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活经验,感知策略 1.猜一猜:老师的年龄加上9的和再除以4,恰巧是10岁。老师今年是多少岁? 2.谈话:这是老师每天上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你能说说老师每天放学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吗?(多媒体呈现:老师家→向东50米到苍梧绿园→向北200米到教育局→向西150米到学校) 3.揭题: 刚才,我们算出了刘老师的年龄,研究了刘老师返回的路线。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解决这两个问题时都分别使用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之间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板书:倒过来推想) 这种“从结果出发,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信,咱们继续看—— 设计意图: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因此,通过“猜年龄”和“返回路线”两个已有经验的唤醒,为倒推策略的探索提供了清晰地新旧知识间的“固着点”,促进新认知的高效建构。 二、初步体验,建立模型 1.出示例l 师:这儿有两杯果汁,从图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一共有400毫升。 生:甲杯果汁比乙杯的多。 师:假如有两人来喝这两杯果汁,你觉得要怎样做才公平一点呢? 生:把两杯倒在一起,然后平均分。 生:甲杯倒给乙杯一点,使两个杯子同样多。 师:现在从甲杯倒人乙杯40毫升,甲乙两杯的果汁数量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甲杯减少了40毫升,乙杯增加了40毫升。 提出问题:要求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2.解决问题 填写课本第88页的表格。填完后说说你是怎么推算的。 甲杯/ml 乙杯/ml 现在 原来 结合回答演示:甲杯的果汁数就在现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增加多少,乙呢? 交流:展示学生的表格,说一说想法? 追问:要求原来的情况,我们是从哪儿开始想起呢?原来的变化过程是甲杯倒人乙杯40毫升,倒推时是怎样变化的?(强调:变化过程相反) 3.回顾反思 师:回想一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我们先算的是什么?我们是从哪里开始倒推的呢? 小结:看来当我们知道现在的量,要求原来的量时(板书),我们就可以用倒推的方法来解决。(完成板书:原来: ←倒过来想一想 现在) 其实.用倒推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请看:填一填: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有什么小技巧吗?先倒推哪一步? 小结:倒过来推想就要从现在的数据出发,根据各自发生的变化往回推算出原来的数据,也可以简称倒推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设计意图:如何将作为思维结果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在例l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动态展示题中的信息和问题,;揭示了倒推问题的三要素:原来状态、变化过程和结果,使学生感受到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师生在互动对话中建构数学模型。接下来的“填一填”,再次让学生体验到倒推过程与变化过程的相反性,感悟倒推的顺序,为例2多步倒推的探究过程做好了良好的心理定向和认知铺垫。 三、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1.探索例2 出示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师:哪位同学来读读上面的信息? 师:这时候,老师看到的是一张张自信的面庞,还有的同学拿起了笔,没有人怀疑同学们不会解答这样的问题。不过刘老师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 多媒体呈现: ①你能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摘录下来进行整理吗? ②你准备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列式并解答。 2.整理信息,讨论交流 ①把摘录的条件和问题完成在作业纸上。这个变化的过程是什么? 原有?张→又收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原有?张←去掉24张←跟小军要回30张←还剩52张 或符号表达: 学生说一说想法。 ②师:要求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整理好条件,你们是用什么策略想这个问题的昵? 可以怎样列式的呢7 第一种: 52+30-24=58(张) 师:先倒推哪一步?再倒推到哪一步?倒推时的过程与原来的变化过程相反吗? 第二种: 52+(30-24)=58(张) 师:原来这两个变化的过程可以合二为一吗?现在比原来少6张,现在有52张,把这少的6张补起来就可以得出原来的张数了,52加6的过程;是不是用的倒推法。我们把它变成了一步倒推的题目了。 ③检验。 可以写答了吗?结果是否正确该如何验证呢? 3.回顾反思,对比深化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主探索解决了这道问题。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用的是什么策略?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情况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呢?怎样运用呢? 小结:如果某种数量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已经知道了现在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数量,就可以用倒推的策略。先从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往前倒推,直至求出答案。在倒推的时候要注意变化顺序。(板书:变化顺序) 设计意图:例2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索,深化理解策略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因为思维的深度参与,必然决定了学生对获得策略过程的经历是深刻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摘录条件进行整理以及讨论交流中,逐渐感悟在倒过去想的时候,不仅要逆着事情变化的顺序进行,还要注意先把后发生的变化倒回去,再把先发生的变化倒回去,直至事情的原来情况。在汇报交流中,对两种方法的比较,体会到倒推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策略,但却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再次让学生体验事情的变化是有顺序的,从而感悟到有条理的思考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