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质量检测
|
查询单元质量检测的详细结果
|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材第41~42页《体积与容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技能目标:使学生在操作、交流中,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土豆和姜,量杯,杯子,盒子等。
【学具准备】每小组12块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小实验:鸡蛋占有杯子里的空间,取出鸡蛋后,杯子中的水位下降。
设计意图:通过小实验,使学生初步感受体积与容积的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此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而且暗示了“体积”与“容积”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体积与容积》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到处都可以发现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二、实验探究、理解新知
(一)直观感知体积的实际意义。
在我们的周围很多物体所占空间都是有大有小的。引导学生观察土豆与姜哪一个所占空间比较大?(学生猜想)
当学生很难用眼力分辨出谁大谁小时,根据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实验研究。
设计意图:根据这一实际需要,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学生根据本组材料进行实验后发现杯中水位的变化,汇报各自的实验结果。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土豆和姜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即所有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就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学生再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来体验“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深刻感知体积的实际含义。
(二)自主探究容积的实际意义
借助开始上课时用过的杯子,使学生理解“容器”,然后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容器。
利用教具,出示两个空杯子,请学生猜想哪一个杯子装水多?
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汇报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做实验(杯子中倒满水)。从而揭示杯子中所有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哪一个容器盛的东西多,我们就说哪个容器的容积大。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容器的容积,初步建立“容积”概念。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验方案,激活思维,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通过杯子装水的实验过程,从而初步理解容积的概念;使学生发现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一步加深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杯子所装的水,水的体积是不是杯子的容积?
设计意图:使学生深入理解杯子容纳的物体的最大体积才是这个杯子的容积。
三、再度体验,加深认识
(出示两个体积相同,容积不同的盒子)引导学生猜想,这两个盒子哪一个容积大些?进一步理解“体积”与“容积”概念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明确虽然这两个盒子的体积一样,但它们的容积却有大、有小;也就是说: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但其容积不一定相同,从而体会到物体的体积是从外围量,而容积是从容器的里面量。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体积大小相同的盒子,由于盒子的壁厚不同,它们的容积也不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感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互选答题: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2.全员判断题:体积与容积概念的辨析。
3.比一比:哪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大?
(借助数或计算每个长方体中,所含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得个数来确定它们的体积大小。)
4.做一做: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按要求拼搭。
(初步渗透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5.想一想: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3题。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两种杯子如果每种杯子的大小不同,那么较小杯子的3杯的容量就可能等于较大杯子的2杯的容量;学生只要能理解淘气的杯子容积小,而笑笑的杯子容积大即可)。
五、课后小结,交流收获
小结学习内容:教科书第41~42页。
[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单元质量检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单元质量检测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姓名 |
下一篇文章: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三单元验收测试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