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比一比》这一节课,我对这节课进行课后反思,对该课进行了重新认识。
1. 让课堂充满情趣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浓厚兴趣。
本节课在导入新课时,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森林游戏为活动背景,可爱的小动物们为活动主角,学生以小动物的身份自然地加入到游戏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探索空间,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活动动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生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小动物们的翻牌游戏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昂,跃跃欲试,这时分四人小组也进行同样地翻牌游戏,让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上了一个台阶,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2.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发展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数学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小动物们为了完成自身的任务,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主动探索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探究的热情,对于出现的不同观点,正确的加以肯定、赞赏,请他们尽可能地说明理由,同时发动全班学生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教师应该鼓励、引导他们,使学生自尊心受到尊重、保护,学习积极性、兴趣也得到提高,这样,探究的热情就能得到更好的激发与保护。本节课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是完整的,获得的体验是深刻的,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新教材的选文非常富有儿童情趣,为老师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比一比》这篇课文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通俗易懂,语调朗朗上口。在《比一比》这篇课文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兴趣──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以激趣为手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呈现了教学内容,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呈现形式,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这课课题为“比一比”,充分说明了这课教材的特点,提示了学法,要让学生在比较中达到学习要求。我从课题入手,教师的语言以突出“比一比”为主,如:“比一比,看谁上课最认真,最积极”,“比一比,看谁将课文读得又准又好”,“比一比,看哪一小组创编的儿歌最多”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又如我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课前我设计了看图连线的习题,先让学生读“黄牛”、“花猫”、“鸭子”、“小鸟”等词,再让学生观察相应的图画,把词语与图中对应的事物相连。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了生字。
二、鼓励发现──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
我抓住课题,让学生推想课文主要内容,“你们想知道课文里是讲什么跟什么比?它们比什么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发现,点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火花。又如,在理解韵文时,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大家读得这么认真,你们一定知道课文讲了哪几种事物了吧?”,“事物之间可以比大比小,还可以比什么?轻声读课文,看谁发现了?”,此练习既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又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保护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三、交流、合作──实现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
指导一年级的孩子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能让孩子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到好的学习方法,得到启示。在相互探讨中掌握知识,深化感知。在《比一比》教学中,我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读,互相听,读准词语,读通语句。在小组学习之后,以教师提问、学生汇报、师生评价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新一年级语文教材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内容体现时代精神,编排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是构建开发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的关键。
《比一比》教学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放、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新课标实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相对宽松、自主的教学环境,增强了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自主权。基于这一点,我对讲授过的第一册《比一比》一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