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孟子名轲,有的书上还提到他字子舆,则大概不怎么可靠。孟子是邹国人,出身地距孔子的老家曲阜很近,他很以此为自豪。大抵,孟子以孔子学说正牌且唯一的继承人自居,这一点,到唐宋以后,基本得到了承认。
孟子生平的经历,和孔子十分相似。先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主张不成,于是回到故里著书立说。但主张终于不被采纳之前,孟子在诸多国君那里所得的待遇和信任,似乎比孔子还好些。大概是他的演说更有煽动性,因此更能打动那些野心勃勃的君主。
朱熹《四书集注》中说:“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来。”比孔子较少谈礼,而更多谈义,这是孔孟侧重的不同处;孔子不谈“性与天道”,而孟子的“养气”之类的论调,则典型是属于“性与天道”方面的学问,这是更大的差异。
到了魏晋隋唐,佛教、道教盛行后,儒家的人往往也有个倾向,就是承认儒家思想只解决社会问题,宇宙人生方面的困惑,则该到佛经道藏里去找答案。大概从韩愈开始,儒家想把这块失去的阵地夺回来。而这一层,在对神秘主义缺少兴趣的孔子那里,资源实在有限,于是孟子就显得格外重要。之后《孟子》被越抬越高,直到被列入《四书》,和这个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写作背景
如果这场对话确实是会谈实录的话,那么这里该谈的,就是这次见面的背景。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孟子)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这个次序可能是有问题的,事实更可能是孟子见梁惠王在前,梁惠王死,孟子看新即位的梁襄王不顺眼,骂他“望之不似人君”,然后才去魏适齐。本文记述的,大概就是孟子刚到齐国时的事。但当年孟子确实也曾到过齐国(那时齐国国君还是齐威王),这次算是故地重游了。
在这次见齐宣王之前,孟子已经和齐威王、宋王偃、滕定公、邹穆公、滕文公、梁惠王、梁襄王等国君打过交道,绝对是应对这种场合的老手了。齐宣王刚刚即位两年,基本还是个雏儿。
★语言要点
(略)
★写作特色
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说孔门弟子都不谈这个,这不是事实。《论语》里谈齐桓公和管仲有好多次,也提到过晋文公。所以顾颉刚先生说,当时齐宣王要是拿出一卷《论语》来翻给孟子看,那场面就尴尬了。为了发表议论,有时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历史事实,按今天的标准看当然是恶习,但确实也是孟子的“特色”,这种情况在《孟子》中可绝不止是这一处。
齐宣王想谈齐桓公、晋文公,孟子给硬邦邦的顶回去,这是他的一贯作风,叫“视大人,则藐之”。这是强调知识分子的尊严,但未尝不也是一种说话技巧。国君身边不缺拍马屁的人,态度表现得横一点,反而更容易激起他的兴趣。后来齐地的儒生很多都学孟子的这种做派,到秦始皇的时候,把这定性为“异取以为高”,然后就有了焚书的事。
接下来讲“以羊易牛”,则是打一下揉一揉,以下直到揭破“王之大欲”,都是挑对方爱听的说,让对方不知不觉跟着自己的思路和节奏走。很多人说,孟子的文章逻辑性和说服力都很强。说服力强是事实,逻辑性则就可疑,更多时候,只能说是孟子善于利用人类思维的弱点罢。
打动对方之后,孟子全面推出自己的治国思路。怎么在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这篇文章很能见出孟子的这种技巧。文章最后关于“制民之产”的观点,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很重要。“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是重视老百姓的生存权;这里则是强调财产权。孟子讲民本,这都是具体方面。
★知识链接
《孟子》重要的注本,教材中都有介绍,这里不重复。
新出的谈孟子的书,推荐熊逸的《孟子他说》。这书当然也是如今全民谈历史的出书潮中的一本,但熊逸虽不是学院中人,传统学问的功底却恐怕足以让很多教授、博导汗颜,因此这书和一般流行的戏说经典也不可同日而语。熊逸更重要的长处,是很多地方都用西学与《孟子》印证发明,而且绝少比附之嫌,对开阔视野很有好处。这书的毛病是插科打诨的地方太多,但对许多读者来说,也算增加了可读性罢。
★模拟考题
1、如果你是齐宣王,你会给孟子说服吗?
2、孟子见梁惠王,开口便说“王何必曰利”,这里劝齐宣王推行的政策,“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以下一大段,却基本都是经济建设方面的事。这是自相矛盾吗?
3、本文中涉及的孟子的思想,你觉得哪些今天对我们还有启发意义?
★参考答案
1、今天,作为一个思维健全的人,当然很容易看出孟子的很多推论都是有问题的。这里仅举三例:
(1)“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的情况出现,孟子认为仅仅是因为君主主观上缺乏善待百姓的意愿,是这样么?或者这样问,该命题的逆否命题是:只要君主愿意善待百姓,百姓日子就会很好过,是这样吗?
(2)邹人与楚人战,与齐人与天下战可以类比么?(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天下?历史上以少胜多的那么多战例是怎么回事?战争中的动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都受历史条件限制很大,超出一定上限,就是“虽众无所用之”了)
(3)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否允许齐国从容的推行孟子那一套经济发展方案?
2、这个不矛盾。“王何必曰利”的利,富国强兵之类也。孟子强调民本,关心民生,关心的是另一种利。本文中孟子的很多论述,可以认为是一种关于“社会最低保障制度”的构想,所谓“制民之产”,其实理解为“为人民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比较合适(因为君主不可能直接为老百姓打理财产)。
这两层议论结合起来看,正是“民为贵,社稷次之”的思想体现,即人民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3、启发当然可以有很多。个人最喜欢的,是“无恒产而有恒心,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一句。
这不是对老百姓的歧视。孟子自己是士,“无恒产有恒心”是对士提出的特殊要求,这是“义以正我”;但这个要求不能拿去要求普通老百姓,不能一边让老百姓吃不上饭,一边还要他们去追求理想,这是“仁以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