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同志的信任

                                            
(广东省珠海市第六中学语文科组招明乐 E-mail:Z@zhao.com.cn)
目的要求

一、学习鲁迅先生和方志敏同志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高尚品质。感受无产阶
级革命者之间诚挚的信任与浓厚的情谊。
二、学习插叙的写法,理解插叙对突出中心的作用。
三、辨别记叙中的概括叙述和细节描写,理解其作用。
四、学习语言的感情色彩。

要点难点

要点:
1.掌握插叙的写法,弄清楚插叙的特点。插叙和倒叙的区别,阅读时识别插叙
的方法,及理解插叙的作用。
2.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难点:
1.理解插叙方志敏同志的事迹,对表现两位革命者共同的高尚品质,突出中心
的作用。
2.理解鲁迅先生在白色恐怖下,为共产党人转交革命信件的重大意义。

写作背景

一、“1935年冬天”:
1.中国的形势:此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侵略华北。自1933年夏开始的中央红
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主力撤离中央根据地,北上抗日,此时红军
一方面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共中央发表《抗日救国宣言》联合一切可以联合
的力量抗日。北平发生大规模的“一、二九运动”,学生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
反动军警镇压。
2.鲁迅的情况:
1935年下半年,鲁迅的健康已大不如前,许多人劝他住院治疗,史沫特来也曾
转达苏联的意见,邀他赴苏疗养,并请茅盾先生帮助说服鲁迅。鲁迅都不同意
,他为了战斗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岗位,仍忘我的工作着。这年冬天,他常有低
烧,很疲劳,但还是做了许多工作,写了不少文章书信,仍满怀信心地瞩望革
命的前途。
二、“几个月之前”:
指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在南昌英勇就义。


作者简介
唐弢,现代作家,评论家,鲁迅研究家。一九一三年生于浙江省镇海县。现
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他的主要文学活动是从事杂文创作,进行鲁迅和现代
学的研究。著作有杂文集《推背集》等十部,短评集有《可爱的时代》和《上
海新语》,还有文艺短评及史料集,散文诗集;关于研究鲁迅方面,他写过《
向鲁迅学习》、《鲁迅在文学战线上》、《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他参加过
《鲁迅全集》的编校工作等,还写有少年儿童读物《鲁迅先生的故事》和《鲁
迅的故事》。



段落大意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6段):写鲁迅接到方志敏的密信、文稿,及阅读密信的经过。
第二部分(7-11段):插叙方志敏的经历和托鲁迅转递信及文稿的原因。又可
分两层。
一层(7-8段):写方志敏的身份、被捕经过和与敌人斗争。
二层(9-11段):写方志敏在狱中写好密信及文稿,觉得经鲁迅转给党中央最
可靠。
第三部分(12-13段):写鲁迅完成了方志敏的嘱托,是最可信任的同志。

主题思想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求在观点上一致,提倡百花齐放。①鲁迅先生与方
志敏同志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英勇奋斗,为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高尚品质;②无产阶级革命者之间的同志的信任与深厚的情谊。)
──见魏书生《中国特级教师教案精选》初一分册
主题思想(二)
本文通过方志敏烈士牺牲前把自己用生命写成的重要材料托鲁迅先生转给党的
故事,歌颂鲁迅先生是我们党最可信任的同志。
──见赵家琏《初中语文学习手册》第一册

写作特点


本课的写作方法:①插叙手法的特点与优点;②细节描写的作用;③语言的
感情色彩:真挚、深切、庄严、高尚。
──魏书生《中国特级教师教案精选》


作业练习


一、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傍 浸 睛 遣 辗 昼 
1. 2. 3. 4. 5. 6.
旁 侵 晴 遗 碾 尽
二、写出下列字的全部读音并组词。
1.盛 2.解 3.降 4.转
三、分析下列比喻句都拿什么比什么?相似点是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外?
1.有一次,仿佛暗夜里亮起一道闪光,他突然想想了鲁迅先生。
2.他又用米汤写了给鲁迅先生的信,心里像放下一块石头,觉得浑身轻松了。

四、比较下面两句话哪一句生动?为什么?
1.方志敏同志思索着,寻找着。臭虫、蚊子、跳蚤包围着他,他辗转翻复昼夜
不能安睡:必须给密信和文稿找个存放的着落。
2.方志敏同志思索着,苦恼着。臭虫、蚊子、跳蚤困扰着他,他辗转翻复,昼
夜不能安睡:必须给密信和文稿找个可靠的着落。
五、说说“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
信任的同志。”这句话的含义。
──《初中语文新编课本半读》
答案: 
一、 bàng 傍晚 jìn 浸透 jīng 眼睛
1. 2. 3.
páng 旁边 qīn 侵略 qíng 睛朗
qiǎn 派遣 zhǎn 辗转 zhòu 昼夜
4. 5. 6.
yí 遗留 niǎn 碾米 jìn 尽量 
二、1.shèng兴盛、chéng盛饭。 
2.jiě分解、jiè押解、xiè解数。
3.xiáng投降、jiàng降落。 
4.zhuǎn转弯、zhuàn转动。
三、1.用“暗夜里亮起一道闪光”,比喻找到了鲁迅做传递信件的人。相似点
:寻找传信人的困难和在黑夜里一样,找到鲁迅先生能解决困难,就像闪光能
照路一样。这样比突出了鲁迅先生的作用,和想起鲁迅后的兴奋和愉快。
2.用“放下石头”比喻写信后的轻松,石头的沉重和找不到传信人的沉重心
情是一样的。这样比表达了总算找到可靠的传信人后的心理,突出了对鲁迅先
生的信任。
四、第二句生动。“苦恼”、“困扰”、“安睡”、“可靠”几个词都比上句
的准确具体,也更有感情色彩。
五、这句话写出了三点:①谁信任谁:所有的共产党员信任鲁迅;②信任的性
质:是为共同事业奋斗的同志间的信任;③信任的程度:能以生命相托。方志
敏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也是关系着党的生命的那些文件能托付给鲁迅先生
,而鲁迅先生也以生命为代价来珍藏和转递,这当然是最大的信任。这句话解
释了题目,也点明了主题,歌颂了鲁迅先生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



(教学新理念)课程同志的信任
教学资料七年级上历史教案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学生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社会养老保险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风景谈》教学材料
    背影 (电教公开课)
    扁鹊见蔡桓公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西方…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4课《亚洲…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1课《人类…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大河…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华夏…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 《原始…
    实施养老保险新政策 10万人可免费领养…
    城居保个人缴费标准分12档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0课《百花…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改革…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8课《科学…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7课《科学…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独立…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钢铁…
    《致橡树》教案和实录 (一课时)
    语言的连贯
    初二语文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
    《母亲》教案和实录
    《赤壁怀古》教案和实录
    《景泰蓝的制作》
    《风景谈》教学材料
    初二地理·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3课《土地改…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中国人…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最可爱…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社会生活的…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中国近代…
    《论语》六则
    天上的街市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解答
    新农村养老保险
    内江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关问题解答
    高中历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
    《大自然警号长鸣》
    诗词五首
    《〈呐喊〉自序》教案和实录(一课时…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6课《外交…
    §15.1.1 图形的平移
    第14章 勾股定理 小结与复习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2)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1)
    14.1.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
    第14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
    13.5.2 因式分解 复习
    13.5.1 因式分解
    咏柳
    §15.2.2 旋转的特征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济…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及…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昌盛…
    七年级上历史学案 第15课 《汉通西域…
    第十二章  数的开方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方根与立方根及二次根式
    §12.1.1 平方根
    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 小结.doc
    §18.5 实践与探索.doc
    §18.4.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do…
    §18.4.1 反比例函数.doc
    §18.3.4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
    §18.3.3 一次函数的性质.doc
    最后一课
    《口技》教学参考
    §15.3.1 中心对称(一)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和实录
    <夜>教案和实录
    与妻书教案和实录
    师说 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 教案和实录
    拿来主义教案和实录
    雨中登泰山 教案和实录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和实录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繁盛一…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贞观…
    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
    北师大版 《比一比》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别了,我爱的中国》课堂教学实录片…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1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综合应用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1)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第15章 平移与旋转 复习
    §15.3.1 中心对称(二)
    故都的秋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汉通…
    七年级历史第25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
    《将相和》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比一比”教学反思
    数学《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评课
    《比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比一比》说课稿
    §18.3.2 画一次函数图象.doc
    §15.2.3 旋转对称图形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