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释议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古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解释:
孟子有一天在皇帝园林里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一个大的瑶池上,抬头看见园林里的鸿雁麋鹿,再看看孟子,非常得意地说:“喂!你这个讲仁义道德的贤人,是不是也喜欢我这里的园林风光,”。孟子带着沉重口气对答:“一个贤者要等天下太平,大家享受了安定快乐生活以后,才会去享受这样园林风光的乐趣,一个不贤者,即使有这样的园林风光,也不是真正的快乐,而且更不能永远享受。”象《诗经》大雅里说的:“当文王开始建筑灵台,仅仅开始计划,如何设计,如何部署,老百姓知道了就不约而同前往,群策群力,共同从事这项工程,由于百姓自发,这工程很快完成了。文王在灵台里看到安静悠游的母鹿,飞翔的白鸟,文王在池塘里看见鱼在跳跃,”孟子接着说:“文王搞建设是符合老百姓的意愿,与民同乐,这样的建设和建筑是通过民意来实现的,才是真正的快乐。
接着孟子又讲了《书经》的记载,与灵台建设相反的故事:“当夏朝的暴君夏桀曾经大言不惭地说:‘ 我治于天下,好象太阳一样,除非太阳灭亡,我才可能灭亡。’自夸他的政权象太阳一样永恒。可是他使用的暴政,弄得民不聊生,这样的暴君即使拥有美好的台池和鸟兽,又怎么可能安乐下去呢?”。
从上面一段话可以看出孟子推行的仁政之道是比较委婉的,这个梁惠王站在一个大的瑶池上观赏自己皇家园林是多么的得意洋洋,还带着讽刺、嘲笑、看不起的口气,来挑逗寒酸的知识分子孟子,说你孟子也喜欢这个园林吧?但是孟子有高尚的境界,不仅仅不动气,反而推行他苦苦仁政的道理,用了正反二个方面的例子,启发梁惠王搞国家建设必须符合民意,特别是楼堂馆所,娱乐场所必须做到与民同乐。不能当官的办公楼建造得豪华气魄,而老百姓公共设施不尽人意。
|