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

纪念白求恩(电教)







(广东省珠海市第六中学语文科组招明乐 E-mail:Z@zhao.com.cn) 




目的要求


一、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二、了解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区别,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
三、学习并积累成语。






要点难点


要点:了解议论文直接阐明事物的道理,表明作者一定见解和主张这一特点。
难点:体会夹叙夹议的方法,将记叙文中的叙和议与议论文的叙和议区别开来。

写作背景


本文是在白求恩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曾任中共湘区(包括江西安源)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他早年在湖南从事革命活动,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成立文化书社和俄罗斯研究会,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7月作为湖南省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中,积极参加了国民党的改组工作,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朱德周恩来一起领导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此在毛泽东等同志的正确领导下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后,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之后,又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及抗美援朝斗争,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发表的重要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毛泽东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的威望达到顶峰,他逐渐骄傲起来,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轻率地提出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同时他在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不断发展,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和在全党开展“反右倾”斗争。尤其严重的是,由于他的错误和复杂的社会原因,1966年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这一错误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造成十年内乱。对于这一严重“左”倾错误他应负主要责任。但他晚年仍坚持维护我国的安全,执行了正确的对外政策,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和我们永远不称霸的思想。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一生是伟大革命家的一生,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





段落大意


全文共分四部分:
一、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三、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四、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主题思想


本文简单记叙了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幸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高度评价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写作特点


《纪念白求恩》这篇著名的文章,正象它的题目所表示的,是一篇纪念文。一般的纪念文往往包含叙事、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这篇纪念文也是这样。但是这篇文章里叙事和抒情的成分占的比重小,而说理的成分占的比重大。这是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决定的。
叙事、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作品中往往交织在一起,而且一种成分往往兼有另一种成分的作用。这点,在分析和说明这些成分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文章开头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还有文章最末一段里的几句话:“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这些都是叙事,但里面表示着敬重的态度,充满着悼惜的情感,所以同时含有抒情的成分。所谓抒情,我们不可以仅从字面上理解,不可以认为单单象“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这样的句子是抒情。(象“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样的句子,也含有说明的意思。)至于“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这两句话也有抒情的因素,但主要的作用是给上文所提出的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的热忱”作证明的。从全文看来,叙事和抒情的语句只有这些。文章的主要部分是说理——说明革命的道理。当然,在说明革命道理的同时,也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品德,使读者敬佩他的为人,愿意向他学习,并对他的死感觉很悲痛。说理也帮助了抒情。但是这跟一般抒情的写法究竟是有区别的。所以这是一篇说明革命道理的纪念文,跟一般的纪念文不同。而这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特点所在。


夹叙夹议的写法。第一段首先以叙述的方式交待了白求恩的国籍、年龄、来华目的肩负的使命以及牺牲状况。根据这些展开议论,概括出他的精神实质,号召人们学习他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第二段前二句是议论概括出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以下四句列举事实批评了对工作不负责,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和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两类人。接着又列举从前线回来的人和察冀边区的军民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合乎情理地得出结论: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所以这一部分采用了议论——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第三段仅有两句话,先概述了他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及他的医术的高明,然而对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提出批评,运用了先记叙后议论的形式。第四段的两层的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论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还是发表议论证明观点的议论文,经常要运用叙述和议论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社会养老保险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3课《土地改…
    背影 (电教公开课)
    扁鹊见蔡桓公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西方…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1课《人类…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大河…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华夏…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 《原始…
    实施养老保险新政策 10万人可免费领养…
    城居保个人缴费标准分12档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0课《百花…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改革…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8课《科学…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6课《外交…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济…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独立…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钢铁…
    《致橡树》教案和实录 (一课时)
    语言的连贯
    初二语文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
    《母亲》教案和实录
    《赤壁怀古》教案和实录
    《景泰蓝的制作》
    《风景谈》教学材料
    《〈呐喊〉自序》教案和实录(一课时…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中国人…
    §15.1.1 图形的平移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最可爱…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社会生活的…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中国近代…
    《论语》六则
    天上的街市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解答
    新农村养老保险
    内江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关问题解答
    高中历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最后一课
    诗词五首
    《风景谈》教学材料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7课《科学…
    第14章 勾股定理 小结与复习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2)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1)
    14.1.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
    第14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
    13.5.2 因式分解 复习
    13.5.1 因式分解
    故都的秋
    咏柳
    §15.2.2 旋转的特征
    初二地理·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及…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昌盛…
    七年级上历史学案 第15课 《汉通西域…
    第十二章  数的开方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方根与立方根及二次根式
    §12.1.1 平方根
    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 小结.doc
    §18.5 实践与探索.doc
    §18.4.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do…
    §18.4.1 反比例函数.doc
    §18.3.4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
    §18.3.3 一次函数的性质.doc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汉通…
    《口技》教学参考
    §15.3.1 中心对称(一)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和实录
    <夜>教案和实录
    与妻书教案和实录
    师说 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 教案和实录
    拿来主义教案和实录
    雨中登泰山 教案和实录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和实录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繁盛一…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贞观…
    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
    北师大版 《比一比》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别了,我爱的中国》课堂教学实录片…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1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综合应用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1)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第15章 平移与旋转 复习
    §15.3.1 中心对称(二)
    《大自然警号长鸣》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 《匈奴…
    七年级历史第25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
    《将相和》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比一比”教学反思
    数学《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评课
    《比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比一比》说课稿
    §18.3.2 画一次函数图象.doc
    §15.2.3 旋转对称图形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