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七年级第二学期 >> 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检测 >> 正文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一、回顾与引入:
  同学们,大家已经学过了《紫藤萝瀑布》,在学新课之前,请想一个问题:作者宗璞正在经历那么大的悲痛与焦虑,为什么一树紫藤萝花就能给她安慰呢?当我们在经历悲痛与焦虑时,我们也能从自然生命中获得抚慰吗?好像不是很常见,对吧?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很多人眼中,自然生命,动物植物都是比我们人类低等的、没有思想、没有灵性的生命;而在宗璞眼中,她却看到,花与人同为生命,是这个世界上平等的存在,那么她就容易受到花的生命特点的启发和安慰。所以请记住,你若能把自然生命看成与自己平等的、有灵性的生命,尊重它们、亲近它们、观察它们,你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乐趣、启示与力量。
  同学们,你自己有没有过亲近自然、亲近动植物的经历呢?又是否曾认真地观察这些生命的特点,来启示自己的生活呢?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两位作家从蝉和贝壳的生命中获得的启示。

二、文本内容分析:
  1.抓住中心,结合生活、阅读体验来理解
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同为生命,蝉和贝壳分别有什么生命特点?又给了作者(注意,是作者,不是读者)怎样的启示呢?
自然生命 生命特点 启示
   
贝壳里的生命    
  先从《蝉》开始,我们在原文中找到描写它生命特点的词句,并且注意到这些词句又可以分为两方面。最显而易见,也是一开始引起作者注意的特点是叫声“知知不休”、“那么小,那么响,竟响彻了一个夏天”;另一方面,则是作者的朋友告诉她的,“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
  这两方面一对比,蝉的生命特点就呈现出来了:在极短暂的生命里,日日不停地放声高唱,也就是“好好活着”。那么作者对此有何感想呢?我们看她说“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在此,作者表明了对蝉生命特点的认同态度,也含蓄地启示了读者,同为生命,我们是否也在像蝉一样“好好活着”,又能否在生命结束的时候,认为自己“好好活过”?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于你而言,怎么样算是“好好活着”?而在你老了的时候,你做过什么事了,你才能说自己“好好活过”?
  接着我们再看《贝壳》。贝壳的生命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从头看起,在文中找描述贝壳生命特征的关键词:“小小的”、“坚硬”、“精致”、“艺术品”、“宝贝”,这些都是描述贝壳的;再接着往下看,又能找到“短暂”、“细小”、“脆弱”、“卑微”,这些都是在描述贝壳里生命的特点。同一生命体上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因为有对比,才引起了作者的思考:贝壳中的生命如此地短暂弱小,微不足道,却长出了令人惊叹的美丽花纹;同是生命,“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些儿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她希望,“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吧”。文章的中心也就因此容易把握了:珍惜生命,让自己留下一些能够为后人惊叹的有价值的东西。
  为了理解这个中心,老师想跟你说一个人。那就是蒲松龄。我们小时候很爱看的《聊斋》故事,就是清代的蒲松龄写的。蒲松龄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很有才华,但是一辈子落魄,几十年来参加科举考试始终不中,不得不在别人家里做私塾先生。为了挣钱糊口,他五十年如一日地离家在外,过着清贫潦倒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人眼中觉得很没用的人,不甘心自己的才华被埋没,立志著书,便穷尽一生精力,创作《聊斋志异》。他孜孜不倦地搜集民间故事中的素材,自己展开想象,创作出栩栩如生、形态性格各异、令后人拍案惊奇、赞叹不已的聊斋人物形象,不但成为文学名著,更在民间口耳相传。有人评价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你想,蒲松龄一辈子就像贝壳里的生命一样,真的是很弱小、很卑微的;但是他留下来的文学作品,不但令一代代中国人无比赞叹,更令外国人惊叹,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座高峰,真是“令人珍惜、令人惊叹”。
  那我们要想了,难道只有像蒲松龄那样,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才算是留下了“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吗?当然不。你看作者最后一句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只要认定自己喜欢做、愿意做的事,把它当成一生的追求,固执地去做好它,你就也有可能像蒲松龄那样,留下“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三、写作手法分析:
  同学们,请思考一下:这两篇短文与《走一步,再走一步》更相似,还是与《紫藤萝瀑布》更相似?
  很明显的,《短文两篇》与《紫藤萝瀑布》更相似,都是描述自己从自然生命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更像是抱着以下哪一种想法呢?“我要写一篇文章,所以我要去观察一下自然生命”,还是“我从自然生命中获得了启示,我要把它写下来”?至少从文章看来,我们认为是后一种。也就是说,我们写作,应该是先对生活、对其他生命有个感悟,然后才想着要写下来。
  好,那么怎样才能让读者也明白你的感悟?光把一句感悟写出来可以吗?那应该怎么做?是的,要把你看到的、触动你的细节具体地写下来,让读者看到你所看到的、听到你所听到的、闻到你所闻到的、触到你所触到的,他们才会感受到你所感受到的。
  比如贝壳触动作者的是它的外貌:“贝壳虽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负责图样。”就靠着这句话,作者似乎带我们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个贝壳,因为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她的感受。
  想一想,这两篇文章和紫藤萝瀑布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要先把自然生命看成与我们平等的、有灵性的生命,去观察它们,才能写出好文章。而具体来说,一般用“描写(触动我的细节)+思考(对我的启示)”来写这种文章就最合适不过了。详略问题怎么处理?描写多还是思考多?这个请你在未来的创作中继续摸索。

四、课后训练
  1.为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以及课下注释中你认为重要的词注音、解释、造句。
  2.练笔:用一周时间观察一个自然生命,写一篇随笔,记下它的生命特点和给你的启示。
  (答案略)

附学生作文推荐
                  童年趣事之“娇气”的蚕宝宝
                     初一(2)林泽宏
  忘了是什么时候,我的家里忽然多了许多成员,它们是一窝刚出生不久的一龄蚕,比蚂蚁还小。它们一共有十二只,就像一堆小黑点,在它们舒适的窝一一养蚕盒里缓缓蠕动着。我想,它们刚到我家做客,也许很饿,于是飞快地跑到院子里,摘了几片自认为最好的桑叶放到了蚕盒里,盼望蚕宝宝们能快点长大,长得白白胖胖的,那样子才可爱呢。
  过了许久,我来到蚕盒边时,却惊奇地发现,蚕宝宝们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大快朵颐,而是焦急地在桑叶上爬来爬去,并没有要吃的意思。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叶子不干净,它们不敢吃?于是,我轻轻地将叶子拿出来,把上面的蚕掸到盒子里,然后用水仔细地清洗起桑叶来,洗完后,又用纸把叶子上每一个褶皱里的水都精心地擦干净。
  当我再次轻轻地把桑叶放回蚕盒,准备欣慰地看它们饕餮时,它们却依然无动于衷。这时已经忙活得满头大汗的我实在是黔驴技穷了,又失望又焦虑,蚕宝宝不吃东西怎么行,可是问题又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一生气便喜欢撕东西,当时正火冒三丈的我顺手抓起一片桑叶,撕了个粉碎,又扔回了蚕盒。愁眉不展的我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可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一个小黑点悄悄爬上了叶子碎片,心满意足地啃了起来。渐渐的,所有的蚕都爬到了叶子碎片上,很快,叶子碎片上便出现了许多月牙状的缺口,盒子中也传来了阵阵“沙沙”的声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刚才还愁眉苦脸的我,现在却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兴奋之余,我迅速地把其他的桑叶也撕碎了。看着它们开心地上下摆着头,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心里油然而生:我见过的蚕豆是吃整片桑叶的,为什么他们只吃叶子碎片呢?那时本身就爱幻想的我竟天真地认为我家的蚕通了人性,在和我撒娇!就这样,我更加爱护它们了。
  蚕一天天长大,我也一天天长大。我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我在百科全书中读到了关于蚕的介绍时,才明白当初的蚕之所以只吃碎叶是它们的生理特点所致,并不是在向我撒娇。我又想起我的秘密,那个在别人眼里无比可笑的秘密,在我看来却那样的至高无上;因为它让我第一次感到肩负着责任,也让我明白,只有将真情付诸行动,才能做好一件事。

[评语]
  
《童年趣事之“娇气”的蚕宝宝》写出了作者和蚕曾经有过的一段“默契”,真挚可爱的童心令人感动;而作者更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责任感、付出真感情做事的重要。素材新颖生动,描写细腻,是一篇很不错的随笔。(指导教师:王黛薇)

                   和小乌龟捉迷藏
                   初一(3)游媛
  小时候家里有两只小乌龟。乌龟生活时,每天都要晒太阳,每个月还要带出家门一次,他们才会健康。
  那天,我第一次带乌龟出门玩,我在小游乐园里玩,乌龟就在游乐园边上的草地上玩。过了一会儿,时间差不多了,我就去找乌龟了。地上母龟正懒懒地躺在地上晒她那又圆又硬的壳,我便把它装了起来。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公乌龟,于是做了一个找龟计划,和乌龟玩了次捉迷藏。
  首先,我先划分出了搜寻乌龟的地方。以乌龟的爬行速度应该爬不出这块草地。可这块草地有3个卧室那么大,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划分。草地上有2/3是坪,有1/3是荒地。如果乌龟在荒地上,一定一眼就看到了,所以我又将荒地排除。
  接着,我又用眼睛搜索草地,横看竖看,都没有乌龟的踪迹,既然这样找不到,我便俯下身来寻找。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小草变为大树,小小的蚊虫像虎豹一样大小。突然,我面前出现了一个洞,像老鼠洞,但比老鼠洞扁。这个洞是从草地向斜下方挖进去的,上面是皮,从上面看一点也看不出来,这个洞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轻悄悄地把洞扒开,想看看是什么动物的创作。哇,乌龟好厉害啊。只见乌龟用短小的两只前爪扒土,再用头撞击,越挖越深,这下我可找到我的乌龟了。
  动物世界真奇妙。在今天,我再想这件事,原来做事方法也是很关键的呢!

[评语]
  《和小乌龟捉迷藏》笔触灵动,描写细腻,其中体现的童心和聪慧令人觉得十分珍贵可爱。(指导教师:王黛薇)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初一下检测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第五单元当堂检测
    甘井子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后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后记
    七年级文学常识复习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检测题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学期) 期中测试题
    初一语文检测试卷
    初二语文语法练习题
    【认识一下我们曾经的“二简字”】
    初一语文 检测试卷
    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卷
    初一语文第二单元检测
    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初一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二)
    初一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初一语文单元综合检测题
    第一次素质检测初一语文试卷
    初一语文质量检测题
    初三语文质量检测
    初一语文 质量检测题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质量检测题(1)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教师个人成长目标
    教师对孩子的爱与责任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
    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大作文汇总
    简化汉字将威胁国家复兴
    语文作业还是应该有“味”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七年经济下册---初一语文阶段检测…
    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初一语文学…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当堂检测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女娲造人》说课稿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说课稿
    《〈伊索寓言〉》两则说课稿
    《海燕》教学反思
    《皇帝的新装》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初一语文检测卷之生字词
    《在山的那边》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初一语文开学测试
    初一暑假语文综合能力练习
    初一语文暑假能力综合练习
    《在沙漠中心》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七年级语文试卷
    《寓言四则》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人教实验…
    《童趣》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国庆黄金周语文系列活动
    “拓展阅读系列”之作家三毛
    《散步》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金色花》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女娲造人》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郭沫若诗两首》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语文期末复习
    初一语文能力系列练习
    《我的信念》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塞翁失马》说课稿
    作文指导
    初一语文期终检测试卷
    语文试卷
    作文指导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
    《紫藤萝瀑布》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要点及能力…
    鲁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学法指导
    浅话诵读的魅力
    呼唤理性——解读寓言《智子疑邻》
    初一语文12月份单元检测
    《绿色蝈蝈》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作文指导:对生活温故知新——讲述自…
    七年级语文 期中试卷
    初一二班主任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3册综合训练题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检测练习
    初一语文期中检测试题(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诗文背诵推荐(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诗文背诵推荐(1)
    滨江市初一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初一语文素质检测
    初一语文日常学业检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