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七年级第二学期 >> 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检测 >> 正文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学法指导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学法指导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整体的教学设想和具体的教学步骤两大部分内容。教学设想涵盖了教师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重点把握,它渗透着教师对课文的感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课标为依据,确定学生学习某一篇课文要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目标,根据不同的课文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还要避免的一种倾向是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体现学生的活动,不顾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一节课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绘,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讨论,看似非常活泼热闹,实际上接触教学内容实质的东西并不多,缺乏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的探究,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大,这显然是有悖于我们的课改目标的。

现在我们的许多教案往往停留在“教什么”的层面上,这种教案所欠缺的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包括“教什么”,还应该包括“如何教”,乃至“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

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语文学习整体性的特点。

如《春》的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能力目标:准确生动地用词造句。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在这个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彼此是脱节的。新课程目标按三个纬度来设计,意在避免以往知识与能力、学习结果和过程方法、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弊端。

在上述目标中,“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与“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没有必然联系,知识的小是孤立的。还看不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如何达到,通过什么途径?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还是通过与朱自清《背影》中朴实语言的比较?

现代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是:

(一)深入理解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二)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三)注重阅读指导,整体感知课文

(四)运用教学策略,深入理解课文

(五)加强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素养

如《济南的冬天》教学设想

(一)导入新课。可借前一课《春》为引子,提问由春天想到的有关词语并想到冬天的词语,从而引出课文。

(二)感知课文。听录音或学生自由朗读。思考: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感觉和你印象中的冬天是否一样?它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

1.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赏析文章,济南的冬天为什么会给你这样的感觉?要引导学生分析济南天气的特点、山的特点以及水的特点。

2.讨论结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题目“济南的冬天”有何不同/有什么作用?

3.小结课文。

(四)拓展练习。或模仿本文的一些写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或课外阅读《济南的秋天》一文,与课文进行比较。

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关于古诗文部分的学习,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我们主张,新课程下的教学,不应只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我们的创造性的加工,将其内容情境化、问题化,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基于这一原则,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创设切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去感悟、体验。

例如,在疏通文意的教学环节中,我们一定要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和现代白话文不同的字词句,对照注释理解这些陌生的知识,并逐渐养成查阅工具书,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的习惯;另外,还应加强学生在小组内的学习,让学生不断进行合作探究,相互质疑,相互解疑,共同探讨提高。对于文言文中涉及的一些文言知识,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加强积累,不断地感悟,不断地总结,这样他们才能不断掌握知识,不断提高能力,才能为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古代诗歌五首》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

1.加强诵读,在读中体会诗的情感;

2.适当介绍古代诗词的知识及背景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可以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课内交流;也可以穿插于诗词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或学生介绍;还可以在学完以后,让学生去收集同一诗人的其他作品及赏析文字。

3.精心安排教学步骤。

1)启读激趣。教师介绍唐诗及诗歌常识导入,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从整体上了解诗歌,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

2)初读感知。介绍读诗的简单方法,指导学生用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诵读全诗,初步读出语感,从整体上感知诗歌大意。

3)细读品析。指导学生想象诗句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的内容,深入领会诗中意境。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诗句用词的绝妙,理解诗句用词的准确。

4)诵读小结。再次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总结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

如《次北固山下》一诗,在“初读感知”环节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讨论:(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细读品析”环节中,可指导学生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受;可指导学生体会“阔”“悬”两个字的妙用。

作文教学设计基本流程(供参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文情绪和写作冲动(情境作文;课文激发;材料激发;文题贴近学生生活)——构思指导(指导学生想清楚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列提纲或让学生在全班讲述自己的构思,在全班进行构思交流,都是好方式。)——起文章(根据构思行文,写想清楚了的内容,按想清楚的思路写下去)——修改指导(专题修改:文字、选材、布局、主题。诵读改,边读边改。)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为主;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彻底改变学习方式;强调语文实践,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体验式作文案例

秋天的足迹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秋天是一首歌,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梦。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清澈。

古往今来,秋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的话题。值此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之时,不妨让我们走进秋天的怀抱,让我们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用笔记,捕捉下秋天的点点滴滴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一双敏锐而善感的慧眼来发掘秋天,

让学生用一对敏睿而聪慧的耳朵来聆听秋天,

让学生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来体味秋天,

让学生用一支敏捷而写意的妙笔来描绘秋天。

活动流程:

走进去是体验,跳出来是升华。

走进秋天

1、知识储备

以我执教《秋天》一课为例,老师设计了几个环节:

说秋(一叶知秋)——听秋(读秋)——品秋——悟秋——绘秋(写秋)

其中“品秋”环节中的三幅图“农家丰收图——松弛、娴静;霜晨归渔图——宁静、悠远;少女思恋图——清纯、明净。”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诗节中“a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b秋天栖息在农家里/c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运用拟人化的笔触,把秋天都写活了!

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有了积淀就有米下锅了。

2、说秋

一叶知秋,发挥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把平时对秋的积淀性的东西挖掘出来,大家都来说说秋天的感言。

秋诗、秋赋、秋词、秋曲、秋文皆可,高山流水,任意西东。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秋山秋水,秋风秋雨,皆在寸心得失之间。

3、读秋

对秋天的解读。走进秋天,秋雨、秋夜、秋声、秋叶、秋色、秋月、秋菊、秋思、秋愁、秋兴、秋怀、秋梦、秋忆、秋悟、秋味……诸如此类,不一枚举,尽皆付诸笔端,抒写多样之秋。这也是情景(情境)体验环节,可谓写作前的重中之重。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悟秋之美。从而得以陶冶、净化、升华。

读秋,天地万物,尽收眼底。景触情动,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可凄凄然、可萧萧兮,也可一反常态,反弹琵琶。“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读出诗意的秋天来,读出秋天的诗意来,“便引诗情到碧霄”就是这种意境。

除了用眼赏,还要贵在用耳听。“神鹰背上听秋风”便是海灯神来之笔。老杜能听“春夜喜雨”,知润物无声。我们又何尝不能为“听秋”呢?

跳出秋天

1、品悟环节

在充分的感受、切身体验之后,秋之声、之色、之味,尽在不言中。欲“妙手偶得之”,须得文章三昧。这也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提炼、筛选、扬弃、融合,不一而足。

品悟是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2、绘秋

写秋、绘秋,而又要跳出秋,这无疑更是一种境界了。这点,对于层次稍高的同学不妨尝试。在秋的立意上注意深度、广度、高度的挖掘与拓展。

导写过程

这是我的一段秋天感言,权且拿来,作此次写作的开路石吧。

落叶感言

夜来风雨声。叶落知多少?

一叶知秋。看着满地的秋叶,在风中瑟瑟飘落,在雨中默默浸泡。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校园内操场边的几排白杨,碗口粗的枝干静静地挺立着。惟有枝头上还有稀稀疏疏的二三十片叶子。每一棵都如此,宛如戴着斗笠的隐者,又似抵御严寒的哨兵———

我突然有种莫名的冲动,想把这幅疏淡有致的"秋叶图"绘下来、摄下来。

那是怎样一幅奇景啊。笔挺的树干树枝上全无半点粉饰,一派本色。而枝顶的帽子似的二三十片叶子,也随时随地都在飘落,随时随地都有飘落的可能。一片,两片———

我震撼于那种齐刷刷的感觉,像商量好了似的。

终有一天,或两天后或五天后,这树也必将把这唯一的绿——最后一片叶子,献给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是这样的情怀吧?

这,就是生命!生命的轮回,更替。

树站成了一道风景。

叶在风中飘落,悄然飘落;叶在雨中浸泡,甘于洗礼。

因为叶知道:只有经历这种真实的存在,真实的痛苦历练,才能有更真实的自己!

反思总结

秋天是含蓄蕴藉的。她饱历了春的繁盛、夏的热情,不再追逐浮华与赞誉,而是静静地、悄悄地融入一片淡淡的秋光之中。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如诗、如、如歌、如梦,在你的心头萦绕,牵动你一片片悠悠的远思。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初一下检测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学法指导,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第五单元当堂检测
    甘井子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后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后记
    七年级文学常识复习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检测题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学期) 期中测试题
    初一语文检测试卷
    初二语文语法练习题
    【认识一下我们曾经的“二简字”】
    初一语文 检测试卷
    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卷
    初一语文第二单元检测
    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初一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二)
    初一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初一语文单元综合检测题
    第一次素质检测初一语文试卷
    初一语文质量检测题
    初三语文质量检测
    初一语文 质量检测题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质量检测题(1)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教师个人成长目标
    教师对孩子的爱与责任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
    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大作文汇总
    简化汉字将威胁国家复兴
    语文作业还是应该有“味”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
    作文指导
    七年经济下册---初一语文阶段检测…
    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初一语文学…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当堂检测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女娲造人》说课稿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说课稿
    《〈伊索寓言〉》两则说课稿
    《海燕》教学反思
    《皇帝的新装》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初一语文检测卷之生字词
    《在山的那边》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初一语文开学测试
    初一暑假语文综合能力练习
    初一语文暑假能力综合练习
    《在沙漠中心》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七年级语文试卷
    《寓言四则》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人教实验…
    《童趣》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国庆黄金周语文系列活动
    “拓展阅读系列”之作家三毛
    《散步》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金色花》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女娲造人》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郭沫若诗两首》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语文期末复习
    初一语文能力系列练习
    《我的信念》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塞翁失马》说课稿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初一语文期终检测试卷
    语文试卷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作文指导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
    《紫藤萝瀑布》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要点及能力…
    鲁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浅话诵读的魅力
    呼唤理性——解读寓言《智子疑邻》
    初一语文12月份单元检测
    《绿色蝈蝈》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作文指导:对生活温故知新——讲述自…
    七年级语文 期中试卷
    初一二班主任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3册综合训练题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检测练习
    初一语文期中检测试题(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诗文背诵推荐(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诗文背诵推荐(1)
    滨江市初一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初一语文素质检测
    初一语文日常学业检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