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二)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
1.选出给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绣像(xìu) 惆怅(chóu) 搀扶(chān) 菜畦(qí) B.焚香(fén) 骨髓(suǐ) 哽咽(yàn) 迸裂(bèng) C.撷取(xié) 毛坯(pī) 惩罚(chéng) 蝉蜕(tuì) D.犀利(xī) 无垠(yín) 倜傥(tì) 蓦然(mù) 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祈祷 签赏 渊博 人声鼎沸 B.刹那 徜徉 缠络 谈笑风生 C.踱步 懊恼 磕睡 一掠而过 D.安恬 稚气 默生 茫然若失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狡猾:调皮机灵、诡计多端) B.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C.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方正:正派) D.悄立在朋友般亲切的三十五楼下,不由地感到有些茫然若失……(茫然若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4.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B.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 C.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开了我的眼界。( ) D.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 5.按原文填写关联词 A.这套衣帽,他( )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 )穿戴。 B.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 )阿长是不知道的,( )她毕竟不渊博。 C.( )她写字的时候,我们( )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D.( )她一生可以被分成许多阶段,( )与北大的际遇,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 6.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小说着力塑造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主要人物。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本单元五篇文章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洋溢着真情实感,可见文中的“我”都是作者本人。 D.本单元课文都反映学校生活。反映生活,不能简单地记录生活,还应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语言表达能力 1.用“也许……也许……也许”的句式造句。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一种意见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结合文章的内容来看,文章的重点应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对“甜美乐观的回忆”。因此,文章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张硕城)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为什么? 三、阅读能力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5题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①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②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是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吗。” 1.文中①②两处破折号的作用分别是① ② 。 2.文中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为什么?这句是哪种描写方法? 3.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4.语段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达了他什么情感?
5.请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说:“我——我——”之后,韩麦尔先生想说的话。
(二)阅读下文,回答1-4题
最后一课① (节选)
郑振铎 我们依旧的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堂,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的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出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的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讲下去。学生们照常记着笔记,默默无声的。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恋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我的在衣袋里低低的嗒嗒的走着,那声音仿佛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的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辗地声音可听。 几分钟后,有几辆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迎风飘扬着。 时间是上午十时三十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个个都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么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定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却在忙碌地打算着怎样维持他们的学校,借口于学生们的作业、校方的保全与教职员们的生活问题。 注:①1938年12月8日,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军事侵略,作者记录了当日的情形。 1.请用“ ”画出文中描写最后一课中的学生的句子。想想这种无语的反应,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3.“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是指哪些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极其相似,你能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