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比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比一比》练习课评课稿

                

“求平均数”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第六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新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求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算术平均数,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新课改强调:学习数学知识,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此蒋老师根据本班学情设计了《比一比》练习课。该课的设计目的旨在通过该课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发现数据中的数可能比平均数大,也可能比平均数小;会利用已知数据选用多种方法求平均数,已知平均数可以由此得出某项数值;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数量。会估计平均数。 

本节课蒋老师设计了以下环节来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由同学们喜欢的喜羊羊它们村要招聘羊村统计员,想成为羊村统计员的必须迎接挑战来进行情境引入。

(二)练习提升:(1)入围初赛:由学生自己抽取第一个挑战题目来入围初赛。读出喜羊羊和懒洋洋店铺销售电脑的统计图中的信息。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要比较哪个店铺的销售情况较好可以看平均数,再次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数量。接着让学生独立算出平均数。通过练习复习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移多补少。通过填空练习让学生发现数据中的数可能比平均数大,也可能比平均数小。(2)第二个挑战各显身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喜羊羊、美羊羊、赖洋洋未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分。第一组的得分:根据评分统计图引导孩子完成统计表。通过喜羊羊的话引出计算平均数的新方法——补差法。接着引导同学们交流自己还有什么计算平均数的新方法。第二大组的得分:学生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平均分。第三组和第四组:给出平均分,要求出美羊羊和懒洋洋打出的分数。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利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第三个挑战高手角逐:沸羊羊身高1.3米,不会游泳,到平均水深0.8米的河中玩,会有危险吗?学生先猜猜有没有危险,在与同桌说说自己的理由。此环节的设计将本课的练习推向了一个高潮。再一次将平均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龙点睛的作用。

(三)学习总结:参加今天的招聘会,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老师这节课在设计上看得出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整节课环节清晰,特别是练习设计非常新颖,课件制作精美有趣。课堂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课堂中老师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让学生能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学到知识。

蒋老师安排整堂课的教学素材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教师亲和力较强,教态自然大方,普通话标准。教学板书恰当、合理、规范,教师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简练地、系统地体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形成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记忆框架结构。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国家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有2000多名学生,34个教学班。我班学生综合素质较好,知识掌握较灵活、扎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强,喜欢做数学游戏。

  〖课堂实录片断〗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搜集资料,已经了解到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166种,而且同学们都非常喜欢鸟。今天森林里的鸟儿要举行一场竞赛,邀请我们也去参加,和它们比一比,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板书课题:比一比。)

  师:首先各队鸟儿报数。

  (杜鹃报告:在这片森林里,我们有982个兄弟姐妹。啄木鸟说:我们有1084只。)

  师:两种鸟都不少,哪种鸟更多?

  生:啄木鸟。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我们。

  生:我是根据数的位数来比较的。982是三位数,1084是四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所以啄木鸟比杜鹃多。

  师:老师记住了你的方法,我写出来,你们看对吗?

  (师板书: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生:是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重才约2克,长约6厘米,今天它们也派代表来了(出示蜂鸟图片,3756只)。还有一种鸟天生会做针线活,用植物纤维或者蜘蛛丝当线,用嘴当针,用爪子将叶子合卷,然后一针一线地把叶片缝成口袋形,做成小巢,结线时还要打小结,了不起吧!它们的名字叫缝叶莺(出示缝叶莺图片,4184只)。

  师:这两种鸟哪种数量多?

  生:缝叶莺多。

  师:很好!像蜂鸟和缝叶莺的只数都是四位数,该怎样进行比较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看谁有好办法。

  生1:我们小组讨论的是,如果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就比较千位上是几,比如4184是四千多,3756是三千多,所以4184>3756。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社会养老保险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比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评课稿,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风景谈》教学材料
    背影 (电教公开课)
    扁鹊见蔡桓公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西方…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4课《亚洲…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1课《人类…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大河…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华夏…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 《原始…
    实施养老保险新政策 10万人可免费领养…
    城居保个人缴费标准分12档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0课《百花…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改革…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8课《科学…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7课《科学…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独立…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钢铁…
    《致橡树》教案和实录 (一课时)
    语言的连贯
    初二语文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
    《母亲》教案和实录
    《赤壁怀古》教案和实录
    《景泰蓝的制作》
    《风景谈》教学材料
    初二地理·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3课《土地改…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中国人…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最可爱…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社会生活的…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中国近代…
    《论语》六则
    天上的街市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解答
    新农村养老保险
    内江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关问题解答
    高中历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
    《大自然警号长鸣》
    诗词五首
    《〈呐喊〉自序》教案和实录(一课时…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6课《外交…
    §15.1.1 图形的平移
    第14章 勾股定理 小结与复习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2)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1)
    14.1.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
    第14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
    13.5.2 因式分解 复习
    13.5.1 因式分解
    咏柳
    §15.2.3 旋转对称图形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济…
    七年级历史第25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 《匈奴…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昌盛…
    七年级上历史学案 第15课 《汉通西域…
    第十二章  数的开方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方根与立方根及二次根式
    §12.1.1 平方根
    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 小结.doc
    §18.5 实践与探索.doc
    §18.4.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do…
    §18.4.1 反比例函数.doc
    §18.3.4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
    最后一课
    §18.3.2 画一次函数图象.doc
    §15.3.1 中心对称(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和实录
    <夜>教案和实录
    与妻书教案和实录
    师说 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 教案和实录
    拿来主义教案和实录
    雨中登泰山 教案和实录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和实录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繁盛一…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贞观…
    北师大版 《比一比》说课稿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及…
    §15.2.2 旋转的特征
    七年级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1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综合应用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1)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第15章 平移与旋转 复习
    故都的秋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汉通…
    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
    《口技》教学参考
    《别了,我爱的中国》课堂教学实录片…
    《将相和》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比一比”教学反思
    数学《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评课
    《比一比》说课稿
    §18.3.3 一次函数的性质.doc
    §15.3.1 中心对称(一)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