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联系,并能应用这些联系求未知数x,初步学会用x表示要求的数,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的乘除法应用题。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流律,结合律,分配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并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联系,会求未知数x。 2、理解乘法的交流律,分配律,结合律,能够运用定律简算。 一-[第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乘除法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以定义的形式概括出乘、除法的确切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3、使学生学会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来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今天我们在过去学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学习乘除法的意义。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2、口算练习: 5×7=6×8= 35÷5=48÷6= 35÷7=48÷8= 二、新授: 1、(投影)例:(1)一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40人,一共有 多少人? 提问: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哪两种? 用加法算:40+40+40=120(人) 用乘法算:40×3=120(人) 提问:40×3=120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引导提问: (1)比较两个算式,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2)想一想,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简便运算) (3)乘法是一种求什么的简便运算? 板书: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判断下面两种说法确切吗?为什么? A、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 B、乘法是求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从中找出乘法意义中的关键词语:相同加数、简便运算) (5)复习: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教师说明: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什么?(因数)板书:因数 2、引导扩大: (1)例(2)一年级有120人,平均分成3个班,每班有多少人? 列式:120÷3=40(人) 答:每班有40人。 (3)一年级有120人,每40人分成一个班,可以分 成几个班? 列式:120÷40=3(个) 答:可以分成3个班。 (2)看两个算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120÷3=40 120÷40=3 被除数除数商 (3)观察比较: 提问:三道小题所列出的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40×3=120120÷3=40 120÷40=3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 (4)引导学生思考。 从下面除法算式和乘法的联系来看,除法是一种什么样 的运算? 总结: 1、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相同加数叫做被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叫做乘数,得出的结果叫做积,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 2、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3、除法中的被除数是乘法里的积,除法中的除数和商分别是乘法里的两个因数。因而,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回忆表内乘除法,从一道乘法题能推出两道除法题实质是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练习: 1、练一练: (1)根据52×28=1456,直接说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1456÷52=1456÷28= (2)根据504÷36=14,直接说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36×14=504÷14= (3)根据27×13=351,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2、想一想: 提问:下面两道除法算式能够求出商吗?为什么? 板书:5÷00÷0 得出结论: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练习:判断下面算式是否成立? 1×00×00-00+0 1÷00÷00÷10×1 3、默读题,并做出来。 (1)根据已知算式,写出与它们又联系的另外的两个算式。 27×34=918375÷15=25 (2)根据题义列出算式,再直接写出有关的两个算式。 A、一个因数是86,另一个因数是68,它们的积是多少? B、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444,其中一个因数是38,另一个 因数是多少? 四、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还知道了什么? 五、作业:p4-3、5、7、8、9、10 六、板书: 乘、除法的意义 40×3=120120÷3=40 121÷40=3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 课后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