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3 旋转对称图形 点击下载:§15.2.3 旋转对称图形(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方案§15.2.3 旋转对称图形 教学资料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和成就。 (2) 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3) 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4) 培养学生读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对新旧中国外交进行对比。 (2) 实施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 (3) 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 1、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条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最后这两条线索合二为一,两者都为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了崭新的国际形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相关知识:中国是怎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遭受外来侵略,腐朽的满清政府无力还击,被动外交,签定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地丧权辱国。)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面临的“弱国无外交”局面仍然十分尴尬。新中国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确立独立自主的形象?请大家看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学生根据第1页“导入框”,讨论回答: 1.当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为什么不许美国代表与中国代表握手?(朝鲜战争期间,中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中国人民志愿军把侵朝的美军打得焦头烂额。所以杜勒斯十分敌视中国。) 2.那位史密斯实在抑制不住对周恩来的敬佩,采取什么举动表示自己的心情?(抓住周恩来的胳膊摇晃,然后笑咪咪地走开。) ★教师导入:建国时,周恩来就被毛泽东任命为新中国的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他果然在外交战线上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包括那些暂时处于敌对状态下的人们。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可以分解为以下小题目提问、回答。) A.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 B.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苏联) C.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教师指出: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所以对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政策。而美国却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处于敌对状态之下,所以要孤立和封锁新中国。为了打破这种封锁,新中国的缔造者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终于打开了局面。 2.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缅甸、印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组织学生进行“接龙”活动,当堂巩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4.这些原则的意义怎么样?(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2.遇到了什么困难?(这次会议的参加者是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都反对殖民主义的侵略,但因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国家利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 3.在上述情况下,周恩来作出什么贡献?(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4.根据 “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他坚决执行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外交能力出类拔萃,处理重大事情时既能从容不迫、风度翩翩,又能急中生智、灵活应变,及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平息了会议中的许多争论,扭转了会议航向。) 5.指导学生综合 “导言框”和 “自由阅读卡”有关日内瓦会议的材料,进一步体验周恩来的外交才干和人格魅力。谈谈“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这个方针不但能在社会制度不同的亚非国家之间架设友好相处的桥梁,也能使得许多本来敌对的国家和平共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当然也为新中国国际威望的迅速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布置作业: A 1.完成作业:填充图册。 2.课本 “练一练”:填入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B 3.梳理[知识网络], 4.归纳周恩来在建国初期外交活动的主要贡献: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 5.提醒学生预习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板书设计: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时间 共同倡导国家 内容 意义 二、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时间 性质 经过 周恩来的作用 教学后记: 本节教学内容简单,学生兴趣高,我主要运用提问的方法,如比较分析新中国和平独立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之别,讨论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等等,效果好。(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育资源 察今
[教学目标] 1掌握上法成持宜病动反投游道表释任等词的意义(AB) 2归纳总结所以的用法(B) 3体会多方说理举例设喻反复论证的写法(CD)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介绍本文写作背景:效法先王言必称先王反对变革 二.自读,参照注解,边朗读边解决字词障碍 三.课堂练习 1.解释加重的词或短语 法其所以为法 故释先王之成法 古今一也 使人先表水 循表夜涉 非务相反 其父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以此为治 以此任物 军惊而坏都舍 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凡举事必循法而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2.总结归纳本课的疑问句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不亦惑乎 岂不难哉 其子岂遽善游哉 3.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四.质疑与解答 五,讨论 1.表明作者写作目的的一句话是?(了解文章的针对性) 2.[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