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三年级下学期 >> 原文分析案例 >> 正文

 

[组图]在作文中增添人文色彩

查询原文分析案例的详细结果
易安居士、海子、三毛、凡•高;《烟随风逝,名随史流》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
学生讨论、总结:材料中的人物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物?
一类是文化名人,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化名人,自然科学方面很少,革命家也很少;第二类是艺术形象,大多数是经典作品中的广为人知的形象;第三类是著名作家、诗人。
纵观近5年四川高考满分、高分作文,可以发现其中鲜明特色:选择文化、文学名人事迹作文章材料。
(课件展示2)
文化名人,指对文化有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或艺术形象,前者如叔本华、凡•高、牛顿、司马迁、昆德拉、林则徐、文天祥、孟子等等,后者如阿喀琉斯、赵云、农夫。文学名人,指古今中外著名作家、诗人,如杜甫、苏轼、冰心、海子、三毛、但丁、雪莱等等。
练习(课件展示3)
请为其中一个话题选择文化、文学名人作材料。
例如: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尼采、史铁生……
三、材料运用
1、单点式——选择某个人物的事迹单独成段或者单独成篇,前者如05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该文用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四个人的名字作小标题,分别写四个人 的事迹;后者如03年作文《如果死去的是我》、《农夫的日记》,05年作文《永远的苏武》、《永远的谭嗣同》等。
今天我们关注的是用某个人物的事迹单独成段的典型。
(课件展示4)
例一: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05作文《那阵风吹过》)
例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04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例三: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04作文《风,可以穿越荆棘》)
学生讨论、总结三个例子的特点。
明确:启示①引用。(在叙述事迹时注意引用诗词。恰当的引用不仅能够体现作者的阅读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增加文章的内蕴,使文章丰富厚实。)掠人之美,为我所用。引用是丰富文章语言的最佳捷径,“借用别人的婚纱打扮自己的新娘。”一篇文章如果有几处引用,又恰到好处,那么,这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阅读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增加文章的内蕴,使文章丰富厚实。引用诗词有两种——可在名字出现之前引用,也可在名字出现之后引用。如例一、例二。这也提醒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足够的诗词、名句。
②想象。在叙述时可合理想象,设置具体的时间、地点、环境特点(包括天气特点),甚至可以直接进入人物内心,揭示其所思所想,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文关照,这时不必拘泥于是否与史实相符,如例三。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多去揣摩这样的历史深刻,如屈原徘徊江边的时刻,诗书三绝的明代奇才徐渭把长长的钉子扎进自己脑袋的时刻,李清照在宋朝南渡、丈夫撒手人寰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时刻,林黛玉感觉“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时刻……
③点题。在叙述中要点到话题的字眼(话题作文引号中的内容),点题分直接点题和间接点题两种。直接点题即在叙述中直接重现话题字眼。间接点题如例一“他忘却了……,忘却了……,却记住了……”,把原引号中的“忘记”换成“忘却”,“铭记”换成“记住”;例二“笑对痛苦,面对挫折”(原句是“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出现了“挫折、痛苦”这样的字眼,但不是原句重现。
我们姑且把这种技巧叫“放风筝”:风筝要放好,须时不时扯一扯线;文章要不跑题,须时不时提及那个话题。对于那些对话题把握不准、容易跑题的同学来说,这是一种如何在“溜”了之后再快速“跑”回来的好方法。
练习
请选择某个人物用单点式写一段话。

2、串点式——指在一段之中涉及多个人物的事迹或多处引用。
(课件展示4)
例一:拨动心底那根往日里不被触及的弦儿,奏出一连串的颤音,仿佛徐悲鸿的奔马在旷野里长嘶,仿佛舒伯特的琴键星星般颤动。
例二: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去”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寻,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例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
例四: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02作文《心灵的选择》)
启示:①串点式分两类:事迹的串点排列,诗词名句的串点排列。②事迹的串点排列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正反对照式。③串点是为了在“面”上铺开,作比较详尽的罗列,这时不妨追求“量”。④点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篇之中几个单点式的段落也就是“串点式”了。
练习
请用串点式写一段话。

课时总结:
同学们!如果我们的作文选择了适量的文化、文学名人作材料,并且准确表达了我们对人物的人文关怀,就为作文成功准备了必要因素——人文色彩;如果我们在作文中用单点式段落追求“质”的展示,用串点式段落追求“量”的铺开,那么我们的作文就成功地摆脱了“材料平庸,格调低俗”的困境,我们的作文就一定会赢得评卷人的青睐,甚至使评卷人拍案叫绝!
4、训练
话题一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都或多或少有缺陷。对待身体缺陷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勇敢面对,有的自卑悲观......
请以“缺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难忘的焰火晚会 
  今年的春节,甬城格外热闹,禁了九年的烟花爆竹,伴金猴的降临,又成了市民辞旧迎新的要节目。这不,今年市长“大发慈悲”解除了禁放令,一听到消息,男女老少没不欢天喜地的。 
  这次的焰火晚会定于大年三十晚上7:30分。那天晚上,才7:15,大街上,马路边,都站满了观看焰火的人群,人们个个仰望着天空,眼睛一眨也不眨,生怕焰火在一瞬间消失。 
  7:25分,人越来越多,几乎把马路挤了个“水泄不通”。终于,只听“砰”的一声响,天空突然一朵“大菊花”。紧接着,许多美丽的焰火也相继在夜空中,“焰火开始啦!……”人们跳着,叫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在作文中增添人文色彩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
    诗词五首
    《诗经》两首
    我很重要
    包法利夫人
    《对联六副》教案
    热爱生命
    《诗经》两首
    荷塘月色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

    《赤壁之战》学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
    <<种树\"种到\"联合国
    语文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编演短剧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人生寓言》的教案设计
    相信未来
    散文鉴赏概说
    师说阿房宫赋
    鉴赏古典诗歌
    西地平线上的日落
    齐桓晋文之事
    庄暴见孟子
    陈奂生上城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诗情画意学文言
    <<大道之行也
    雨巷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
    归园田居
    我的呼吁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教学设计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五猖会》 教学设计
    《一个文官的死 》
    故乡在远方
    读后感的写作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桃花源记
    论美
    如何写好演讲稿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社戏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
    写作--一事一议
    生命 生命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
    相信未来
    甜甜的泥土
    甜甜的泥土
    梦江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己…
    新课标,新体验
    蜡烛
    《篱笆那边》探究性学习教案
    《狂人日记》:
    《汉家寨》教案
    故都的秋
    蝼蚁壮歌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蝼蚁壮歌
    详写和略写
    冰心《纸船》详案
    <<爱莲说
    兵车行
    文官之死
    不朽的失眠》教学方案
    《沙田山居》教案
    <<紫藤萝瀑布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送东阳马生
    <<叫三声夸克
    过故人庄
    庄周买水
    伟人细胞
    十三岁的际遇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赏析
    《唐诗宋词》第4单元宋词赏析
    冰心诗四首
    繁星
    《“诺曼底”号遇难记》
    本命年的回想
    赤壁赋
    细柳营
    泪珠与珍珠学教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教案
    《劝学》复习学案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1、骆驼赋2、夏之绝句3、安妮日记(节…
    《殽之战》学案
    秋水
    幼时记趣
    海燕
    高考写作
    《宽容》序言教学课例
    《谈骨气》
    《谈骨气》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林黛玉进贾府
    《左传》 曹 刿 论 战
    道士塔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殽之战》学案
    短文两篇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简案:乘着阅读的翅膀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与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
    智取生辰纲
    逍遥游(节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
    《燕歌行》学案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梳理
    药》的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海燕》
    文学意境的特征
    失街亭
    《雷雨》
    变色龙
    泰坦尼克号(节选)
    端午日
    小小说写作指导
    项羽本纪
    劳山道士
    失街亭
    《短歌行》最新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蚊子和狮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窦娥冤》教案
    鱼我所欲也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学问和智慧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白色鸟
    枣核
    威尼斯商人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
    白毛女(节选)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雪、短文两…
    走一步,再走一步
    荒岛人生
    端午日
    出师表
    林黛玉进贾府
    墨池记
    诗词五首
    曹刿论战
    上枢密韩太尉书
    送东阳马生序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