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完后,我认为基本达到的教学任务。从学生朗读的热情和朗读的效果看也很不错。尤其是在讲完课文后我的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真正基本做到了心里只有学生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心里平静,当在教学中出现了与自己的教学思路不同或所提问题学生出现涩滞的情况时,并没有因听课而着急、紧张、甚至是影响情绪,而是坦然的很快的寻求解决的方式,如顺势引导、对问题题干进行限制、改变提问的角度等。即使是课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只能是自身的过错,跟学生的关系不大。这是近年来一点小小的进步!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有两处让我感慨很多:
一、 这节课我对学情把握的不好。讲课时我由学过的《雷电颂》引入,没想到,原以为能回答上的问题竟出现的滞涩,出乎意料。我再引导,使得引入时间过长,既影响了后面的内容又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用学过的象征来理解新的象征。导入的不恰当使这节课的头有点沉!
二、 二、介绍高尔基时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这也应属于对学情不了解的问题,还有与自己提问的随意性有关。到了学生介绍高尔基时提到了他是“俄国伟大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我说,“我们现在就是处于社会主义社会,想想今天的生活是怎么来的?”一片沉寂!再问:“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状况?”
我本来是想通过这个问题引出社会主义革命(或好的合理的社会)只有通过革命者的不懈斗争才能在摧毁旧的社会前提下建立,以其与海燕背景的相似性引出海燕,即用熟知的历史知识来感知推断出相似的历史认知。而学生的沉默让我意识到我有拔苗助长的错误倾向。另一个错误就是提问的指向性(针对性)不明确。问题提的太宽泛,学生不知从哪个角度回答,况且又是在听课,我们的学生多年来已养成的不是按自己的思考来回答而是可能纷纷揣摩猜测老师期望什么答案,以此来看脸色回答。所以,一时出现的第二次滞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