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三年级下学期 >> 原文分析案例 >> 正文

 

写作--一事一议

查询原文分析案例的详细结果
只有穿着比他们干净整齐些。这就是上述的同学给别人的印象。
又从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这样的举止缺乏社会公德,简直就是“有爹生无娘教”的那一种。
这类同学若认为这跟身份或道德修养没有什么联系,也应该考虑到自己这样做会给他人带来的影响。
一个位置不仅仅是一个人坐。算算校内也有两千多学生,那餐厅内的几百个位置怎能一下子让所有同学都在厅内吃饭呢?当然要轮坐。但若一人蹲在上面吃,把凳面弄脏,叫下一位同学怎么办?也蹲着吃?若果是男同学还勉强可以,但是女同学呢?只能不坐,毕竟爱斯文是她们的本性。看看,这对别人的影响多大!
无论我怎样思索,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同学要蹲着吃。难道蹲比坐着吃舒服吗?绝对不会,否则人们就不会花那么多的钱买桌凳。更何况蹲着吃对身体也不好。蹲着吃会因肚子被大腿压住,不利于进食,不利于消化,不利于身体健康。
这样的举止若被群众或外人看到那就不单单是某个人的形象问题,而是损害了整个学校的声誉。
为了自己的形象,为了不影响他人,为了自己能健康成长,更为了不损害学校的声誉,请有这样举止的同学改蹲为坐。
△点评
作者具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抓住身边的小事去分析。全文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从个人的身份、道德修养、健康、对他人的影响、对学校的影响等方面去分析,最后提出“改蹲为坐”的建议,很有现实针对性。全文虽然没有典型的历史事例和名人名言,但论据也比较充分,说服力强,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能切合实际从多方面去分析,写得朴实而有道理。
[作文训练2]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有一个花农,不远万里从非洲带回珍贵的种子。经过几个月精心的培育,春天到来的时候,他的花园开满了朵朵珍奇的花。见此景,邻居和朋友纷纷来要种子,他却舍不得给。原来,他有一个心愿:希望他的花园成为全国最美的。本以为心愿将成,可奇怪的是,他的花竟一年不如一年好了。花农请来学者,才了解到其中的奥妙:由于邻居的花园里种的都是普通的品种,风在流动中把花粉带到他的花园,通过传粉作用,花种的纯度受到了影响。
△思路导引
这则材料叙述了一种自然现象,我们要善于透过这种自然现象,展开联想,联系到与之相关的生活现象。花农只想自己的花最好,自己的花园成为全国最美的,而舍不得把种子分给邻居,结果花农的花一年不如一年;这是因为花粉的传播影响了花种的纯度。这种自然现象揭示了怎样的生活道理?这就需要仔细去揣摩。其中,做人不能过于自私、邻居的影响,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与别人分享成功等都是较切合材料的话题。同学们可抓住自己最熟悉的一方面来写,但是要注意不能只就事论事,而要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最充足的理由!
△范文
分享成功
有一个花农,不远万里从非洲带回珍贵的种子。经过几个月精心的培育,春天到来的时候,他的花园开满了朵朵珍奇的花。见此景,邻居和朋友纷纷来要种子,他却舍不得给。原来,他有一个心愿:希望他的花园成为全国最美的。本以为心愿将成,可奇怪的是,他的花竟一年不如一年好了。花农请来学者,才了解到其中的奥妙:由于邻居的花园里种的都是普通的品种,风在流动中把花粉带到他的花园,通过传粉作用,花种的纯度受到了影响。
花农并不自私,只是面对成功有点小小的私心罢了——希望自己的花园是最美丽的。这本无可厚非,他错在不了解世界万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事物多多少少都受到环境的影响。他珍贵的花种,仅靠好的品种和充足的阳光雨露是开不出珍奇的花朵的,还要靠邻居花种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他的心愿只有当他愿与别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时,才能圆满地完成。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存在这样的道理吗?我们每个人都和其他人——老师、同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一个人能孤立地学习生活而不受他人的影响。我们也常常会有花农一样的私心: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但我们也深知,这不是完全靠一个人的努力就能达到。我们需要老师的指导,需要在和同学的讨论中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只有你所处的环境是优秀的,你才能从中汲取养分,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个同学,别人问他问题时他总是不遗余力。我问他难道没留一点私心。他说在解题的过程中他的知识得到了巩固,通过讨论和交流,他也学习到了别人的方法,拓展了思路。这不就是一个双赢的结局,一个分享成功的典型吗?
与别人分享成功的喜悦,这喜悦的分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会更强烈、更深刻。试想花农把珍贵的种子分给邻居,春天来到后,站在远处的山上,发现不仅他的花园,几里以内的花园里都开满了姹紫嫣红的花朵,空气中流动着奇妙的花香。这样的成功,才弥足珍贵;这样的愉悦,才是由衷的啊!
△点评
作者能从花粉的传播这种自然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与别人分享喜悦,才是最大的成功。文章结构条理清楚,分析了自己一个人的成功与别人的成功的关系,善于扣紧原材料去分析,论理充分。特别是作者能紧密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去分析,现实性强,能给人思想上的启迪。文章的微中不足是第1段的叙例还欠概括;在论证的过程中若能恰当地运用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例或名人名言,会更好一些。
[作文训练3]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有一只猴子,在路上捡到一把刀,可刀很钝,连小树也砍不断。于是,它向砍柴人请教:“你的刀为什么这么锋利?”砍柴人说:“很简单,因为在石头上磨过。”猴子照着去做,它把刀口磨得越来越短,甚至把刀口磨得与刀背一样厚。可当它拿这把刀再去砍树时就更砍不动了。
△思路导引
这是一则寓言,读后令人发笑。但笑过之后,我们要深入思考其蕴含的寓意。猴子的愚蠢可笑,是因为它不懂得磨刀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做事方法很重要的观点;猴子向砍柴人请教,但是却不掌握磨刀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得出做事不能盲目死做等观点。弄明白寓言的寓意后,确立自己的一个论点,联系原材料和生活实际去分析,边叙边议,寓理于事。
△范文
由一则寓言想到的
华 晨
曾读过一则寓言,内容大概是说:有一只猴子,在路上捡到一把刀,可刀很钝,连小树也砍不断。于是,它便请教砍柴人,问他怎么样才能使刀锋利。砍柴人告诉它在石头上磨磨就行了。猴子照着去做了,它把刀口磨得越来越短,甚至把刀口磨得与刀背一样厚。可当它拿这把刀再去砍树时就更砍不动了。
刚看这篇寓言时,我不禁笑这猴子实在太愚蠢了,只知道要磨刀,却不懂得如何去磨,为什么不问清楚了再做呢?而后,我才慢慢领悟到这则寓言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求学问不能一知半解,要会学习。请教之后,要认真思考,不能浅尝辄止。
就像这只猴子,可能它从未接触过刀这种东西,如何让一把钝刀变得锋利,对于它来说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事物。这个时候,它就要问一些懂得该怎样做的人。它问砍柴人:“你的刀为什么这么锋利?”,“因为在石头上磨过。”砍柴人回答了它的问题,然后再也没说别的,因为猴子也没问别的。可猴子似乎明白了一切,不就是在石头上磨一磨吗?既然如此,那就磨吧,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大脑也不动一下,想当然地去做。可实际上,猴子真的懂得该如何做吗?显然没有。它不过是了解了事情的皮毛,却根本不清楚磨刀究竟该磨哪儿,该怎么磨。我敢肯定地说,倘若它再多问一句话:“应该如何磨刀?”结果就不会是那样了。
生活中也是如此。现在,我们还是学生,在学校里有老师向我们传授知识,正确地引导我们。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老师总会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弄懂为止。可是,我们总有一天会离开学校,离开老师,步入社会。要想适应现代化、高科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的社会,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补充能量。到了那个时候,一切可都要靠自己。所以,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会学习,不单单是拥有快捷有效的方法,主要还是学习态度要端正:求学问不能一知半解,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弄懂就不罢休的精神才行。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否则,就会像那只猴子一样,不求甚解,不假思索,还不知道怎么做呢,就去做,结果适得其反。
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当我们无法解读它时,我们就需要向别人请教,了解这种东西。多问为什么,请教之后多思考多研究,不要一知半解,不给自己留下任何疑团。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的学会,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这一点,是我读过这篇寓言后的最大收获。
△点评
作者比较熟练“一事一议”文章的一般写法——引、议、联、结。文章开篇概述寓言的内容,然后稍作分析,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求学问不能一知半解,要会学习。接着扣紧论点分析原材料指出猴子的错误,再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去分析,指出学生求学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最后扣题,强调中心论点。文章条理清晰,过渡自然,最大的优点是善于扣紧材料并较好地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去分析,现实针对性强。
[作文训练4]
△题目精选
生活中有许多不恰当甚至错误的言论,请抓住其中的一则,写一篇驳论文。
△思路导引
这道题目的范围比较宽广。首先要确定你要批驳的对象,比如“偷卷是小事一件”、“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学雷锋是傻子”、“老实人吃亏”等等。然后要考虑这些言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弄清楚这些后,还要选好批驳的“突破口”,抓住敌论错误的根本所在去批驳。常见的批驳方法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归谬法等。可以批驳对方的论据,也可以批驳对方的论证,可以单是反驳,也可以立论和驳论相结合。一般的写作思路是:摆敌论——驳敌论,批驳的过程可采用并列展开的横式结构,也可以采用逐层深入的纵式结构。
△范文
评“老实人吃亏”
“老实人吃亏”,乍听起来会觉得很不公平,令人气愤,但要仔细想一想呢?
首先,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老实人?如果老实人是指那些只知道吃嘴边的大饼的人,那么,“老实人吃亏”那是活该!但如果老实人是指那些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人,那么,吃亏与否还须理论一番。
其次,“亏”与“不亏”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且不说“失马得福”与“得马得祸”的偶然与必然,只说“亏”与“不亏”在不同的人眼里,就有着不同标准。“聪明人”以缺斤短两为亏,从而斤斤计较,老实人以对不住良心有损人格为亏,从而落落大方。所以,同一件事,亏与不亏,不同的人,自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正像水可以装在葫芦里面,也可以装在葫芦外面一样,只不过是思维的角度不同罢了。所以说,每个人的行事都体现着各自的观点,各自衡量事物的标准,旁人大可不必代抱不平而“义愤填膺”。
再次,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有人吃亏是必然的。然而,真正吃亏的是谁?是“老实人”,还是“聪明人”?我认为,亏还有真亏与不亏之分。认为不赚便宜是亏,其实是不亏;认为没有同流合污,从而没有占到便宜、捞到油水是亏,其实也是不亏;而那些机关算尽,投机取巧,赚取不义之财的赚,才是真亏。那些人自以为精明,搞些小手段,发点小财,表面上似乎是赚了,但这只是一时的赚,发展下去必然不会有好的结果,他们的大亏在后头。由此可见,这样的人并不算是真正的聪明人。
事实上,真正聪明和真正老实的人从根本上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写作--一事一议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
    诗词五首
    《诗经》两首
    我很重要
    包法利夫人
    《对联六副》教案
    热爱生命
    《诗经》两首
    荷塘月色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
    <<种树\"种到\"联合国
    语文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编演短剧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
    《人生寓言》的教案设计
    相信未来
    散文鉴赏概说
    师说阿房宫赋
    鉴赏古典诗歌
    西地平线上的日落
    齐桓晋文之事
    庄暴见孟子
    陈奂生上城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诗情画意学文言
    <<大道之行也
    雨巷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
    归园田居
    我的呼吁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教学设计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五猖会》 教学设计
    《一个文官的死 》
    故乡在远方
    不朽的失眠》教学方案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桃花源记
    论美
    兵车行
    《狂人日记》: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雪、短文两…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
    生命 生命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
    相信未来
    甜甜的泥土
    甜甜的泥土
    文官之死
    梦江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己…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
    《篱笆那边》探究性学习教案
    《汉家寨》教案
    故都的秋
    蝼蚁壮歌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蝼蚁壮歌
    庄周买水
    详写和略写
    如何写好演讲稿
    <<爱莲说
    读后感的写作
    新课标,新体验
    《沙田山居》教案
    <<紫藤萝瀑布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送东阳马生
    <<叫三声夸克
    过故人庄
    社戏
    冰心《纸船》详案
    本命年的回想
    伟人细胞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赏析
    《唐诗宋词》第4单元宋词赏析
    冰心诗四首
    繁星
    《“诺曼底”号遇难记》
    幼时记趣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高考写作
    海燕
    赤壁赋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教案
    《劝学》复习学案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1、骆驼赋2、夏之绝句3、安妮日记(节…
    《殽之战》学案
    《殽之战》学案
    秋水
    十三岁的际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宽容》序言教学课例
    《谈骨气》
    《谈骨气》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林黛玉进贾府
    智取生辰纲
    《左传》 曹 刿 论 战

    出师表
    泪珠与珍珠学教案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简案:乘着阅读的翅膀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与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
    走一步,再走一步
    细柳营
    《雷雨》
    《燕歌行》学案
    《太史公自序》知识点梳理
    药》的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海燕》
    文学意境的特征
    失街亭
    《窦娥冤》教案
    小小说写作指导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变色龙
    项羽本纪
    劳山道士
    失街亭
    《短歌行》最新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蚊子和狮子》
    端午日
    短文两篇
    荒岛人生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学问和智慧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白色鸟
    枣核
    威尼斯商人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
    白毛女(节选)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道士塔
    蜡烛
    逍遥游(节选)
    端午日
    林黛玉进贾府
    墨池记
    诗词五首
    曹刿论战
    上枢密韩太尉书
    送东阳马生序
    在作文中增添人文色彩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泰坦尼克号(节选)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