Q这个“沉默的国民的灵魂”。这篇小说无论遣词造句,还是立意谋篇,都独具匠心。由于内容博大精深,又受教学时数的限制,为此,我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做到主干突出脉络清楚,以便以简驭繁、有条不紊;二、采用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 分三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 目的:理出线索,分清层次,了解阿Q的思想发展过程。 (一)设疑读书。提出如下要求,让学生诵读或默读课文:1、哪些句子是写阿Q对革命的认识的?2、哪些是写阿Q对革命的态度的?3、哪些是写阿Q的“革命行动”的?4、哪些是写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的?以上四点均把它划出来。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按自己的习惯来解决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既可以边读边查字典,也可以读完课文之后集中解决。 (二)启发诱导。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在阿Q的心目中,革命党是什么样子,阿Q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他要革谁的命?2、“革命”这个字眼刚一闯入阿Q心目中时,阿Q对它持什么态度,后来有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阿Q付诸实行的“革命行动”是什么?4、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阿Q又如何对待?(这四个问题,因课文中有现成答案,可由一位同学连续回答即可。) (三)使脉络显露。用问答法引出其他人物并简要分析他们各自对革命的态度。然后看看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最后找出贯串这些人物活动场面的线索——阿Q对革命的态度和行动。 本文转自:小学教学网(www.xxteach.com) 原文地址:http://www.xxteach.com/htm-22681/ 《阿Q正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它深刻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经济上的残酷剥削,政治上的沉重压迫,思想上的严重毒害。“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在这篇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了阿Q这个“沉默的国民的灵魂”。这篇小说无论遣词造句,还是立意谋篇,都独具匠心。由于内容博大精深,又受教学时数的限制,为此,我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做到主干突出脉络清楚,以便以简驭繁、有条不紊;二、采用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
分三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
目的:理出线索,分清层次,了解阿Q的思想发展过程。
(一)设疑读书。提出如下要求,让学生诵读或默读课文:1、哪些句子是写阿Q对革命的认识的?2、哪些是写阿Q对革命的态度的?3、哪些是写阿Q的“革命行动”的?4、哪些是写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的?以上四点均把它划出来。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按自己的习惯来解决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既可以边读边查字典,也可以读完课文之后集中解决。
(二)启发诱导。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在阿Q的心目中,革命党是什么样子,阿Q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他要革谁的命?2、“革命”这个字眼刚一闯入阿Q心目中时,阿Q对它持什么态度,后来有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阿Q付诸实行的“革命行动”是什么?4、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阿Q又如何对待?(这四个问题,因课文中有现成答案,可由一位同学连续回答即可。)
(三)使脉络显露。用问答法引出其他人物并简要分析他们各自对革命的态度。然后看看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最后找出贯串这些人物活动场面的线索——阿Q对革命的态度和行动。
板书设计
革命在未庄引起的反响:赵太爷不安、阿Q快意、土谷祠的梦、静修庵造反、盘辫子、不准革命
阿Q对革命的态度和行动:
白盔白甲(模糊认识)→要什么就是什么(由仇恨到向往)→赴静修庵、盘辫子、找假洋鬼子(采取革命行动)→不准革命
第二课时
目的: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一)设疑读书。简介二三两章对阿Q被打之后用“精神胜利法”自我解脱,达到精神上的满足的描写。然后请同学在课本所节选的七八两章中划出类似的句段。
(二)进一步分析。1、阿Q在街头飘飘然大嚷“造反”时,觉得“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都成了他的俘虏。这是阿Q在革命这个新形势下对“精神胜利法”的使用。2、阿Q在静修庵前受挫之后,深怪假洋鬼子和赵秀才“不来招呼他”,读者很容易联想到:阿Q认为自己是革命党了。3、当阿Q见小D也居然用一支竹筷将辫子盘在头顶上时,吐一口唾沫道 :“呸”,读者便可以联想到:阿Q认为自己才有资格这样做,因为自己已经是革命党了;而小D没资格。这种想法其实是“儿子打老子”式的精神胜利法在新情况的表现和发展。4、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他感到无聊时,为报复起见,决定“总要告一状 ,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阿Q看来,似乎他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这种心理活动,已是他地地道道的精神胜利法了。(文外之意尽量启发同学自己想出来)
事实上阿Q没有得到,将来也不可能得到的这种“胜利”,而在阿Q的感觉上却似乎已经得到,并陶醉其中,从而自我解脱,我们称其这种心理活动为“精神胜利法”
(三)重点讲解。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下面的问题:象阿Q这样一个对革命缺乏认识的以精神胜利法为精神支柱的落后农民,能不能成为革命 队伍中的一员呢?如果能,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经过几分钟的讨论之后,老师相机作简要的讲解(或由学生发表议论,老师归纳总结):阿Q是个雇农,他在经济上受着残酷的剥削,政治上受到沉重压迫。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的毒害,由于没有受到革命思想的宣传和教育,他不可能理解革命,这就是他“落后”的原因。但是屈辱的地位和悲惨的处境决定他本能地倾向革命。
板书设计
通过对阿Q 反复印证阿Q对革命的糊涂认识
的心理描写 反复表现阿Q的典型性格——精神胜利法
政治、经济地位 决定 对革命的态度
最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其它几处心理描写的文字,如:在土谷祠中新鲜而热烈的想象;怕剪辫不敢进城;为结识革命党而来到假洋鬼子门下的局促不安等。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阿Q心理活动的深刻挖掘。
第三课时
目的:分析未庄的阶级状况,看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一)设疑读书,请学生回顾课文,把文中的人物按其阶级从属进行排队。老师板书,在地主阶级与雇农阶级的名下,开列出名单来。
(二)启发诱导。请学生回答:这两个阶级谁是革命力量,谁是革命对象,革命后他们各自的际遇如何?
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后,接着让同学思考:为什么革命群众有的当了替罪羊而被枪毙,有的受压迫剥削如故;而革命的对象却能仍旧作威作福?为什么出现了革命对象不准革命群众革命的咄咄怪事?
(三)问题的提出,使思维活动到了揭示主题的时候。教师作如下简要讲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中国的封建势力盘根错节非常强大;中国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这两个原因,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造成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至革命后革命的基本群众的境遇没得到改善;而革命的的对象威风不倒。革命对象不准革命群众革命的怪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学生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后,自己写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板书设计
(四)做思考和练习。请学生独立思考书面回答思考和练习第三、五、六题。
9月初,编剧刘毅在微博上的一句“鲁迅大撤退”,引来公众与媒体沸反盈天的大讨论。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毛佩琦对话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家曹三公子,探讨语文课中的那些人和事,带观众走近现实中的语文世界。
9月29日(周三)晚12点,湖南卫视《零点锋云》播出本期节目,试看毛佩琦与曹三公子如何看待鲁迅从语文课本的撤退。
毛佩琦:慎重对待精神符号阿Q
对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鲁迅大撤退”一说,众说纷纭。鲁迅到底该不该撤退?为何撤退?撤退背后揭示的是什么?曹三公子同毛佩琦探讨起这个话题,两个人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毛佩琦认为,且不追究“鲁迅大撤退”这个说法本身的真实与否,单是就从语文课本中撤退《阿Q正传》一文的态度一定要慎重。阿Q精神体现了我们国民性的一面,这种精神现在业已成为一种符号。这种精神胜利法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很多地方也都有。
曹三公子表示了赞同,他觉得精神胜利法很久以前就有了,可以追溯到孔子。他坦承《阿Q正传》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对于“鲁迅大撤退”一事,他表示语文教学在很多方面的确迫切需要改变。
语文课本要向百花齐放转变
文章《药》、《纪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均在此次“鲁迅大撤退”风波中。很多人对这次脍炙人口的文章撤换表示很不理解,同时,也有人表示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必须的,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毛佩琦反观语文课本,认为此次“鲁迅大撤退”的问题关键在于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选择太多了。而这一情况,很大程度上造成很多学生课下对鲁迅的疏远,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他提出建议,语文课本可以再多元化一点。
对此,曹三公子亦有同感,他认为语文课本的百花齐放是应该积极提倡的。课本可以引入新的作家,新的作品。这样的课本才能够保有活力,吸引90后的学生。
到底,什么样的语文课本才是我们需要的?鲁迅该不该撤退?怎样撤退?该如何看待撤退?语文教学要怎么样走出学生讨厌的处境?尽在本期毛佩琦与曹三公子的精彩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