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提示】 1.学习本文运用逐步推理、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 2.掌握“见、语、好、王”等异读词词义的辨析和“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等难句的理解。 3.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并学会对其评析。 【教材内容全解】 (三)感知内容,剖析结构 本文论述了两次有关齐王“好乐”的谈话,表现了孟子主张仁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庄暴与孟子的谈话(开头——“则齐国其庶几乎”),引出话题、提出论题。 第二部分,(“他日”——结尾),重点阐述孟子与齐王的谈话。此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1层(从“他日,见于王”至“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紧承与庄暴的谈话,再次提出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治领域。 第2层(从“曰:‘可得闻与?”’至“不若与众”),孟子再以两问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3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篇末),在谈话条件已完成具备的基础上,孟子滔滔不绝对“为王言乐”,谈齐王的音乐与畋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与民共乐的主题。结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和“此无他,与民同乐也”的主题思想。最后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作结,进一步升华主题,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四)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明确:学界有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以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有“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子。权衡上述三种,以第三说为最佳。“滥竽充数”的故事中告诉我们:供养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察到隐情现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感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2.“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明确:“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有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3.本文所论述的两次对话有何联系?并作了怎样的艺术处理? 明确:本文第一次写庄暴与孟子的对话,实际上是全文的引子,起开篇的作用,故略写。庄暴对齐王“好乐”的话题无言以对,一方面表明这个话题有难度,另一方面也反衬了下文孟子谈话技巧的高明。第二次对话是孟子和齐王的对话。这一段表明了孟子的政治观点,体现了孟子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一步一步地将齐王引入自己的预先设想中的话题,从而达到宣讲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这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故详写。 4.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明确: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段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五)体悟与鉴赏 孟子出于言辞,在论辩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极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由叙入议,先通过庄暴与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 学习本文,还要对文中的一些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加以摘录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义、辨析其用法,以加强文言知识和所感的积累。为此,鼓励学生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能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六)文言词、句 1.通假字 △可得闻与 与=欤 △今王田猎乎此 田=畋 2.词类活用 △可得闻与 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独乐乐,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名词活用为动词,欣赏音乐 △疾首蹙 使动用法 3.古今异义 △兄弟妻子离散 古:妻子儿女 4.被动句 △暴见于王 5.宾语前置 △何以能取乐也?/△何以能田猎也/△好乐何如 6.介词结构后置 △王语暴以好乐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今王田猎于此 【拓展延伸探究】 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试述《孟子》的写作特点及其对后世散文的影响 首先,本文运用了逐步推理的方法。由“独乐乐”推到“与人乐乐,孰乐?”再由“与少乐乐”推到“与众乐乐,孰乐?”这样,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齐王最后不得不就范。其次,还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先举“不与民同乐”的害处,再说“与民同乐”的好处,一正一反,是非分明。最后得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同时作者善于借助具体的事物,形象地阐明抽象的道理。例如:“与民同乐”的重要性本是一个抽象的道理,但借助于对国君行乐造成截然相反结果的具体描绘,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说理形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