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中检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卷首语:亲爱的初一同学,你们已经度过了二个月快乐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相信你在语文天地里拥有了不少收获。那么就请你将你的收获写进这份试卷,发挥出你最佳的水平!
一、书写
请你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这段文字。(3分)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狗忙着啃骨头,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金丝雀在窗沿唱歌,当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芦花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 |
总 |
听 |
动 |
物 |
的 |
声 |
音 |
吧 |
? |
当 |
小 |
狗 |
忙 |
着 |
啃 |
骨 |
头 |
, |
小 |
金 |
鱼 |
用 |
尾 |
巴 |
拔 |
水 |
, |
金 |
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知识积累运用。
1、 口语交际(2分)
你身边有一位同学平时总是不敢发言,偶尔被老师叫起,可每次都是紧张地支支吾吾,而后很难受地坐下,深深地低下头。如果你是真诚的,你会对这位同学说: 不用怕,只要你积极的发言.回答错了老师也不会骂你的,只要你鼓起勇气,积极发言!
。
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一瞬间( shun ) 啜泣( chuo ) 唱和( he ) 雏形( )
忍俊不禁( jin ) 三省吾身( xing ) lù lù 终生( 碌碌 )
小qì( 气 ) 头晕目xuàn ( 眩 ) qíng天撼地( 擎 )
3、 优秀诗文积累。(5分)
(1)“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
(2)子曰:“ 温故而只新 ,可以为师矣。”(《为政》)
(3)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龟虽寿》)
(4)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文学常识填空。(5分)
(1)课文《我的信念》作者是 居里夫人 (国籍)的 法国 。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 论语十则 》。此书记录 孔子 和他弟子的言行。
(3)《春》是一篇写春的精美散文,拨动过很多人的心弦。它的作者是朱自清 。
5、 仿写下列句子。(4分)
(1)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每个周末,他都来到 ,或是 ,
或是 。
(2)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
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
你好!
6、 下面共有4题。请任选其中2题。(每题2分,共4分)
(1) 孔子在《论语》中说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起来的句子是
, 。(2分)
(2) 春天来了,我们学校的草坪里小草正钻出绿油油的小脑袋,你能写一块告示牌,告诫所有的同学都来爱护小草吗(2分)
(3) 请写出有关春天的诗句两句。(2分)
(4) 《西江月》中体现诗人连夜赶路,遇雨躲避时突感惊喜的句子是
(2分)
7、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在我们这群小伙伴中,做事稳当,处事果断,德高望重,很有威信。
B.今天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煞是好看。
C.关于最后到底推选谁为班长,同学们回去要好好酝酿一下,明天充分发表你的意见。
D.小强津津乐道地向爸爸说起了今天老师讲的有关曹操的故事。
三、阅读与探究(共45分)
(一)(10分)
暮色苍茫,天上已出现了第一颗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昏暗。但是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筒光在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用电筒向上照射。“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来!”我啼哭着说,“我会掉下来,我会摔死!”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看得见放在石架下面的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步,慢慢爬下悬崖。突然间,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一双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意想不到的是,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1、作者写“我”的心理活动层次分明而令人信服,请摘抄有关语句,填入下列横线。(3分)
最初毫无信心:
继而信心萌发:
随后信心大增:
2、所选语段两次写到哭泣,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请写出两次哭泣的不同情感。(2分)
3、选文最后一句中“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的是什么。(2分)
4、由“我”的经验中你体会到了面对困难应该怎么办吗?请谈谈你的感受。(3分)
(二)行道树(10分)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灯红酒绿。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到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牙龈( ) 点缀( )
2、为什么说“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那么我们原先的家应该在哪里?(2分)
3、 末句说“我们是一到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2分)
4、 文章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16分)
(1)我有一位朋友叫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淘气正在看他的轿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
的车吗?”
(2)保罗点点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也没花?天啊!我希望……”他犹豫了一下。
(3)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这个小男孩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他对这个小男孩刮目相看。
(4)“我希望”,小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
(5)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6)“当然,我非常愿意。”
(7)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8)保罗笑了,这回他想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们面前炫耀一下他是生新轿车回家的。但是保罗又错了。小男孩请求他:“你能把车停到那两个台阶那儿吗?”
(9)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走进了屋,不一会,保罗听到小男孩又转回来了,不过这次他回来得很慢。他背着他脚有残疾的弟弟,他把他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扶着他,指着车对他说:“伙计,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在楼上告诉你的一样。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一分钱也没花。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车,那样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
(10)保罗下了车,把那个小男孩抱进了车里,那位小哥哥也坐进了车里,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1)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2分)
2、 请你谈谈读了这篇文章,什么最吸引你?(2分)
3、 请联系上下文,写出小男孩的哪一句话让保罗刮目相看。(4分)
4、 下列选项中与文意最吻合的两项是( ) ( )(4分)
A.“小男孩吃惊地瞪天了眼睛”,是因为他羡慕保罗有一辆新车。
B.第九段是从动作和语言两方面塑小哥哥对弟弟的关心和爱护的。
C.“你能把车停到那两个台阶那儿吗?”小男孩这样问是因为他可以少下次几步路。
D.我们可以从小哥哥的言行中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
5、 请你根据文意,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给这篇文章加一个结尾。(4分)
(四)(9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①,仕于南方②。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雪涛小说·知无涯》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②[仕]做官。
1、 解释文中加点字。(4分)
于: 啖: 去: 欲:
2、对下列两个句子翻译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非我不知。 (2)北土亦有此物否?
A.(1)我不知道(要去壳)。(2)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B.(1)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2)北方没有这种东西吗?
C.(1)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2)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D.(1)我并不知道(要去壳)。(2)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怎样的启示?能否借《<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劝诫他人?(3分)
一、作文(40分)
有人说,“由于理解的存在,水与岸拉近了距离。”理解重要,无论在何时何地。父母与子
女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都需要理解。滑理解,人与人这间将会变得冷漠而无情;有了理解,生活会幻化出美丽的彩虹。请以“理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字迹清楚工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