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七年级第二学期 >> 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检测 >> 正文

 

《寓言四则》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一、学习要点
(一)理解“寓言”:
  本课我们学习“寓言”这种文学体裁。什么是寓言?请看下面这个例子:比如要说这样一个人生道理:
  “口头上的友情美妙而且动听,真正的朋友却结识在患难中。”
  读者看完之后也许不会有什么特别印象,但是如果再把这个道理用一个故事说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
  “一条狗,一个人,还有和鹰,相约做朋友,起誓结盟:对友情要持久、真挚而且忠诚。他们共住一间屋,几乎总是同桌进餐,一致说定患难相依、欢乐与共、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必要时不惜为朋友牺牲性命。
  有一天一起外出打猎,朋友们远离住地来到了山中,他们疲惫不堪停在溪边休息,或躺或坐已经睡意朦胧。冷不防,丛林中蹿出一只熊,张大嘴巴扑过来气势汹汹。一见大难临头危急万分,奔向森林,鹰展翅腾空,人,眼看着就要丧命!
  忠实的狗,猝然扑向猛兽,一下子死死叼住了黑熊,不管熊怎么样狠狠撕打,不怕熊发出吓人的吼声,狗吊在它身上牙不放松,直等到咬住了熊的骨头,直到它自己闭上了眼睛。人呢?说来实在丢脸!并非每个人都比狗忠诚,正当狗缠住黑熊拼死搏斗,那个人却乘机捡起了猎枪,失魂落魄逃得无影无踪。
  口头上的友情美妙而且动听,真正的朋友却结识于患难之中。”
  读完这个故事,尤其是读到狗与黑熊拼死搏斗的动人场面时,我们对于这个道理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会不自觉地想一想,自己更像“狗”还是更像“人”、“”、“鹰”?以后若遇到危难,自己应该如何做?正因为这个故事让我们有了比刚才更深入的思考,它作为“寓言”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什么是“寓言”?《现代汉语词典》上这样解释:
  “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第1544页)
  “假托的故事”、“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讽刺或劝诫”是寓言的重要的特点。刚才这个故事,显然是假托的,而其中对狗、、鹰的描写都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他们来比拟护卫友情或背叛友情的人;说明的道理是“患难见真情”,讽刺了背叛友情的人,劝诫人们要在危难之中像“狗”一样护卫友情。
  如果说寓言的一大特点就是用生动的故事传达人生智慧,那么它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就是用简短的语言把故事说好。语言简练、叙事生动、思想深刻是寓言的魅力。寓言究竟能够多短?《伊索寓言》里有这么一则《狮子与狐狸》:
  “狐狸讥笑母狮每胎只生一子。母狮回答说:然而是狮子!这故事是说,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
  看,只有两句话!却形象地说出了一个故事,狐狸的无知、浅薄,狮子的沉稳跃然纸上,结尾的道理更引人深思。这就是寓言短小精悍的魅力啊!
  寓言为什么能够用这么短的故事寄托这么深刻的寓意?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诀窍吗?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所选的四篇寓言看一看.

(二)《寓言四则》课文分析: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请先阅读本篇寓言,然后试着填写下面这个表格。
赫尔墨斯对自己受尊重程度的认识 雕像者对赫尔墨斯(雕像)的尊重程度
   
  先来看赫尔墨斯对自己受尊重程度的认识:首先,从第一句“赫尔墨斯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能感受到,如果他不是觉得自己很受尊重,就不会有这种想法吧?具体他觉得自己有多受尊重呢?看,他看到宙斯的雕像时问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这时他“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这一个“笑”字让人感受到了什么?轻视。他大概心里在想,宙斯,众神之首才卖一个银元,看来人们对他不是很尊重呀。而他能够“笑”出来,反映出他笃定的自信:我肯定不止这个价钱。好了,再看他具体的想法:“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bì)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那么人间的雕像者对他的尊重程度呢?找到原文——“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啊!这一盆冷水兜头浇下来,让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对比,体验到赫尔墨斯的巨大的心理落差。形成对比的原因是什么?是赫尔墨斯对自己的评价不切实际。那么这就启示我们要谦虚,要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不要盲目自大,爱慕虚荣。

2.《蚊子和狮子
  请阅读这则寓言,仍然再看一个表格:
“蚊子打败狮子”的描写 “蚊子被蜘蛛消灭”的描写
   
  文章中用了主要篇幅,具体地写蚊子打败狮子的过程:挑战、有智取、还有凯旋。而对“蚊子被蜘蛛消灭”的描写只有轻轻一个分句:“……却被蜘蛛网粘(zhān)住了”。看到这里,读者又感受到一个强烈的对比——正如蚊子叹息的那样,“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形成这么强烈的对比的原因是什么?换言之,为什么蚊子能够战胜狮子,却被蜘蛛消灭?因为蚊子与狮子的一战,是充分准备了的;而被蜘蛛消灭是因为取胜后骄傲自满,麻痹大意。这就启示人们,不要骄傲自满,麻痹大意。越是胜利了、越是成功了,越要小心翼翼。
    
3.《智子疑邻
  读完两篇伊索寓言,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的寓言。这一篇出自《韩非子》,故事的结构可以参考下表:
宋有富人,天雨(yù,下雨)墙坏
其(他们的)子曰:“不筑(修补),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fǔ,老人)亦(也这么)云(说)。
暮而果(果然)大亡(丢失)其财
智子:认为自己儿子聪明(注意“智”是动词) 疑邻:怀疑邻居偷盗
  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家里的围墙坏了,如果不修,是不是很有可能招致盗贼?我们每个人凭借常识都能得出与他们家儿子、他们邻居家老人相同的建议:修一修吧。结果这家人没有及时采纳这建议,果然大量地丢失了财物。可是呢,他们对儿子的态度和对邻居老人的态度就形成了一个对比:认为自己儿子聪明,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盗。
  为什么这家人对儿子和对邻居老人的态度会形成这样鲜明的对比?因为与儿子亲,与邻居老人疏。关系的亲疏常常会影响人们的判断。那么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呢?从这家人的角度来说,应该听取正确的意见。而试着从邻居老人的角度来想呢?则是在提意见或建议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谨慎进言,否则可能招致怀疑。
  这篇寓言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生于战国末期,百家争鸣的时代,有才华的人都希望君主能够接受自己的意见,但是向君主进言又是很难、风险很大的,因此韩非子就写了这篇《说难》,意思是“说服(君主)是很困难的”,里面就提到,很多时候即使提明显正确的意见,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身份,以避免遭到不必要的嫌猜。

4.《塞翁失马
  前面三则寓言里都运用了对比,那么《塞翁失马》里有没有对比?仍然有。
  文章第一句说“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意思是“靠近边塞上的人里,有个精通术数的”,也就是本文的主角“塞翁”,意思是“塞上的老翁”。
  “马无故亡而入胡”,马没有原因地逃跑了,到了边境线那边的胡地,很难找回来了,这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啊,所以人们都“吊之”,“吊”是对他人的不幸表示安慰,“之”指马走失了这件事,可是塞翁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福气呢?”果然,“居数月”,过了几个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他们的马不但回来了,还带着胡地的骏马回来了!(“将”念jiàng,是“带领”的意思)人们都来祝贺这件事,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祸事呢?”
  果然,因为“家富良马”,家里好马很多,“其子好骑”,他们儿子喜欢骑马,结果“堕而折(zhé)其髀(bì)”,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折断了大腿,成了残疾人了。这可比失马严重多了,于是人们又来安慰塞翁,塞翁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果然,“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边塞,壮年男子都去参战了,靠近边塞的人,十分之九都在战争中死去了。“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这个人独独因为跛脚的缘故,父子一起保全了性命。
  对于同一件事,众人的态度和塞翁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事情发展 众人的态度 塞翁的态度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之”——“此何遽不为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之”——“此何遽不能为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其子)堕而折其髀”——“人皆之”——“此何遽不为乎?”
↓(居一年,故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众人的态度和塞翁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众人看到的是事情的表面,而塞翁看到的是事情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在值得庆祝的事当中,也许隐藏着堪为祸患的一面;而在看来是灾祸的事中,也许隐藏着好的、幸运的一面。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要辩证地看待事情,看到事情的好坏两个方面。以后当我们志得意满,很骄傲的时候,想一想未来可能的不利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而当我们遭遇挫折很难过的时候,想一想这其中有没有好的一面,如何把坏事转化成好事。前面《蚊子和狮子》就是一个例子,蚊子志得意满的时候,应该是“人皆贺之”了,可惜蚊子就没有清醒地想一想:“此何遽不能为乎”,因而招致了失败。
  读完这四篇文章,再回过头去看前面的问题:寓言为什么能够用这么短的故事寄托这么深刻的思想?因为寓言经常在叙述故事时使用对比,强烈的对比给人们造成了鲜明的印象,心灵的震撼,因而能引发人们深思。以后读寓言时,若能找一找其中有没有用对比,想象造成对比的原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思。
  当初这些创作寓言的人,要多么善于观察生活,才能从生活中提炼智慧?又要做多少艺术化的加工,才能把这些智慧变成简洁生动的故事?这对同学们的写作有启示吗?

(三)推荐阅读:
  在从古希腊以来的近三千年的西方文学史上,公认的世界寓言大师有三位,他们是古希腊的伊索、法国的拉封丹、俄国的克雷洛夫。
  (古希腊)伊索:生活于公元前6世纪,曾做过奴隶。据说相貌丑陋,可是绝顶聪明。古希腊大哲学家们都曾在著作中提到过他的智慧。伊索寓言对后来欧洲作家们影响很大。
  (法国)拉封丹(1621—1695)第一次把寓言这个体裁提高到诗的地位;他生命最后时刻做的事就是用诗体改写伊索寓言。他让寓言变得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俄国)克雷洛夫:(1768—1844)他的寓言描绘俄罗斯民族性格,形象生动,有很强的戏剧性;语言凝练精辟,充满诗意的力量和理性的智慧。前面的《人、狗、和鹰》就是克雷洛夫的作品。
  他们的作品在网上可以找到,也可以找这两本书来读,都是薄薄一本,生动又好读。
  《克雷洛夫寓言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伊索寓言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二、能力训练检测
  1.请给加红字注音:护、住、翁、

  2.请为加红字释义:
  (1)子疑邻
  (2)暮而果大其财
  (3)数月,其马胡骏马而归
  (4)死者十九

  3.翻译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4.写作练习(任选一项完成)
  (1)上网查找伊索、拉封丹、克雷洛夫寓言阅读,挑选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读后感。
  (2)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寓言作家,试着观察生活,并创作一个小寓言。

附参考答案
  1.bì zhān sài duò bì bǒ

  2.(1)以……为聪明 (2)丢失 (3)过了;带领 (4)十分之九

  3.(1)这怎么就不会是福气呢?(2)这个人独独因为跛脚的缘故,父子一起保全了性命。

  4.(略)

附学生作文推荐
                     校园的秋天
                    初一(8)李小漾
  十月的秋风吹来了冬天的气息,旧的一年即将结束,而新的一年就将来到。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漫步校园,细细品味秋天吧。
  秋风不像春风那么柔和,也不像冬风那么猛烈,它只是把天空刮晴,把地面吹净。站在操场上,看树叶翩翩起舞,听树叶沙沙作响,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仰望高空,天空是那么遥不可及,我奋力踮起脚尖,可越是这样我便越显得渺小,仿佛自己只是一粒沙尘。在这个四方天空中,秋风把云朵都吹散开来,让我们沐浴着阳光,尽情享受,它是多么通人性啊!
  校园中的植物也依然生机勃勃。实验楼前的月季花们都盛开着,好似在表明她们一定要将最后的美丽献给大自然的决心。爬山虎包围了图书馆,还在不停地向上爬。秋风一吹,图书馆仿佛活了,墙面上偶尔出现星星点点的淡黄色,如一幅动态的秋景图。高大的杨树渐渐脱落了外衣,光秃的树枝仿佛是一位为我们指点迷津的老人。操场上铺满了落叶,轻轻捡起一片,细细观察其纹理,不禁感叹生命的伟大。
  校园里的我们也在忙碌着。清晨,从窗口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课间,能看到同学们互相请教的身影;课上,能看见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的样子;总之,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着。
  秋风刮晴了天空,树木脱掉了外衣,同学们正在为目标奋斗。看!这就是秋天的校园。

[评语]
  这是学完写景单元后一位同学的习作。本文最大的优点是写景清晰有序,整体感很强——以“让我们漫步校园,细细品味秋天”开头,依次描写秋天校园里的风、植物、人,最后总结“看,这就是秋天的校园”。而细节描写也很出色,如“秋风……只是把天空刮晴,把地面吹净”、“秋风一吹,图书馆仿佛活了,墙面上偶尔出现星星点点的淡黄色,如一幅动态的秋景图”等,让读者感受到了校园秋天的明净怡人。(指导教师:王黛薇)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初一下检测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寓言四则》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第五单元当堂检测
    甘井子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后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后记
    七年级文学常识复习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检测题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学期) 期中测试题
    初一语文检测试卷
    初二语文语法练习题
    【认识一下我们曾经的“二简字”】
    初一语文 检测试卷
    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卷
    初一语文第二单元检测
    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初一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二)
    初一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初一语文单元综合检测题
    第一次素质检测初一语文试卷
    初一语文质量检测题
    初三语文质量检测
    初一语文 质量检测题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质量检测题(1)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教师个人成长目标
    教师对孩子的爱与责任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
    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大作文汇总
    简化汉字将威胁国家复兴
    语文作业还是应该有“味”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七年经济下册---初一语文阶段检测…
    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初一语文学…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当堂检测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女娲造人》说课稿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说课稿
    《〈伊索寓言〉》两则说课稿
    《海燕》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初一语文检测卷之生字词
    《在山的那边》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初一语文开学测试
    初一暑假语文综合能力练习
    初一语文暑假能力综合练习
    《在沙漠中心》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人教实验…
    作文指导:对生活温故知新——讲述自…
    国庆黄金周语文系列活动
    《散步》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金色花》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女娲造人》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郭沫若诗两首》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语文期末复习
    初一语文能力系列练习
    《我的信念》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绿色蝈蝈》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塞翁失马》说课稿
    作文指导
    初一语文期终检测试卷
    《童趣》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作文指导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
    《紫藤萝瀑布》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要点及能力…
    鲁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学法指导
    浅话诵读的魅力
    呼唤理性——解读寓言《智子疑邻》
    初一语文12月份单元检测
    《皇帝的新装》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拓展阅读系列”之作家三毛
    七年级语文 期中试卷
    初一二班主任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3册综合训练题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检测练习
    初一语文期中检测试题(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诗文背诵推荐(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诗文背诵推荐(1)
    滨江市初一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初一语文素质检测
    初一语文日常学业检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