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Y >> 弈秋 >> 正文

 

《弈秋》教学摭议

 江 奎

弈秋》选自《孟子·告子上》,差不多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很多学生早就听过其中的故事:下棋高手弈秋收了两个学生,一个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个一心想着要把从头上飞过的天鹅射下来,结果一个学得好,一个学不好。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

 

就这样一篇除去标点只有70字的文言文入选了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同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列出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课程目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第11册也入选了这则寓言,文字完全相同,只不过编者将题目改成了《学弈》。小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言作品竟然与高三学生学的文言文毫无二致。就算是“教材无非是例子”,这浅易到小学生都能读懂的例子对高三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培养究竟又有多少作用呢?或许,文字浅易,可以让学生自学,让他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但是,值得梳理并有举一反三必要的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实在太少。

 

文章的寓意似乎很有教化作用,但是对于高三学生而言,他们实在是听厌了这些东西。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呢?

 

课后有一道练习:“结合寓言,说说《孟子》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参考答案是“故事中‘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者,是作者嘲讽的对象,使得作品幽默风趣”,这根本没有说出所以然来。确实,只看这则寓言是无法体会《孟子》的幽默风趣的。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呢?

 

孟子的寓言多出现在与人的论辩中。只有在教学时还原当时的论辩情景和文化背景,才能让学生真正把握孟子寓言的深意,领会《孟子》的内容和思想倾向,真正感受其中精妙的论辩技巧和深刻的文化精神。

 

战国时,齐宣王妄自尊大,施政不当,国家内外交困。面对他人将“王之不智”归咎于自己辅政不力的责难,作为齐国客卿的孟子说了这样一番话:“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一段完整的文字,无论从难度还是深度来看,其份量都要比课文节选的部分来得沉。

 

植物“一曝十寒”,无法生长,齐宣王轻信谗言,无恒心施行“王天下”方略;小童学棋一心二用,齐宣王表面上愿意行王道,其真心却想着如何称霸天下,最终只能功业无成。只有了解到《孟子》设譬取喻的来龙去脉,才能体悟《孟子》幽默风趣的论辩技巧。

 

在“未有不嗜杀人者”的战国,齐宣王是孟子“行王道”的第一人选。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劝齐王“保民而王”,但是齐王没有接受孟子的政治主张,结果伐燕大败。孟子对当权者发起尖锐的抨击,义正词严地指出权势小人是造成“王之不智”的罪魁祸首,齐王无心实施王道是造成齐国局势不安的根源。如果理解到这一步,学生就能较深刻的体会到作为思想家的孟子其政治理想破灭后的愤激和清醒,更让我们看到一位士人耿直、桀骜、正义、独立的“浩然之气”。

 

孟子的原话遭到腰斩,我们在教学时应把《弈秋》放回孟子的原话中甚至整部《孟子》中去解读。如果断章取义,恐怕只会流于肤浅,庸俗,而无法触及孟子的本意和思想。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弈秋,孟子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弈秋》教学摭议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原创]《寡人之于国也》 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高中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文言文翻译: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过程
    《寡人之于国也》问题探究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辅导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高中文言文教学应该在乎什么
    气势充沛 喻理生动──《寡人之于国…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处标点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背景知识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杂谈
    孟子的“仁政”学说
    以三寸不烂之舌尽显雄辩风采──从《…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语文课文中研究性学习因素的开发──…
    用现代理念诠释亚圣“仁政”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写作背景
    《齐恒晋文之事》教案示例
    《寡人之于国也》疑难解析
    教学目标庄暴见孟子
    语文教案——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练习测试
    《庄暴见孟子》 孟子
    讲授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教学过程
    庄暴见孟子教案
    《庄暴见孟子》课堂实录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齐桓晋文之事电子课本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资料
    《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教参
    漫谈《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
    齊桓晉文之事章(孟子·梁惠王上)【原…
    《齐恒晋文之事》教案示例
    齐桓晋文之事课文鉴赏
    《寡人之于国也》内容提要
    语文作业 齐桓晋文之事
    《寡人之于国也》固定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论辩…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评点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难点解析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题解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特殊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词语古今异义
    《寡人之于国也》词类活用
    《寡人之于国也》多义词辨析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寡人之于国也》字词解释
    《寡人之于国也》形似字辨析
    《寡人之于国也》多音字辨析
    《寡人之于国也》生字注音
    《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分析
    关于《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中排偶句式的运用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谈谈孟子的论辩艺术──《寡人之于国…
    《庄暴见孟子》的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暴见孟子教案(1)
    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高考要求及理解记忆…
    不违农时
    苍生之生,在我心兮──从《寡人之于…
    《寡人之于国也》电子教材
    孟子名言
    《寡人之于国也》写作特点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诵读建议
    围棋“鼻祖”弈秋
    【读解】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教案2
    《齐人有一妻一妾》课堂练习
    《弈秋诲棋》赏读
    弈秋
    齐人有一妻一妾寓意
    《孟子》简介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弈秋》
    弈秋故事
    弈秋的资料
    古代围棋名手弈秋
    有感于《弈秋诲弈》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
    弈秋教学
    《庄暴见孟子》说课稿
    电子课本 弈秋
    读《孟子见梁惠王》
    庄暴见孟子
    《弈秋》补注
    齐人有一妻一妾全剧
    《庄暴见孟子》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课后反思
    《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梁惠王上
    齐 人 有 一 妻 一 妾
    《论语》《孟子》选读教学材料
    《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孟子见梁囊王
    电子课本孟子见梁囊王
    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
    《孟子见梁襄王》读书笔记
    《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孟子见梁惠王
    《齐人有一妻一妾》教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