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2、读出标点、句段的停顿 3、读出文言虚词的语气 4、读出文章情节内容的意味 5、积累文言字法词法句法 教学重点: 1、文言虚词语气的把握和诵读 2、由文言虚词的语气推断人物心理 教学原则:以学生诵读为主要课堂活动,以教师点拨控制为主导,以诵读启发学生思维为训练主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文:教师范背一遍文章,学生齐读两遍,教师听音,纠正字音。(在读、听中进行字音教学,省时高效)男生齐读,女生合书听,默译,女生读,男生亦然。(听译训练,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能力,为下面的译文打下基础) 二、译文 原则: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二把法:1、把注释搬上课文 2、把问题,提给老师、写在纸上交给老师或写在黑板上 (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问中,教师决定点拨的重点) 三、讲文 多媒体展示:课文中“通假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用法、重要句式”的课件,学生做笔记,教师针对学生口语提出的、写在纸条上黑板上的问题补充讲解。(由于时间关系,多媒体展示环节可放到自习课或晚自习,课上只对提问进行点拨) 四、作业 在笔记本上整理多媒体展示的文言文字法词法句法。 第二课时 一、诵文——教师点拨示范 师诵第一段,要读出“也、焉耳矣、亦然、何也”中粱惠王的自夸、指责的语气。 学生齐读,体会以上文言虚词的读法。 提问:从这几个文言虚词读法上看,梁惠王当时的心理是什麽样的? 多媒体展示: 孟子见梁惠王{三次} 第一次: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第二次: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对曰:“贤者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第三次:课文提问:孟子三次见梁惠王,三次关系的远近不同,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都是什麽关系? 明确:朋友、主仆、君臣。 提问:第三次既是君臣关系,孟子还敢不敢向梁惠王直接谈“王道”思想?明确:不敢。 提问:孟子运用了什麽方法劝谏?明确:设喻。 提问:那麽,此时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各是什麽样的? 明确:梁惠王:自夸、指责;孟子:晓自身安危,运用婉曲方式劝谏。 二、诵文——学生自主学习 (一)把学生分成四组,课文按2——4、5、6、7段分成四部分,每组承担一部分。经过组内集体诵读后,推选一人示范诵读,一人揣摩孟子心理,一人补充点评。 (二)教师分部分展示多媒体课件,点评、朗读、背诵。
择喻(2——4段):好战 走 或 或 则何如? ( 讲述 平缓 绘形) 诱入:不 可 直------耳 是------也。 (脱口 迟疑) 欣慰:知此 无望----------也。 (少许感叹,少许畅快)
5段、 也①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或肯定疑问②句中停顿③副词,片刻 例:“来也匆匆” ;读音 Уě 开口响亮 农 谷也 池 鱼鳖 也 山林 材木 也 (肯定) 是-----也(判断) 王道之始也 (多些感叹,多些畅快)
6段、 矣①语气词,表完成“了” ②表感叹③表命令请求 ;读音 yi 低沉摇曳 宅 树桑衣帛矣 畜 有时 食肉矣 ( 感慨 未之有也 田 有时 无饥矣 之极 ) (畅快之极) 教 义 不负戴矣
提问:“未之有也”,与“未有之也”读法的区别? 点评:“之”既是前置的宾语,又有舒缓语气作用,重音停留在“有”上,表现了畅快之情。
7、 焉:语气词(感叹 强调 畅快 总结) 读音 yan 平稳满足 食人食------检 非我也,岁也 对比 饿莩------发 类比 非我也,兵也 无罪岁,斯------焉! 三、梁惠王的心理
之始:养生丧死无憾 (距离小,要达到) 王道 之成: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梁惠王 (前景美,吸引人) 之阻:罪岁 (相对照,愧疚生)
四:孟子的“文气” 提问:为什麽在“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提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颠倒,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 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加深。 提问:有人评论:“谈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 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明确“1、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2、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六、作业 :想象式翻译课文,补上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活动。 方案设计之二 ——理解式教案 教学目标 :1、2同“诵读式教案“ 3、理解文中孟子的民本思想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文章关键字词语义的把握来理解文章中心 教学原则:教师提出“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达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与诵读式教案相同 第二课时 解文 北宋哲学家程颐认为,孟子论王道的文章没有超过这章的,同学们思考一下, 文章359个字,有多少个“民”字?梁惠王讲了几个,孟子讲了几个?明确:共有7个民字,,梁惠王讲了3个,孟子讲了4个。 提问:根据文章内容,请给每个“民”字前加上定语? (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中心发言人发言,大家讨论) 教师分段明确: (一)梁惠王之民 1、青壮年之民 梁惠王乃好战之君,因此,“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这句话中的“民”字,应做“青壮年男子”理解。朱熹是这样解释的:“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不能移者”。朱子解释的着眼点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若真是为了救灾,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伦理等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梁惠王的一切决策都要以战争为指归。 2、 明:全体之民 暗:青壮年之民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民,实际上已包含了两层含义,在听者看来,是指全体老百姓,但,梁惠王这个与孟子一见面就谈“以利吾国”(利,盖富国强兵之类,朱子注)的“好战之君”,其心思指的是青壮年男子。 (二) 孟子之民(偷换概念) 1、全体之民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民”,孟子顺着上文梁惠王所说的“民”的含义,讲成全体老百姓。 2、“生与死”之民即青少年与老年百姓 在‘王道之始”中讲民的“养生丧死”,从“生与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民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生”,即青少年,一类是“死”,即老年人。 3、五十、七十之民 黎民 在“王道之成”中,孟子多次强调“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关键是“老者之养”;黎即黑,黎民,是秦时的黔首,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蔑称。在这里,孟子特意提出民指普通百姓。 4、 全体百姓 最后,在谈“王道之阻”时,“斯天下之民至焉”的民,孟子又回到了“全体老百姓”之义上了。 从“民”的意义不断转换上,我们看到了孟子的“民”更多地倾向于民之老者和全体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正是孟子民本思想所在。一个“民”字,既可看到孟子的论辩艺术,又可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王道。 方案设计之三 ——读写结合式教案 第一课时与诵读式教案相同 第二课时 [课题要点]通过写作,探究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变化,同时开掘高考写作题材新领域。 一、填空:通过这次对话,梁惠王从“好战之君”变成了“仁义之君”,孟子由考虑“自身之安”而设喻的思想家变成了为“天下之安” 而拼死劝谏的思想家。 二、写作训练:阅读以下文字,运用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以“ 的选择”为题写一篇作文。 2002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欣赏: 《小重山》后的选择 江苏考生 得分:60分
提问:读文时注意,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岳飞艰难的心灵选择?
营中的梆子敲了三下:三更天。我却丝毫没有睡意。面前的几案上,一端放着直捣黄龙的地图,一端却是传令退兵的十二道金牌。火盆里的炭火只剩下零星的几点,一阵风裹着雪 花冲进营帐来,火熄了,更冷。砚中的墨冻了磨,磨了又冻。我该如何选择? 今夜很静,往日士卒总会三五成群围成一圈,点上篝火,高唱我填写的《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但是今夜什麽声响也没有,他们都睡了吗?我披了件衣服走出帐外,顿时呆住了:所有的士卒整整齐齐地站在雪地上,雪花一片一片落在他们的盔甲上、兵刃上。一个士兵颤声问我:“元帅,我们要退回去吗?”我无法回答,正是他昨天笑着对我说:“城中有我的老母,打进去就会见到他老人家了,我要给她带好多好吃的,因为他到现在还没吃上一块肉……”我看到他的脸上冲出两道雪槽,我伸手抹去他脸上的雪。哪个热血男儿不为无法保护自己的母亲而感到屈辱,哪个母亲会相信自己的儿子是个临阵脱逃的懦夫?我不由得感到背后母亲刺下的字越来越烫!我沉声问道:“谁说要退兵?牛首山下,朱仙镇中,那麽多回合的生死考验,我们谁想过后退?如今中原正隐现久违的王气,我们会退兵吗?”我把士兵劝回营帐,自己步入山中。 路很难走,稍有不慎就会跌下崖去,摔个粉身碎骨。“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听我想到了汴京城头的李纲,保卫了汴京却被朝廷撤了职,病死归乡的途中。我想到了宗泽,一心收复失地,却在病榻上三呼“渡河”,悲愤而死。我想到了自己,朝廷会怎样对待我呢?是下狱,还是绞杀?我拼死拼活,百战穿金甲,为的是谁?“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眠”的祖训,早被轻歌曼舞泡软了“腰骨”,这样的昏庸之君保他何用?退兵,退兵,我不由得愤懑起来。但是,赵家的精美画舫如何敌得过金贼的坚船利炮?肥得迈不开步子的千里马又如何充当胡虏铁骑的对手?我仿佛听到了寡母孤子的呼喊,仿佛看到了满地横尸,母亲在指着我的鼻子责骂。我惊出一身冷汗,叫道:“中军!”“在。”是一个壮实的北方小伙子。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传令,拔寨进军!” [评点]这是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考场奇文。题材来源于一首古词,这实际上是,开拓了作文的内容领域;编述故事的写法,已让人眼前一亮;以岳飞的第一人称视角从容的展开叙述。则表现了极强的自信。更为出奇的是,作者着眼于特定情境所激发的心灵冲突,以大胆的想象和虚构,重新安排历史,显示了鲜明的个性和过人的胆识。这样的构思,显然需要平时积累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才气作为依凭。 此外,作者描写的功力也值得称道:整篇文章,字里行间蕴满深情;主人公的心底波澜、情意涌流,被刻画得异常逼真;一切的感觉、一切的思绪仿佛都已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意境之中;风雪等自然环境的描写,虽寥寥数笔,却有效的渲染了气氛。读这样的佳作,如饮醇酒,酣畅痛快。
附: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街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寄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古指蟋蟀。本词上片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下片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全词表现的是,不满“议和”,反对投降的艰难的心灵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