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今蒙古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
北匈奴西迁
经过东汉王朝的多次打击,加上内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北匈奴的势力日益衰落。公元90年、91年,又连续遭到东汉军队的进攻,损失惨重,单于率部分人众逃往乌孙西北,继续同东汉争夺西域。后来又西迁征服康居(约在今阿姆河、锡尔河一带),逐渐与中原王朝失去联系。公元4世纪中叶,与粟特(在今咸海北)发生战争,于374年灭了粟特。后沿里海北岸西迁欧洲。有的史学家认为欧洲史上的匈人(Huns)即为西迁之北匈奴,但未有确证。
学术动态
对我国历史上“和亲”的不同看法
对我国历史上各族统治者之间的“和亲”,史学界长期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持否定态度,认为西汉初年的和亲是对匈奴的忍辱退让,结果反而使匈奴更加骄横,连年入掠。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办法,它导致民族间的和解,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对和亲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应全面否定。和亲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历代统治者自身的统治目的服务的,但客观上或多或少地有利于缓和国内的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再有一种意见认为,应将和亲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历史上的和亲有不同的类型,一种是针对敌对的民族,如西汉初年与匈奴的和亲;一种用于友好的民族,如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再一种用于已经内属的少数民族,如西汉末年与南匈奴的和亲。不同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和亲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不同,但一般来说,其结果都是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说明
西汉骑兵俑
这是1965年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的。当时这个墓的11个陪葬坑中共出土了步兵俑1965个,骑兵俑583个,号称“三千人马”。骑马俑的马大小有两种,但骑俑的大小都相同。大的马俑高68厘米,马的毛色有黑、红、紫三种,马身上都有彩绘的鞍韂和辔头等。小的马俑高50厘米,毛色比大马俑多一种白色,其他都与大马相同。马的姿态生动,有的静立,有的昂头嘶鸣。骑俑身上有红、白、绿、紫等色的彩绘服饰,有的还披黑色铠甲。骑俑手握缰绳,双眼注视前方。杨家湾汉墓骑兵俑,对研究汉代兵制、骑兵阵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霍去病墓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骠骑将军,曾六次击退匈奴的南侵,特别是祁连山战役功劳最大。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汉武帝为了纪念他的战功,命令把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并在墓前刻立各种石刻雕像。
霍去病墓在今陕西兴平县内,冢底部南北长105米,东西宽73米,冢高25米。墓前立有怪人、卧猪、跃马、卧象、卧虎等石刻。这些石刻依石拟形,稍加雕刻,个性突出,形神兼备,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雕艺术珍品。墓前列置各种人兽石刻的形式,为以后历代陵墓所继承。
昭君出塞
这是一幅王昭君自愿出宫远嫁匈奴的想象,作者李惠乔。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提出愿为汉婿,复通和亲之象。元帝准其要求,昭君自请远嫁匈奴。这年冬天,昭君戎装乘马,怀抱琵琶离开长安时,文武百官一直送到十里长亭。到匈奴后,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阏氏”即皇后,“宁胡”即胡汉和平安宁之意。昭君姿容艳美,光彩照人,通情知理,深得呼韩邪单于钟爱。昭君出塞后几十年,匈奴与汉朝长期和睦相处,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有所发展。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
单于和亲砖
内蒙古包头地区出土。砖上有12个篆体汉字“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这种砖呈正方形,在当时可能是成批生产的。汉朝时,内蒙古包头西至五原,东到呼和浩特,是匈奴族游牧的最南界线,也是呼韩邪单于“近塞而居”的地方。这一带出土的带有和亲汉字的建筑材料,正是西汉时期“胡汉和亲”的历史物证。(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七年级上历史教案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育资源
§12.2 实数与数轴
点击下载:§12.2 实数与数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方案§12.2 实数与数轴

上一页  [1] [2] [3] [4]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社会养老保险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风景谈》教学材料
    背影 (电教公开课)
    扁鹊见蔡桓公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西方…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4课《亚洲…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1课《人类…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大河…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华夏…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 《原始…
    实施养老保险新政策 10万人可免费领养…
    城居保个人缴费标准分12档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0课《百花…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改革…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8课《科学…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7课《科学…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独立…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钢铁…
    《致橡树》教案和实录 (一课时)
    语言的连贯
    初二语文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
    《母亲》教案和实录
    《赤壁怀古》教案和实录
    《景泰蓝的制作》
    《风景谈》教学材料
    初二地理·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3课《土地改…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中国人…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最可爱…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社会生活的…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中国近代…
    《论语》六则
    天上的街市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解答
    新农村养老保险
    内江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关问题解答
    高中历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
    《大自然警号长鸣》
    诗词五首
    《〈呐喊〉自序》教案和实录(一课时…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6课《外交…
    §15.1.1 图形的平移
    第14章 勾股定理 小结与复习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2)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1)
    14.1.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
    第14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
    13.5.2 因式分解 复习
    13.5.1 因式分解
    咏柳
    §15.2.2 旋转的特征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济…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及…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昌盛…
    七年级上历史学案 第15课 《汉通西域…
    第十二章  数的开方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方根与立方根及二次根式
    §12.1.1 平方根
    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 小结.doc
    §18.5 实践与探索.doc
    §18.4.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do…
    §18.4.1 反比例函数.doc
    §18.3.4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
    §18.3.3 一次函数的性质.doc
    最后一课
    《口技》教学参考
    §15.3.1 中心对称(一)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和实录
    <夜>教案和实录
    与妻书教案和实录
    师说 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 教案和实录
    拿来主义教案和实录
    雨中登泰山 教案和实录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和实录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繁盛一…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贞观…
    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
    北师大版 《比一比》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别了,我爱的中国》课堂教学实录片…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1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综合应用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1)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第15章 平移与旋转 复习
    §15.3.1 中心对称(二)
    故都的秋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汉通…
    七年级历史第25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
    《将相和》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比一比”教学反思
    数学《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评课
    《比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比一比》说课稿
    §18.3.2 画一次函数图象.doc
    §15.2.3 旋转对称图形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