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许多教学材料是生活中见过的,都是学生能接受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的吸引力是激发探索热情的重要因素。 第二,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无论是表达周期规律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尊重学生的方法和个性特点。突出过程中的数学思考,重视体会符号感和建立模型。 第三,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 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1. 初步认识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体会规律是确定不变的。 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 发现周期,并体会它的确定性是认识周期现象的关键,是第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 在例1的画面里,由近到远依次是盆花、彩灯、彩旗,它们摆放顺序的规律都表现在颜色上,十分醒目、容易发现。教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通过问题“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明确了研究对象、教学次序、观察内容。学生看出各类物体的摆放顺序并不难,但说不到位。要提高交流的质量,通过说摆放的顺序进一步体会规律。如盆花,学生一般说成“一盆蓝花和一盆红花间隔着摆的”。要引导他们理解“每2盆为一组”,“每组都是先1盆蓝花,再1盆红花”。再如彩灯是“每3盏一组”,“每组都是1盏红色、1盏紫色、1盏蓝色”。彩旗是“每4面为一组”,“每组都是先2面红色,再2面黄色”。能看出一组的数量和一组里的次序,就发现了周期,对规律的理解就准确了。例题教学的第二步是回答“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问题以及紧接着的“试一试”。让学生根据看到的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更深的体会。所问的盆花、彩灯、彩旗都没有画出来,它们的颜色不能直接看到,只能依据规律进行推理。教材里的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都是学生再现周期规律进行的推理活动。各种方法都有特点,也有其局限。对各种方法的评价和采纳,要让学生体会并逐步选择。学生对第一种方法“画一画”,会感觉比较麻烦,如果花的盆数再多些,画的也更多,对第二种方法“单数盆是蓝花、双数盆是红花”会最感兴趣。对第三种方法“用除法计算”会感到比较难,不愿接受。这些体会都是暂时的,到了“试一试”里,他们又会感到前两种方法都不太好,转向用除法算了。用除法算的难点是怎样根据余数作出正确判断,要给学生两点指导:一是想一想,“余数”在第几组物体里。二是画出一组,余数是几就圈第几个,答案就清楚了。如15÷2=7(组)……1(盆),第15盆花是第8组里的第1盆,表示第15盆是蓝花。又如17÷3=5(组)……2(盏),第17盏灯是第6组里的第2盏,表示第17盏是紫色灯。再如23÷4=5(组)……3(面),第23面旗是第6组里的第3面,表示第23面是黄旗。 “练一练”对其他活动、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预计,重点仍然是发现和表达各次活动、各个现象里的顺序规律。前两道题的周期载体仍是物体的颜色,第3题变为形状;第1、3题的顺序规律仍表现在画面里,第2题则用语言文字告诉学生。这些变化能提高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练习十第1、2题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第1题12种生肖(12年)是一个周期。教学第1题时,可以先在自己的生肖下写出年龄,再写相邻生肖、其他生肖下的年龄,然后想“接下去的年龄该写在哪里?”体会12年是一组。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周期特征。 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例题呈现了一幅兔子排着队等待跳高的画面,学生从中应该看到“每3只兔为一组”,“每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这些既是情境里的周期规律,也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解决的实际问题由易到难,思路和方法是连贯的。例2里18只兔刚好排成“这样的6组”,所以灰兔一共有6个1只,白兔一共有6个2只。“试一试”比例题复杂,20÷3=6(组)……2(只),余下的2只在第7组里,是这一组的前面2只兔。在求出6组里有6只灰兔和12只白兔后,还要分别加上第7组里的1只白兔和1只灰兔。 教学例2和“试一试”,在学生进入情境、弄懂事实、理解题意后,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化解难点。例2要让学生说一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想一想“18只兔排成这样的几组”。“试一试”要着重让学生弄清楚“余下几只兔,它们是什么颜色”。 “练一练”的题和“试一试”一样,都稍复杂些。要先让学生独立解题,再组织交流。交流的重点仍然是现象里的排列规律,即“每几个是一组”,“一组里有些什么”;“有这样的几组,还余几个”,“剩余的是什么”等。对于已经解答的学生,通过交流提高表述规律、表达数学思考的能力。对于不会解答的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学到解法。 练习十第3题要从月历卡上看到4月有30天,从1日起“每7天是一星期”,“每星期的前两天是星期六和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